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戰場遊記之五十四:安順場、石達開、紅軍(中)

(2018-03-05 08:22:06) 下一個

古戰場遊記之五十四:安順場、石達開、紅軍(中)

 

     1935年5月20日,渡過金沙江12天後,中央紅軍前鋒一軍團一師一團(團長楊得誌,政委黎林)由德昌繞過西昌府城到達瀘沽縣城。當天稍晚時份,中革軍委派遣的先遣隊司令劉伯承和政委聶榮臻也到達瀘沽。進四川省了,劉伯承在川軍中人脈頗豐,對四川也相當熟悉,而聶榮臻則是代替生病的另一個四川人羅瑞卿。先遣隊的另一部分一軍團二師五團由左權、劉亞樓帶領跟進。從瀘沽到大渡河有兩條路:東北大路到大樹堡,西北小路到安順場。自古以來商旅都走大路在大樹堡渡大渡河到對岸的富林去成都,這一路均是漢人區,要經登相營、越嶲(西)。登相營在喜德冕山鎮郊,因傳說中諸葛亮南征駐紮過而得名,為一險要隘口,石達開的部下驍戰賴裕新1857年3月21日曾在這裏受重挫,現該地僅存殘破石牆。中革軍委給劉伯承和聶榮臻的命令是走這條大路在大樹堡渡大渡河,搭浮橋為後續大軍開路。朱德的通報是這一路沒有敵人阻擋,後來左權率二師五團走大路也確實順利,隻用兩天就到了大樹堡。小路要經彝區,且崎嶇難行(70年代,由雲南到成都,公路反而經這一地區。我也是走這一條去安順場的)。因聽當地地下黨匯報說大渡河對岸富林渡口敵人援軍快要到達,劉、聶在瀘沽城商量後,決定改變行軍路線:主力部隊秘密走小路,五團佯裝主力大張旗鼓走大路。劉聶都認為隻要工作得當,和平、安全通過彝區是完全可能的。現在的那些長征演義胡編什麽毛在交代任務時要劉伯承注意民族政策之類,全是皇帝的新衣。軍委給先遣隊的命令明明白白就是走大路:漢人區。劉伯承的女兒劉彌群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也說得很清楚:

 


       要改變路線,需先發電向軍委請示。軍委正在行軍途中,無法聯絡。鑒於時間緊迫,這兩支隊伍立即就出發了,當天晚上劉、聶就到了冕寧。第二天早上才與軍委電台聯絡上並傳去建議。當天(21日)下午6時朱德複了一封長電,完全同意劉、聶的意見,並且特別強調"絕對保持改道秘密",為此定下三項具體防泄露措施。還要求補充糧食和收集架橋材料:

     劉彌群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的文章是必須"政治正確"的。政治不太正確的部分我下麵來補充。第二天(22日)早上,劉伯承和"夷王"(另有一朱德電文版本是"蠻王")小葉丹(即沽基約達)在彝海就已完成結盟儀式。為什麽這麽快?因為當天一早,開始進入峨瓦(彝區)的紅軍部隊被彝人包圍搶劫,戰士的衣服全被剝光,尤其是槍支和工兵連的架橋器材也被搶走。紅軍急了,用機關槍向天開槍,又讓趙章成開了兩炮,把這些蠻眾嚇壞了。沽基(果雞)家族頭人小葉丹怕武器這麽厲害的漢兵會來屠村,主動前來賠罪。一見紅軍高大威猛的獨眼司令劉伯承,小葉丹不由自主地雙腳一軟就跪了下去。劉伯承馬上親切地扶他起來,陳述紅軍隻是過路,與彝人一家親等等。見到紅軍勢力大,小葉丹就又有假虎威的念頭,主動提議歃血結盟。他的沽基家族與其他兩個家族羅洪(羅兒)和洛伍(老五)正在對立內鬥,希望紅軍幫他收拾對手。但劉伯承隻想盡快過路,不願介入,便用"彝民內部要團結"的大道理來應付。他送給小葉丹一麵“中國彝民紅軍果基支隊”隊旗,這些彝民竟用此旗向後來過路的每支紅軍隊伍討錢、要槍。實際上,那時彝民並無什麽革命觀念。就在紅軍到達的兩天前,他們就乘紅軍逼近,民團逃跑之機,聚眾搶劫了冶勒鎮的漢族普通群眾。哪有一起喝碗雞血水就覺悟登天的?

    這裏我離題講幾句閑話。當時大涼山地區的彝民確實還不開化,朱德指令中稱他們"蠻"是有些道理的。我知道解放初期,楚雄大山區的彝民動輒暴動殺害解放軍征糧、土改工作隊多起,多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法治觀念導致的,跟國民黨特務毫無關係。我在幾年前剛開博時寫過一篇博文《回憶42年前一次穿越橫斷山無人區搶救傷員的經曆》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204/12032.html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204/13740.html  記述了1970年代我在哀牢山原始森林區見到一樁傷人案件,裏麵的作案者還是受害女孩的親戚呢!
    直到今天,大涼山地區的彝民中吸毒、販毒案件還相當嚴重,搶劫、殺人案也比漢人區多得多。70年代我在渡口市工作時,米易、布拖等縣彝民近親通婚非常普遍,甚至亂倫;結婚也不向政府登記。西昌市區的繁華掩蓋不了邊遠山區的貧窮落後。這些都是事實,不是歧視。

冕寧"抗捐軍"政委、原中央組織部長陳野蘋也曾回憶那些"中國彝民紅軍果基支隊”在紅軍大部隊走後襲擊殺害他戰友的事實:


    劉、聶對小葉丹的盟誓也不是完全信任的。結盟後本應盡快向北進軍搶占渡口。然而劉伯承還是將隊伍後退30裏回到漢區的大橋鎮(作為先遣隊司令和政委,劉、聶當然要有這點警惕性),因為劉聶怕受意外攻擊,不讓部隊在彝區過夜。計劃23日一早行軍,乘白天穿過100多裏地的整個彝區到達漢區的岔羅鎮。但後來當天趕不到,宿營於距擦羅還有四十多裏地, 仍是彝區的筲箕灣,也平平安安,沒受損失。

據朱德23日的指令(裏麵的"袁居海邊"就是現在的彝海鄉,劉、約結盟處),羅洪族因搶劫紅軍工兵連的架橋器材、槍支而被"擊潰":


 

另一個朱德指令的版本,稱小葉丹"蠻王":

    不過,接受了厚禮的小葉丹確實很守信用,他派出多名向導一路帶領紅軍走出彝人區,24日上午到了岔羅鎮(現在的擦羅彝族鄉)。雖說有害怕紅軍武力的成分,但這仍是他的曆史功績。擦羅鎮已是漢人區,是一個三岔路口,離納耳壩渡口和安順場都隻有30公裏下山路。中革軍委給劉聶的命令是去納耳壩過大渡河。納耳壩也是漢人區,現在叫永和鄉,隔大渡河對岸村寨叫八排(現在叫迎政鄉)。楊得誌在岔羅鎮打開了劉文輝供給西昌守軍的糧庫,意外發現60斤裝的大米竟有4千包---24萬斤,而這時的全軍總共才2萬多人,認真發達了。這件事說明劉文輝和他屬下的安順場守軍都沒想到紅軍會走彝人區,更沒想到會那麽快來到。更大的收獲來自劉聶,他們倆在擦羅隻聽說"安順場有船"就又一次不經請示就擅自決定將渡河地點更改為彝漢雜居的安順場。24日日頭偏西時翻越最後一座山頭馬鞍山,劉伯承就見到下麵山峽間洶湧而出的大渡河和河邊的安順場。這一即興決定挽救了中央紅軍的命運,我將在《 古戰場遊記之五十五:瀘定橋 》中向大家介紹。其實當時從大樹堡到康定,大渡河南岸的船隻全被劉文輝拉到北岸了,將近200公裏防區的南岸隻有一條船,它就在安順場!恰逢雨季,沒有船神仙也過不了大渡河。

安順場紀念館內陳列的那條渡船(複製品):

    紅軍走安順場這條路實在出乎蔣介石意外,他一直隻防備紅軍從下遊渡過大渡河,並在5月15日任命楊森為大渡河守備指揮,手下有4個旅,"借以鞏固雷(波)、馬(邊)、峨(邊)、屏(山)防務"。這四個縣全在大渡河下遊以遠,離安順場起碼100多公裏。所以"大渡河守備指揮"楊森在5月25-29日對紅軍過河根本不構成威脅。但鑒於追剿的薛嶽兵團已被紅軍拋離十來天路程,這時也隻有楊森才有可能向西增援大渡河中遊北岸的守備。這就看紅軍動作快不快了:

     真正負責大樹堡到康定(安順場和瀘定橋都在其中)防務的是24軍軍長劉文輝。他是劉文彩的弟弟,又是四川省長劉湘的堂叔。不久前劉文輝在和劉湘爭權的"二劉爭川"戰爭中輸得很慘,雅安地盤丟了,第24軍和川康邊防軍被劉湘收編、改編,吃掉了大部,一部分自找出路,僅剩殘兵兩萬,武器殘破得可憐。更糟糕的是,24軍大部分兵力此刻仍在西昌一帶布防。200多公裏的大渡河中遊隻有兩個殘破的旅。在安順場鎮守的是"彝務總指揮部"的一個營,營長叫賴炳權,本地袍哥,土皇帝。對岸桃子灣守軍也是一個營,營長叫韓槐階,也是袍哥。本來團長餘味儒的命令是將安順場房子燒掉,賴炳權營移防到北岸與韓槐階營共同防守渡口。但安順場的商鋪卻都是賴炳權的物業,他舍不得。既然紅軍來不來都還是未知數,那就等風聲緊了再說。他照舊住在安順場守他的財產,留一條渡船做萬一急需時逃過北岸用。正是這條隻能裝載(連船工在內)17人的小船招來了二萬多紅軍。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小百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yang' 的評論 :
謝謝來訪,有空多來坐坐。
小百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nxueOp' 的評論 :
造船談何容易。劉伯承是聰明博學幹練的人,不會錯過任何合理的思考方案。
wenxueOp 回複 悄悄話 征集木材和木工工具,同時造多條船,是否也來得及,一天完工?
yeyang 回複 悄悄話 好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