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金沙江畔】之三:把酒話桑麻(中)

(2017-06-09 19:48:34) 下一個

【金沙江畔】之三:把酒話桑麻(中)


茄子:


   土地租金和人工所占收成的份額各占多少呢?好地每畝要包一千多元/年,差地三五百都有。這樣地租占收成(毛利)還不到5% 。我吃驚了:這麽低?! 四妹說:現在年輕一輩都不願種地,全跑城裏打工了。地租高了沒人包,也得丟荒。你看咱家兄弟姐妹6個人,隻有二姐的聾兒子一個在村裏種地,到今天還說不上媳婦。要等我們都苦不動了,想包出去怕都難。
    假如今天還有專業地主的話,說不定得餓飯。市場經濟的威力就有這麽強!比土地改革順當多了。
    種一季番茄,人工要費四五千塊。但今天你請人做,明後天人家請你。這錢不就又回來了嗎?請人摘黃豆,按公斤計酬,每公斤1元。有的婆娘手腳快的,每天能賺一百三十元。有沒有貪快馬虎摘不幹淨的?那也不要緊,誰馬虎下次沒人請你。所以,人力要占收成的60%以上。
   這不就是"按勞分配"嗎?同樣的,市場經濟的威力就有這麽強!隻有資本主義才能救中國農村。
五妹家的水稻栽的是楚雄農科所培育的楚梗28號。種子貴,但每畝每造能收近1噸濕穀。回想毛時代的《全國農業發展綱要》 江南的目標是每年800市斤/畝,還"奮鬥"了二十年都沒達到。真有隔世之感。五妹不賣糧食,因為沒用農藥,是organic的,賣了可惜。幾個兄弟向她調濟著吃:


   薄膜種植已相當普及了。水喉製安在田頭,化肥兌在水裏,按不同作物需要每10-25公分有一滴管,上麵蓋上塑料薄膜。越缺水的地區薄膜種植越普及。上世紀我就在以色列看過這玩意。這些年雲南幹旱嚴重,薄膜種植是條出路。不但省水,也省肥、省人工。但水管出口太細,易被泥土堵塞,壽命短,是個大問題。一畝地光薄膜成本就得上千元。

薄膜種植的水喉製安在田頭,一扭就行:



牛蒡是十幾年前由一個日本農業專家來教村民們種的。他還帶來一個開溝機示範給大家看,既可條播又可穴播。牛蒡畝產可達2-3噸,每公斤收購價5-6元:


細弟收獲的牛蒡有1.2米長。因為他的嶽父病重,小倆口在醫院耽擱了,錯過了收購期。等到半月後開挖時恰逢市場缺貨,價格飛漲到9元一公斤,歪打正著:


大番茄全摘完了。這種小番茄特甜。是用作糖果原料的:

   我們回去時洋蔥已經收獲完畢。洋蔥是元謀最大的出口產品。最大的出口韓國,中等大的出口日本,小的出口俄羅斯。更小的銷國內。紅洋蔥味道好但難保存,黃洋蔥味道差些但易於保存。價格?  有時紅洋蔥高,有時黃洋蔥高。洋蔥收成很穩定,每畝收70-80袋(每袋25公斤)。價格卻很不穩定(因為是國際貿易),天價時能賣150元甚至180元一袋。最差時10元都賣不出,還不夠挖的人工錢,全爛地裏了。今年賣40元左右。
苴林村不缺水。田頭隨便挖口井,一兩米深就出水:


     花生的品種全不同以前了。現在都用河南出的新品種,每公斤種子要16元,但產量高,每畝能產800多公斤。這種花生不用挖,拔起來花生連著莢全拔出來了。4月份種,八月份收:

  


手扶拖拉機和三輪摩托是每家農戶必備的工具:


弟妹們不會麻將,撲克代替了電視。是他們最常的娛樂:


 

       感覺是農村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方式已蕩然無存。改革開放的資本主義春風徹底改善了農村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我為這幾千年來中國最偉大的農村變革讚賞和興奮,更希望當局能進一步幫助農民改善如何在市場經濟框架下適應的知識和能力。(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