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為央視設計的那條大褲叉形象地表現了檔內的五光十色。沈冰自述中絕大多數內容都是描述大褲叉裏麵的人物和活動 。畢竟,這些才是她每天見的、想的、做的。
我不想在這裏介紹具體內容,大家都能讀到。我覺得有幾個人物是寫得很生動的。例如李東生的“循規蹈矩”。他很明白自己沒有背景(農家子弟)、沒有後台(華已下台了),單憑他“十分聰明,情商很高,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是不可能爬到高位的。他執掌央視二十多年,那麽多高官盯著美女主播。所以他在拉皮條的同時,懂得自我約束。我們看到他對沈冰的注意、認識、關照、尊重,非常禮貌、非常自然、非常體貼。同是農家子弟,同是皮條客,相比於李東生,葉子龍就是垃圾。假如毛有李東生這樣的機要秘書,妾侍團的素質會高很多,中國人民的日子說不定會好過一點。
王小丫是沈冰的頭號閨密。她年紀較大,有過婚史,十分恨嫁。王小丫聰明、有悟性,在央視混跡多年,知道的內幕和人物甚多。她很能在高官麵前活躍氣氛,和同事打好關係。在關乎重大利益的事情上她對閨密也不客氣:“我覺得曾偉對我而言很合適,你還年輕,這個機會你先別跟我搶。”直白得真是可愛,其實最親密的朋友之間就需要這麽坦白、純真。可惜她就是“小姐的身子,丫環的命”:曾偉沒看上她。最後嫁給了曹建明。
那個70,80年代我們看慣了的趙忠祥,“莊重,嚴肅,字正腔圓,擲地有聲,氣壯山河,凜然不可侵犯”的男國臉用這種“主流”麵孔欺騙了八億人二十多年,原來是一個下流不堪、猥瑣偽善的家夥。假如不是他的小氣摳門逼得饒穎走頭無路而撕破了臉的話,沈冰也不敢相信原來她心目中的趙老師讓她“真有如鯁在喉的難受。從此,我在央視沒有偶像!”我讀後更聯想到和趙忠祥搭檔的另一位女國臉,一個以當花瓶為榮的東西。偶像, 嗬嗬!
曾以英姿颯爽的軍中美女形象擔任海外新聞主持人的葉迎春“主持風格清新自然、端莊大氣、充滿人文關懷、正直正義。”她罵過央視就是一支“高級妓女”隊伍,到頭來自己就是這支高級隊伍中的一員。你說當我們看央視節目時,會有什麽態度?
書裏一個著墨不多的人物米家山活潑可愛,栩栩如生,顯示出作者紮實的文學功底。希望這確是老米的真實麵目,我最喜歡他導演的《頑主》。梁天、張國立、葛優、馬曉晴演的那幾個小人物太可愛了。還有那個德育教授,使人回想起1988年蛇口表演的那幾個家夥(其中一位後來還到美國來出了一回大洋相),看了真過癮。王朔夠有才的。我認為這部片是1949年以後最好的影片,1949年以前是《十字街頭》(都沒有之一)。
在沈冰描寫的央視主播中,最醜惡的應屬芮成鋼。此人的表演常使我回想起以前看透的幾個“忠誠、愛國”左棍。芮成鋼在被控製時,“氣焰極其囂張,他口氣強硬地拒絕回答辦案人員的所有問題,並且質問說,你們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知道抓我的嚴重後果是什麽嗎?我會叫你們吃不了兜著走!他還質問辦案人員,抓我,劉常委知道嗎?”一旦“劉常委”搭救無望之後,他立即心理崩潰,寫下十萬字的供述材料,全麵交代台裏高層和劉雲山之間種種關係的內幕。
芮成鋼在扣查期間供稱,他曾遭到令計劃的妻子穀麗萍強奸,之後又威逼他向國外媒體發放抹黑國家領導人的消息,借以攻擊習近平。沈冰不相信這些消息,因為那時令計劃和穀麗萍尚未被捕,內幕還不為人知。這些荒唐至極的淫亂和勾心鬥角確實令人難以相信,但它確又是共產黨最高層中存在的事實。
下麵再談談我對海歸的看法:
沈冰是新世紀的海歸,不同於早年學成報效祖國、輕信“愛國”宣傳的政治海歸,也不同於近年缺乏國外求職競爭力,隻好回國找工作的就業海歸。她是職場常見的小公司跳大企業,追求更美好前程的跳槽海歸。“放棄了新加坡已經擁有的一切,回到中國,走進了中央電視台,在這個全球最大的電視平台上,開始自己的嶄新人生”。李誌綏則是建國初期的海歸,回國前是澳洲新西蘭航線上的船醫。開國大典前夕響應黨的號召,拋棄在澳洲穩定收入的工作,回北京希望在祖國實現他“成為偉大的神經外科專家”的理想。建國初期國家需要吸納巨量高級知識分子。宣傳鼓動是千方百計,無孔不入的。大批海內外學人抱著滿腔熱血,紛紛投身為建設富強新中國貢獻一身本領的偉大事業中。可憐這些人,除了李誌綏等少數幸運兒之外,幾年後即便能夠躲得過思想改造、反右鬥爭,也躲不過文化大革命,都被無休止的政治運動摧殘了。李誌綏和沈冰是不同曆史時期海歸中,最有成就、最成功的代表人物。在各自崗位上,都攀登到他人不能企及的人生巔峰。
李誌綏成為毛澤東專職保健醫生22年,在豐澤園的菊香書屋,中南海的室內遊泳池,中國最神秘,戒備最森嚴的地方。他陪紅太陽天南地北,徹夜閑聊。在天安門廣場敞篷車上,他坐在後座,陪“四個偉大”接受百萬紅衛兵膜拜。他是曆史上唯一出現在政治局會議上的醫生,向中央報告毛的病情。在莫斯科、井岡山、北戴河,在滾滾長江中,李誌綏都陪伴在偉大領袖身邊。毛被精心塑造成六億五千萬中國人民的神,所有中國人都以被他接見,和他握手為榮。他高坐雲端裏,李誌綏就在他身邊,分享接受萬民仰望的榮光。
沈冰主持《對話》節目,當時幾乎所有大型跨國公司的全球總裁,隻要來中國都要擠出時間登陸《對話》。和這些被行業精英封為偶像的世界商業巨擘對話,極大提升她的形象。她主持《你好,世界杯》這個被全國四十億人次收看的節目,讓觀眾牢牢記住她。她在國內所擁有的粉絲,比新加坡全部國民人數還多。若她沒有毅然回歸,家鄉不會把她當成引以為榮的名人,不會成為億萬人仰慕的明星。
相比沈冰高中時就入黨,李誌綏要經過兩年多嚴格的審查才能成為黨員。即使有過硬條件,海歸要在體製內發展,一定要先成為“自己人”。即使入了黨,在半文盲的工農兵侍從中,李誌綏仍然是鶴立雞群的外人。沈冰即使有中學起計的黨齡,在央視這種中央企業裏也沒有政治上的優勢。他們隻是站住腳跟而已,想要確保已有的地位,必須向權力核心靠攏。
李誌綏的情況很特殊。有毛的信任,甚至江青也無法撼動他。但是李絕不敢有恃無恐,他深知伴君如伴虎。有時一個不起眼、不相幹小人物一句無意的閑話可能帶來深重災難。就好像專列上不知名的監聽員與把妹的一句搭訕,就大禍臨頭,更讓中辦主任楊尚昆被趕出中南海,讓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忍受雷霆之怒。所以李誌綏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目睹耳聞毛的荒淫也裝瞎子聾子。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未必比在海輪上派發暈浪丸,看雲看海的日子好過。
沈冰進入央視很短時間就成為知名主持人,要進一步發展她碰到瓶頸,在經濟部無所事事地坐著“冷板凳”。正如王小丫好心的點撥:“央視這個大熔爐裏,誰沒點學曆能力,誰又沒點後台背景,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更有生命力,和上麵的領導搞好關係至關重要”。王小丫向不懂事的新人揭示行業的潛規則,隻能說央視是個大染缸,抵抗墮落不容易。成功需要代價,除了美色,沈冰沒有別的拿得出手的東西。李誌綏也付出代價,他永不可能實現“成為偉大的神經外科專家”的理想。他是禦醫,卻不是手到病除,起死回生的能醫。廿多年來他隻有一個病人,隻治過幾場牙痛、失眠、便秘、滴蟲之類的小病。這個醫學博士二十年沒有看病問診,沒有臨床實踐,隻是專職陪聊員。
人生能夠以興趣為職業,學以致用作出貢獻是一大樂事,轉行用非所學也不一定就是壞事。業務平平的水利工程師和工農兵化學技術員改當國家主席,一定不後悔放棄專業。但是要袁隆平不下稻田,去做部級的人大、政協,他肯定不幹。提拔屠呦呦當個位高權重的省衛生廳副廳長,她也不會幹。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卻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和堅持。問題在於對成功的人生如何定位,是權力、金錢上的豐收,還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學術上的成功?為了這些成功是否願意放棄自由與尊嚴?
要得到就必需有付出,情願或不情願的交易:權財交易、權色交易等等,常態化就變成必需遵行的規則,見不得光卻真實存在的潛規則。在中國黨領導一切,高官能把手伸到社會任何角落。扣在單位的人事檔案教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一旦獲得出國機會,李誌綏立即像兔子一樣飛快地溜去美國。在那裏發表了耗費了他一生的回憶錄。
沈冰而今在縲絏之中回首走過的路,痛感“央視給我的光環,以及我們與高層們便利的溝通環境,造成了我們這些求生的螻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麵。”我認為她的反思是認真的,她是那個大褲叉裏的一個受益者和受害者。“露多大的臉,就現多大的眼”。央視的主播們是如此,磕藥、假造年齡拿奧運獎牌的體育明星及其唆使者也是如此,貪官淫官從雷政富到周永康乃至偉大領袖又何曾不是如此?
沈冰對自己的將來做了如此的心理準備:“之後的處理結果,我想我無非得到一個開除黨籍、或者降級或者開除公職的處分。但這些,我早已不在乎!我經曆了半生的浮雲,已經足夠了,從此我要踏踏實實過我自己的生活。......這件荒誕的調查事件過去之後,我可能不會再忍辱偷生地繼續在這種體製下為五鬥米折腰........如今的我對祖國的某種失望,我需要到達一片更加自由的土地上去呼吸沒有霧霾,也沒有任何羈絆的空氣”。
人各有誌。我認同沈冰的最後選擇,祝願她能早日如李醫生一樣成功到達自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