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戰場遊記之三十七: 新西蘭的蘭吉裏裏戰役

(2016-07-03 10:45:54) 下一個

古戰場遊記之三十七: 新西蘭的蘭吉裏裏戰役

  
美麗的新西蘭牧場:
   美麗豐饒的新西蘭土地上的原住民是在一千多年前由社會群島漂流來的波利尼西亞人,即現在的毛利人。語言學和線粒體DNA的研究提示他們的祖宗是5200年前從中國大陸經台灣遷徙到波利尼西亞的(這麽說來還是咱們的遠房親戚)。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毛利人的社會組織是部落。使用的工具是石器、骨器。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和漁業,狩獵和采集,也有了雕刻、編織等手工藝。部落由酋長、自由民、奴隸各等級組成。
蘭吉裏裏農家:
   1642年,荷蘭探險者塔斯曼航行至此,認為此地酷似荷蘭的西蘭省,便為它取名新西蘭。但未能引起荷蘭當局的重視,一百多年中沒有歐洲人移民來。1769-1770年間,英國海軍軍官、探險家科克環繞新西蘭的島嶼航行,並繪製了該島的海圖。1777年他的航行報告發表後,歐洲人,主要是英國人開始移民新西蘭,捕鯨人、傳教士、商人、移民等接踵而至。他們砍伐木材、捕捉海豹、鯨魚等運往歐洲。1839年7月,英國政府派遣海軍軍官霍布森任新西蘭副總督(總督是Grey)。在他的威逼利誘下,1840年2月,毛利人酋長被迫在北島懷唐伊鎮,簽訂了懷唐伊條約。迫使毛利人把土地主權讓給英國,以換取英王對他們的保護。新西蘭淪為英國殖民地,奧克蘭為首府。當時全國的白人隻有約2千人。
蘭吉裏裏農家後院:


    《懷唐伊條約》(Treaty of Waitangi)確認了毛利人土地和文化的擁有權。該條約被公認為新西蘭的建國文獻,至今仍為新西蘭有效法律文件。主要內容為:
    1、新西蘭部落聯盟中酋長及各獨立酋長,必須毫無保留地將其視作為現有及待行使之統治權移交與英國女王陛下。
    2、保證新西蘭各部落酋長的土地、森林、漁場及其他財產不受侵犯;如出售土地,應優先出售給英國女王。
    3、毛利人可得到英國女王的保護,並可享有英國國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和特權。
蘭吉裏裏戰役博物館:


條約簽訂後的短短的20年間,從歐洲移民大量湧至。白人人口從約2千一下子爆增至5萬人,超過了全國毛利人(約4萬)。新來的殖民者們及殖民政府並不認真遵守懷唐伊條約,他們逐漸地占有那些所有權不明的土地,毛利人因此開始了抵抗,並最終導致了長達幾十年的土地戰爭的發生。蘭吉裏裏戰役就是其中規模最大、死傷最慘重的一場戰役,它也是新西蘭曆史上發生的最大一場戰役。
幻燈片顯示蘭吉裏裏戰役地圖:


懷卡托河:

    蘭吉裏裏(Rangiriri)位於懷卡托河(Waikato River)東岸和卡普拉湖(Lake Kopuera)西岸之間,是懷卡托盆地(Waikato Basin)的必經入口處。在它的北麵約20公裏處,毛利人在懷卡托河下遊南岸設立了一條22公裏長的梅裏梅裏防線(Meremere Line),由眾多戰壕和簡陋的土木結構要塞組成。從梅裏梅裏防線到蘭吉裏裏一帶大約2000平方公裏的土地那時全是荊棘和叢林(現在都是美麗的牧場、農田和果園了)。
幻燈片:
    毛利人原本是多個鬆散聯合的部落。他們的首領Tawhiao三年前才被推選出來作為國王,代替年邁的第一任國王Te Wherowhero。他帶領一支大約500人、隻有土槍的隊伍,主要是依靠複雜的有利地形抵抗殖民政府1420名裝備精良的職業軍隊。殖民軍的司令是duncan Cameron,他開著三桅船沿懷卡托河逆流而上,避開梅裏梅裏防線直接在蘭吉裏裏下錨,這造成毛利軍隊十分被動的不利局麵。Tawhiao馬上把梅裏梅裏防線的戰士連夜撤回蘭吉裏裏,守衛第二條防線。
幻燈片中的工事:


    蘭吉裏裏防線沿懷卡托河最前沿是一條500米長的戰壕,深4米。在它的後麵還有一條平行的戰壕,深6米。即使今天,這兩條戰壕保存的遺跡仍相當壯觀。防線的中央是一座棱堡,可惜它在戰鬥中被三桅船發來的炮彈摧毀,殘餘後來又在建1號高速公路時拆除,今天我們看不到它了。
蘭吉裏裏防線遺跡:

    1863年11月20日下午3時,殖民軍從戰線北端的三桅船上開始了長約2小時的炮擊。下午5時,殖民軍從戰線南端(而不是正麵)登陸。他們作出如此反常攻擊的原因是天色已晚,擔心毛利人會乘黑暗逃跑。但卻要麵對堅強的防守工事仰攻。兩個上校,包括戰場指揮Austen被打死。登梯企圖攻入棱堡的戰士全都戰死。整個下午和黃昏殖民軍死傷達110人,仍未能攻入毛利人的工事。夜裏,殖民軍企圖挖掘坑道破壞毛利人的工事。毛利軍隊開火反擊,他們的酋長(據說還有國王Tawhiao)乘夜逃離工事。
幻燈片中的三桅船:
   11月21日淩晨5時,毛利軍工事上升起一麵白旗。殖民軍進入工事,將所有未逃離的183名毛利軍人全部押上三桅船作為俘虜送到奧克蘭北麵的Kawau島去。1864年9月11日夜全體俘虜劫持島上船隻逃回懷卡托盆地老家,殖民政府沒有追捕。這場戰役中殖民軍陣亡49人,傷87人;毛利軍陣亡36人,傷35人。從此毛利人已無力繼續武裝反抗,殖民政府軍事上打贏了土地戰爭,沒收了懷卡托盆地一萬二千平方公裏肥沃的土地。
蘭吉裏裏戰役墓地:

 
    在蘭吉裏裏戰役墓地對麵有一間小小的紀念館,陳列一些當年雙方的武器、服裝、和文件;假如參觀者要求,還可自行放映一場長約20分鍾的紀錄片,實際上是一些幻燈片的集子。我們在那裏遊玩時,恰好有一個毛利人旅遊團來憑吊祖先。大家看看他們的外貌像不像我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盡管新西蘭政府不征募毛利人,但卻有很多毛利人自願要求入伍。最後竟有16000人在部隊服役,其中3600人組成的毛利營(第28營)在北非、克裏特島和意大利戰鬥,表現優秀。戰後毛利人複興運動在1960年代蓬勃開展,導致新西政府作出若幹讓步,2008年以森林和土地賠償。1995年英國皇室也為這場土地戰爭向全體毛利人道歉。今天,全國毛利人口約60萬,占全國人口(約453萬)的14% ,大多以農業、林業、漁業和旅遊業為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城工作。但整體來說,由於民族性、教育、生活習慣(例如酗酒和家庭暴力)、價值觀等等因素,他們的生活質量(就業率、收入、預期壽命、犯罪率等)較其他族裔還是差很多。近年來新西蘭亞裔移民爆增,按目前趨勢不出十年亞裔總人口將超過毛利人。毛利人在新西蘭被逐漸邊緣化將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正如我們在北美的另一個遠房親戚---印第安人目前的情況一般。

毛利人圖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