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戰場遊記之十四----倒黴的廣島(下)

(2013-03-25 17:49:06) 下一個

古戰場遊記之十四----倒黴的廣島(下)

原爆後的園頂屋:

     8月2日、關島的美軍第20航空軍司令部發出絕密指令,命令駐提尼安島的第509混成部隊執行作戰命令書第13號。1.攻擊日:8月6日;2.攻擊目標:廣島市中心部及工業地域; 3.備選第2目標:小倉市;4.備選第3目標:長崎市中心部;5.特別指令:必須用肉眼監測狀況。

     8月4日、B-29轟炸機艾諾拉·蓋伊號進行完了最後的投彈訓練,回到了提尼安島。8月5日,一架B-29飛機飛臨廣島市上空。7分鍾後,廣島市發出空襲警報。這是第509混成部隊的一架天氣偵察機。返回提尼安島後,飛行員向上級報告了第二天廣島市將會天氣良好的狀況。得知這一消息後,保爾·提貝茲空軍上校向艾諾拉·蓋伊號飛行員下達了出擊命令。他說:“今晚我們要做一件具有極其深刻曆史意義的事。”8月6日淩晨0時37分,3架氣象觀測機從提尼安島起飛,一架飛往廣島市,一架飛往小倉市,另一架飛往長崎市。淩晨0時51分,預備機TOP SECRET號也向硫磺島飛去。

“小男孩”扔下後步初爆炸的最初情況,蘑菇雲尚未形成(蘑菇雲形成後的照片被射線曝光):

      1時27分,搭載原子彈的艾諾拉·蓋伊號開始準備起飛。彈重4082公斤,彈長3.05米,彈徑0.711米,裝料為10公斤鈾235,當量1.25萬噸,因為該彈細長,被稱為 “小男孩”。1時45分,飛機緩緩滑出跑道。2分鍾後,1時47分,記錄原子彈威力的科學觀測機起飛。又過了2分鍾後的1時49分,拍攝原子彈爆炸瞬間的攝影觀測機也起飛了。就是說,包括艾諾拉·蓋伊號在內,一共有6架飛機參加了這次作戰。從提尼安島飛往目標廣島市,大約需要7個小時。上午6時30分,作戰指揮官威廉姆海軍上校,助手莫裏斯陸軍中尉,投彈手托馬斯陸軍少校,進入飛機彈倉,拔出了“小男孩”的綠色安全插銷,插上了紅色的點火插銷。作業完成後,威廉姆向保爾·提貝茲報告“作業完成”的消息。隨後,艾諾拉·蓋伊號的雷達發現周圍有飛機出現,但無法辨別敵我身份。為了安全起見,飛機從2000米高度升高到了7800米。日本的雷達此時也發現了艾諾拉·蓋伊號,並派出飛機偵察。但是艾諾拉·蓋伊號躲過了襲擊,繼續向目的地飛行。上午7時,先行出發的天氣觀測機已經到達廣島上空。它立即與艾諾拉·蓋伊號進行聯係,報告:“廣島上空天氣良好,視野10英裏,高度15000英尺,雲量12分之1。”於是,襲擊目標就最後決定是廣島市。三天後,509混成部隊再次載著另一顆原子彈出動轟炸小倉,但因小倉城市上空被厚厚的雲層遮蓋,才臨時決定扔到長崎。大家看,假如廣島那天上空一片陰霾,“小男孩”就會落到小倉頭上了;誰說藍天白雲一定就是好東西呢?

吸取廣島蘑菇雲形成後的照片被射線曝光的教訓,長崎投彈時采取措施,成功拍下蘑菇雲形成後的照片:

上午8時9分,艾諾拉·蓋伊機組人員看到了廣島市。上午8時10分,日本雷達捕捉到了B-29侵入廣島市上空的消息。幾分鍾後,廣島市軍管區司令部打算發出空襲警報。但此段期間,艾諾拉·蓋伊號已經飛到了廣島市上空,高度是31600英尺(9632米)。機組人員將3組帶有降落傘的觀測設備投下飛機。廣島市民都看到了這3個降落傘。上午8時12分,機組人員進行了最後的準備工作,將飛機設置為自動操縱。上午8時15分17秒,定時裝置發揮效用,原子彈被自動投下。目標是廣島中央太田川上的T字型大橋——相生橋。同時飛機立刻改回手動操縱,來了個155度角的大轉彎,往回飛去。


廣島城外的這些山脈反射增強了原子彈的破壞力:


 
     實際上,原子彈在進行了43秒的平拋運動後,於相生橋東南方的醫院廣島病院(即元安橋東北側不遠處一條小街上)上空600米處爆炸。原子彈爆炸引發的衝擊波波及到了艾諾拉·蓋伊號,引起了強烈的震動。機組人員還以為是遭到了高射炮的襲擊。後來才發現真相。下午2時58分,飛機順利回到了提尼安島。但是,攝影機拍攝的照片的底片因為核爆產生的射線照射,最終一張也無法衝洗出來。隻有其他一架飛機拍攝的影像成為留存於世的唯一照片。
 
廣島原爆後的曆史照片:

      “小男孩”搭載了50千克的鈾235。核裂變爆發的能量為50萬億焦耳,相當於1萬5千噸TNT當量。能量通過衝擊波、熱線、放射線等方式爆發出來,分別占50%、35%、15%的比例。這次爆炸的威力,相當將8倍於東京空襲中炸彈(2000噸)的總能量,在相當於東京市十分之一大小的地方爆發出來。爆心的風壓達到了350萬帕斯卡,相當於在1平方米的地方加壓35噸的重物。就算在半徑1000米以內,風壓也達到了100萬帕斯卡。此範圍以內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以外,全部遭到毀滅。2000米以內的風壓是30萬帕斯卡,此範圍以內的木質房屋全部被毀滅。爆炸中心的風速大約是440米/秒,相當於12級台風的風速的10倍。超音速的風和衝擊波一起向外擴散,將一般的建築破壞殆盡。

今天的廣島原爆紀念公園內資料館:

      爆炸釋放的熱線的總能量大約是22萬億焦耳,即5.3萬億卡路裏。熱線,其實就是紅外線,在爆炸後的3秒內大量放出。熱線的能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爆心地每平方厘米大約是100卡路裏,500米範圍內為56卡路裏,1000米內是23卡路裏。也就是說,地麵受到的能量相當於受普通太陽照射的1,000倍。爆炸中心的溫度,達到了3,000-4,000℃之高。爆心附近的房屋瓦片等紛紛“起泡”,木質房屋達到著火點自動自燃。包括廣島城在內的許多建築無一倖免。

廣島原爆紀念公園內慰靈碑:

 

       爆炸發射出了大量的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和中子。據推算,地表每1平方厘米有高速中子1萬2千億個、慢中子(熱中子)9萬億個。原子彈爆炸產生了巨大的蕈狀雲,蕈狀雲裏含有大量核輻射塵。這些核輻射塵和雲中的水汽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黑色的雨落在廣島一帶。這種雨具有高放射性,因此汙染了河流,而當時因口渴不慎飲入這些雨水的難民,多數即在數日內死亡。

      大多數的估計認為在廣島約有7萬人立即因核爆所致的攝氏3,500度高溫而溶化掉,包含時任廣島市長粟屋仙吉。到1945年年底,據估計因燒傷,輻射和相關疾病的影響的死亡人數,約從9萬到14萬。 還有估計到1950年止,由於癌症和其他的長期並發症,共有20萬人死亡。爆心500米以內的被害者,有90%以上的人當場死亡或當日死亡。500米到1000米以內的被害者,超過60%-70%的人當場死亡或當日死亡。暫時生存下來的人,有50%的人在6天內死亡;過了6天,又有25%的人死亡。直到1945年11月,爆心500米以內的人98%-99%已經死亡;500米到1000米範圍內,90%的人已經死亡。從1945年8月到12月,總共有9-12萬人死亡。隨後趕來救援的人,因為防護措施不到位,也有人得了放射能症,不過數量較少。受黑雨影響的人,也得了二次放射能症。

作者在廣島原爆紀念公園:

 
       戰後美國史界一直存在聲音認為原子彈是暴行應當譴責的聲音,也有對此進行反駁認為原子彈結束了戰爭而救了更多生命的學者。中國在90年代以前一直對原子彈持批判態度,如人民日報1961年的《在“英雄”和“瘋子”之間》;1965年的《控訴美帝罪行,不許廣島事件重演》;及二戰四十周年1985年的《長崎和平行》等 。

        不過,在美國人的回顧紀錄片當中,美國人則認為投原子彈是當時所必需的,因為日本人侵略世界各國、因為日本人虐待戰俘、因為日本人不肯立即投降,美國人不得不進行原子彈轟炸。在1945年8月6日與戰友一起,駕駛B-29重型轟炸機在廣島上空投下原子彈的美國轟炸機飛行員保羅-蒂貝茲,在接受了《芝加哥論壇報》的專欄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毫不後悔。“直到今天,我仍然覺得我當年做得都是對的------那天奉命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蒂貝茲說,不論是當年還是現在,他本人仍堅信,盡管原子彈炸死了那麽多人,造成了那麽大的損害,但卻有更多的人-------美國人和日本人的生命因此得救,因為原子彈加速了戰爭的結束,製止了更慘烈的戰場殺戮!戰後,人們對使用原子彈問題產生了激烈爭論。大部分人認為是正義之舉。所有支持者都認為,為了人類少流血,原子彈投向日本無可厚非。持反對意見的也大有人在。盡管至今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仍不統一,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如果日本不發動侵略戰爭,原子彈就不會落在廣島和長崎的上空。世界各國的人們,尤其是日本的右翼分子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從而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希望親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的投彈手克米特·比漢上尉的臨終願望能夠實現:“但願我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投下原子彈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