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戰場遊記之七:一戰中的兩台巨型絞肉機---凡爾登和索姆河(上)

(2012-04-27 21:18:24) 下一個

古戰場遊記之七:一戰中的兩台巨型絞肉機---凡爾登和索姆河(上)

 

凡爾登戰役墓地之一  

  凡爾登戰役中法德雙方共損失97.6萬軍隊, 索姆河戰役名氣小一些,雙方損失卻更大,達126.5萬人。把它們稱為兩台巨型絞肉機,毫不過分。從默茲騎單車到凡爾登有76公裏,估計到達時應是下午3點鍾。為了避免吃閉門羹,我在網上先預訂青年旅社。先想訂citadel的那間,結果總進不去它的網站,隻好訂了市中心那間。待到到達凡爾登住下,去citadel玩才知道他們的電腦壞了,旅社幾乎是空的,早知就用不著預定。但第二天早上我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塞翁失馬:錯過間好旅社,撿了個好老師。

凡爾登南城門   

 

凡爾登西城門   

 

    那天起床後下樓吃早餐,沒空桌了。窗邊一張小台隻坐一個年紀與我相仿的鬼佬,於是請問他是否可以搭台?----Sure,please!寒暄起來:Nice day,isn't it?----Beautiful!---- Will you go to the battle field? ----Of course.在凡爾登的青年旅館,誰不是衝著古戰場來的呢。接下來的談話就讓我折服了:我發現坐在我麵前的這位名叫威禮的澳大利亞大漢竟然是一位業餘一戰專家,而且他帶著一箱資料,地圖,照片,說明和專著。接下來他還準備去索姆河,正和我的下一個目標相同。但他的車很小,隻有兩個座位,單車是絕對放不進去的。我用不著太多權衡就作出了決定:單車最多值不到二百歐元,專家是二千歐元也請不到的。半小時後,我們就坐在一起向古戰場開路了,單車貼上一張“Free bike, take me home”的紙條丟棄在街邊。

凡爾登戰役地圖(courtesy of Viki)  
 

    法軍凡爾登築壘前三道為野戰防禦陣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備工事和兩個築壘地帶構成的堅固陣地,居高臨下,易守難攻。這些陣地全都分布在距凡爾登城東北-北-西北16-25公裏,橫跨默茲河兩岸,沿一道長一百多公裏低矮的山脈建築,正麵寬112公裏,縱深15~18公裏。現仍保存完好的是第四道的堡壘核心陣地。一般的遊客就是沿著一條當地旅遊部門安排妥當的最佳線路,先到戰役紀念館,然後從要塞到要塞,從堡壘到堡壘,從炮台到炮台逐一參觀。更圖舒服的就參加旅遊團,跟著導遊的小旗和電喇叭,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停車屙尿,和咱國內沒啥區別。

 

凡爾登戰役紀念館   

 

策劃凡爾登戰役的德軍總參謀長法爾肯海恩

  

    威禮是我一生遇過的最認真的旅遊者。他總是能找到當年戰鬥最激烈的地點,拿出(軍用的?反正很高精度)地圖和一本厚厚的戰史書,像一位參謀長一樣比劃著德國軍隊有多少人,帶什麽武器,從哪條壕溝向哪個方向發起衝擊,又在哪裏受到法軍重機槍的壓製,陣亡多少,受傷多少;哪裏的衝鋒得手,法軍沿著什麽路線退卻,後來又如何反攻,等等等等。我問他是不是要寫書,他答不是,隻是來“過電影”。他甚至還找到上尉連長戴高樂受傷被俘的精確地點,而我連戴高樂曾在凡爾登戰役中被德軍俘虜這一點都不知道。直到回來後讀《戴高樂傳》才知自己的孤陋寡聞。我聽得五體投地,甚至覺得我本來應該去軍事學院讀博士生,做個像張召中將軍那樣的評論家才是正道。但等到今天我來寫博客,才知道其實從他那裏搬來的那些知識一點也碼不上《文學城》來。照片和曼哈頓中央公園的草坪沒多少區別,你告訴讀者這片山坡上犧牲了兩百多士兵,so what? 誰感興趣呢。所以我今天還是隻能盡量依靠戰役博物館和搜索書本上網上的資料,翻出自己拍到的最“經典”的照片,滿足讀者的好奇心。

以下照片為杜奧蒙要賽,炮台,要塞工事交通梯,士兵寢室  

 








一隊學生參觀要塞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隻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鬥開始演變為陣地戰。到1916年初,曠日持久的膠著狀態對德奧土保同盟國極其不利。為了擺脫被動局麵,德軍總參謀長法爾肯海恩策劃對凡爾登的法軍進行強大的攻勢,以牽製和消耗法軍主力,迫使法國投降。受領進攻任務的部隊是德國皇太子威廉指揮的第5集團軍(轄7個軍共18個師,1200餘門火炮、約170架飛機;後增至50個師,約占西線德軍總兵力的1/2)。

杜奧蒙村戰後殘址,每一條水泥柱代表戰前一棟農家   

村裏教堂重建後 


  
    1916年2月21日,德國軍隊用1,200門大炮對40公裏的法軍凡爾登築壘地域突然進行了9個小時的集中轟擊,發射了一百萬發炮彈,然後用三個軍的兵力進攻,先頭部隊用火焰噴射器掃清戰壕,到23日,德國軍隊已經前進了將近5公裏,法國軍隊被迫後撤。24日,法國軍隊被迫放棄第二道防線,25日德軍用強大的火力進攻占領了杜奧蒙要塞。該日貝當將軍被法國最高統帥部任命為凡爾登地區總指揮,他用唯一一條與後方保持聯係的巴勒迪克-凡爾登公路(法國人稱為“聖路”)抓緊時間向凡爾登運送人員補給,一周內組織3900輛卡車,運送人員19萬和2.5萬噸的物資,這是人類戰史上首次大規模的汽車運輸。法軍的大批援軍及時趕到,加強了縱深防禦,扭轉了戰役開始階段的不利局麵,使戰役陷入拉鋸戰。至2月底,德軍彈藥消耗很大,且戰略預備隊未及時趕到,攻擊力銳減,從而喪失了突破法軍防線的時機。3月5日起,德軍擴大進攻正麵並將主突方向轉移到默茲河西岸,企圖攻占304高地和295高地,解除西岸法軍炮兵的威脅,並從西麵包圍凡爾登;同時繼續加強東岸的攻勢,由急促攻擊改為穩步進攻,但遭法軍頑強抵抗,付出巨大傷亡後僅攻占幾個小據點。4~5月間,德軍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噴火器、窒息性毒氣和轟炸機,對西岸法軍實施重點突擊,但步兵進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線後,遭法軍炮火猛烈反擊,5月底停止進攻。在東岸,法軍頻繁輪換作戰部隊,不斷實施反擊,與德軍反複爭奪,遲滯德軍進攻。6月初,德軍再次發動大規模攻勢,經七天激戰切斷沃堡與法軍其他陣地的聯係,迫使沃堡守軍7日投降。6月下旬,德軍首次使用光氣窒息毒氣彈和催淚彈猛攻蘇維耶堡,在4公裏寬的正麵上發射11萬發毒氣彈,給法軍造成重大傷亡,一度進抵距凡爾登城不足3公裏處,但終被擊退。經數月苦戰,德軍雖在凡爾登以北、以東地區楔入法軍防線7~10公裏,但未能達成戰役突破。10月24日,法軍發起大規模反攻,於11月初收複杜奧蒙堡和沃堡。12月15~18日,法軍再次發動反攻,基本收複被德軍攻占的陣地。戰役至此以法軍的勝利而結束。德軍在這一戰役中耗盡了元氣。到1917年,德、奧陣營日益衰敗,終於在1918年戰敗投降。
  
    凡爾登戰役中,德國在主攻方向上集結了80架偵察機,40架戰鬥機和5個轟炸機中隊。法國也組織了有150架飛機參戰的航空兵。雙方航空兵參戰的地位仍帶有從屬性,即為配合陸軍作戰進行空中偵察、校準彈著點和小規模轟炸,並沒有成為戰役的決定性因素。但這次戰役體現了航空兵的價值和潛力,發展了空中作戰戰術,包括戰鬥機空中編隊作戰和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堡壘和戰壕是凡爾登戰役中最得力的防守設施,威利說,在這條戰壕前的開闊地有114位德軍官兵戰死。



凡爾登城內一條小街上,一位幸福的母親和她新生兒的嬰兒車,旁邊是圍觀的大人小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