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大都會歌劇院 2020 新年晚會

(2020-01-03 11:24:56) 下一個
 
 

大都會歌劇院舉辦慶祝新年的除夕晚會,安娜·內特雷布科(Anna Netrebko)主演普契尼(Puccini)歌劇三場各一幕。角色是咪咪(Mimì),托斯卡(Tosca)和圖蘭朵(Turandot)。 和美國本土男高音馬修·波倫紮尼合演波西米亞人第一場);夫妻聯手,和阿塞拜疆的男高音尤瑟夫·伊瓦佐夫合演托斯卡(第一場)和圖蘭朵(第二場)。 由Met音樂總監YannickNézet-Séguin指揮,並有傑出的演員陣容,包括男中音奎因·凱爾西(Quinn Kelsey)和大衛·盧西亞諾(Davide Luciano)以及低音男中音Evgeny Nikitin和Christian Van Horn,是一個盛大的歌劇之夜。

 

 

早就覬覦,但是一直不敢定下票子,直到確定孩子們分別都有新年派對,我們才心安理得地去買票,可是已經全部客滿隻剩當天搶購立票的可能。

 

 

今天白天去搶票,據說電腦購票一片混亂,一次性買三隻位子已經做不到,好不容易搶到二張,等搶第三張時已經沒票了。本來計劃一起去玩的唱歌老師隻能望戲興歎,真正過意不去。雖然要時間地點都吻合的機遇並不很多,但是好時機一定還會再來,我們來日方長,一定要跟著歌唱家亦師亦友一起去看一次歌劇,可以聆聽專家意見。

 

 

今天渡完假頭天回去上班,辦公室幾乎沒人,我下午也開溜回家上班了,直接從家裏出發,難得有時間和機會,打扮成百分之一百聽歌劇的樣子,就是化妝首飾可以隆重,著裝打扮也可以正式但是不必太爆露太性感,我這是與看芭蕾比。位子這一次是創出了新高的深遠。我已經不記得上一次是幾時爬樓梯爬到三四層樓了。今天是頂層而且還是角落,劇場人山人海,一不留神還以為又回到遊輪上去了呢。

 

 

第一場馬修和安娜唱波西米亞人第一幕,詠歎調是馬修的“冰涼的小手”和安娜的“人們叫我咪咪”,溫柔明亮,纏綿悱惻,說起來是棋逢對手,馬修比一個月前的波西米亞人唱得更好,而且是好太多了。安娜出乎意料地委婉動聽,歌詞美得,把我感動得涕淚橫流。繡花女四月的陽光啊…

 

 

第二場安娜和她老公約瑟夫唱托斯卡,我記不得我有沒有看過托斯卡,直到看到布景和劇情才想起來是真沒看過呢。約瑟夫也是明亮的男聲,隻是更富力度。說起來呢,不單是我這個我沒有看過托斯卡的,就連旁邊這位看過的,劇情也記不起來了。我看到衛士們穿著梵蒂岡的製服,難道故事發生在梵蒂岡。安娜搖身一變從楚楚可憐的繡花女咪咪,變成了美豔的女伶,嫉妒的任性的,安娜又恢複了她高昂的歌聲。二夫妻在台上演情侶不知道是什麽感覺。安娜老公減肥了,現在顯得比安娜年輕和精神多了。沒有聽到那首著名的為藝術為愛情,回來一查,應該在第二幕。

 

 

這三場折子戲鬧得,每個幕間休息都得等很長時間換布景。下一場圖蘭朵,如果走傳統布景,那是繁複層疊無窮無盡的,好吧慢慢等吧。

 

 

我們旁邊的一對老頭老太,最後一分鍾進來,老棉襖都沒脫,也沒回過神來,開演了還在交頭接耳。我摸黑手把手地,教了那老頭打開提詞器,再教他找到英文版。劇場休息,那老頭操著一口俄國口音顯格格地跟我講:“這個歌聲沒有旋律不好聽,唱功是不錯的。” 波西米亞人是世人共識的旋律最優美的歌劇,而這兩首又是旋律優美之最。隻俄國人老頭子,被我教了不舒服了,想要板龍頭呢。其實我哪裏是多管閑事啊,我是怕他們老倆口交頭接耳沒完沒了我還怎麽看戲。這兩老的急衝衝地趕來,稀裏糊塗地聽劇,第二場幕間休息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真是浪費票子。

 

 

也是幕間休息,我們前幾排有一個中國人在那裏說:“我不是餓隻是饞”,那不是我家老大小時候一直說的話嗎,我頭一抬就衝他們笑,大家四目相視,“上海寧啊!” 像接暗號一樣便一起笑開了,我學他們重複了一句“我不是餓隻是饞”,其中一個女生就從包裏找出一粒蜜餞遞過來,說,“好了好了不要饞了,不好意思隻剩一粒了”,我拿著沒有吃,倒也不是信不過陌生人,隻是馬上開演了剝糖紙聲音太響,可是等我一場戲聽下來,糖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

 

 

第三場的圖蘭朵,是最難看的一幕,開頭有三個紅黃綠的謀士不像謀士,相士不像相士的中國古裝外國人,唱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歌,然後是茉莉花的旋律,和繁複的舞台背景,以及成百的古裝人群,圖蘭朵我從來覺得很難看的,故事雲裏霧裏,情節不知所雲。安娜凶悍霸氣,聲音高亢嘹亮,約瑟夫俯首帖耳,背對舞台時的歌聲,被也是背對舞台的安娜的歌聲明顯碾壓。除此之外,二人的歌聲水乳交融渾然天成。也是沒有聽到那一首time to say good bye, 記得是在後麵幾幕的很漫不經心間唱的。

 

從五點半唱到九點半,之後有black tie dinner dancing party,難怪看到很多人盛裝出席。我們開車回家,電視裏看新年倒計時和大蘋果落地。

 

P.S.

有羅馬通朋友告訴我:托斯卡的第二幕場景就是羅馬的Sant Andrea della Valle, 鮮花廣場邊上的教堂。 

 

又及微信貼的近照,

1)這種clutch包包真是中看不中用,裏麵放隻手機就很緊了,再插隻口紅就快扣不住了。我難得用的幾次,都是開車進城,並且把大包鎖在車裏。

 

2)還有皮膚,眼袋黑眼圈嚴重,已經有2-3個月沒有去Tina那裏報道了。

 

3)最要緊的,顯格格想講的,是這件dress,照片沒拍出來,是現在流行的紗紗的百褶裙裙擺。也是買的時候興致勃勃,買來套在塑料袋裏就把它忘記了,所以要說流行,買了也有一二年多了,哈哈老太婆的櫥櫃裏一二年的衣服也算是時髦的。

 

對了,還有,

4)客觀地講,頂層的位子雖然太高太遠,看舞台和表演都有欠缺,但是一點也不影響聲音,事實上,聲音效果可能比樓下的更好。理論分析我講不出道理,但是聽來真是如此,聲音是朝上走的不是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