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三城記事

在加拿大已經十幾年了。從多倫多到卡爾加裏再到溫哥華,一路走來,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知、所信、所說、所做,都願與你分享。
正文

加拿大三城記事. 第七章(40)

(2011-09-09 08:43:01) 下一個

加拿大三城記事--多倫多篇

第七章 水工生涯(下)

40

麵試我的經理發來電子郵件給我,詳細介紹了工地的所在地、我要找的人和我所要住的公寓的地址和號碼。並告訴我,和我合住一個公寓單元的人叫畢維斯。我所工作的建築工地距離多倫多700多公裏,我要一個人開車前往。

20051023日,我一個人開車離開多倫多前往700多公裏遠、位於安省北部的Sault Ste. Marie市。說實在的,我在多倫多已經生活了4年多的時間,但很少離開多倫多,畢竟整個大多倫多地區實在是太大了,有時我也開車跑很遠,但還是在大多地區。有一次是跑到哈密爾頓那邊去摘櫻桃,但那是坐校車去的。還有一次是自己開車、全家去阿崗昆公園遊覽。由於走錯了路,所以額外地多欣賞了加拿大的秋景。

而這次長途開車,再一次體會到了加拿大地廣人稀的一麵,也更加體會到了什麽是茫茫無際的森林。這是楓葉正豔的季節,公路兩邊濃濃的秋色美麗絕倫、連綿不絕。組成這豔麗美景的當然不隻是楓葉,也有很多其它植物的葉子,所以才有大大小小、形狀各異、色彩斑斕、高低不一的葉子,以一種恰到好處的方式,組合成了連一流的畫家也難以描繪出來的美豔、和諧和動人的絢麗長廊。看著這一切,我不禁要感謝我們的神,因為這是祂的創造,我也相信是祂給了我這樣的機會,來欣賞這如此美麗的加拿大金秋的景色。這是與位於國內冀東平原的故鄉截然不同的秋天的景象。故鄉的秋天,留在我記憶裏的除了連綿不絕的莊稼,就是農民那拚死拚活忙碌的身影,和疲憊不堪的感覺。

我開車所走的是從多倫多向北的一條主幹道,先是走404高速公路,然後轉到400,這是全封閉、全立交的,全程大約200多公裏。之後,就是普通的公路。由於越向北人口越稀少,汽車也少,所以是雙向共有兩車道。但公路的設計者充分考慮了超車的問題,一是每隔一定的距離增加到雙向3車道或4車道,並用路牌提前告知司機距34車道還有多遠;二是在視野開闊的地方兩車道用黃虛線分隔,表示允許超車,在視野不好的地方用黃實線分隔,表示不允許超車。

通常加拿大公路的狀況都很好,而且收費的公路很少。20067月中旬,我開車從多倫多去卡爾加裏,行程3296公裏、曆時4天,但途中沒有遇到任何收費站,沒有付任何過路費。由此可見加拿大收費公路之少。另外,加拿大的公路還有一個特殊的設計,就是每隔一定的距離會有一個可供停車休息的地方,隻是絕大部分這種地方往往沒有任何人,更不會有擺攤兒賣貨的,往往是僅有一個廁所。

而我這天所走的路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在路肩處有一個凹凸帶,如果車開得太靠外的話,一壓到凹凸帶,車就會劇烈震動。關於凹凸帶的作用,也許在白天開車並不覺得,但在夜間長時間開車、沒有路燈、很少遇到過往的其它汽車,司機就很容易困倦,而這時一旦汽車跑偏,一壓到凹凸帶,司機就會清醒過來。後來,我在工地下班後回家,開車在路上就常常犯困,而一壓到凹凸帶就能清醒過來,否則就很危險。

這天晚上9點多鍾我抵達了目的地。這是我第一次一天開車700多公裏。由於我事先買到了Sault Ste. Marie 的城市地圖,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我的住處——一棟3層的公寓樓。公寓樓的管理員說房門的鑰匙給了畢維斯。我找到那個單元,敲門,沒有人來開門。再側耳聽一聽,房間內有很大的聲音,似乎是電視機發出的聲音,應該是有人在裏邊,所以我再敲門,並喊“畢維斯”的名字,但還是沒有人來開門。

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情境之下,再加上對自己的英語水平缺乏自信,一旦遇到困難,很容易就產生孤寂落寞的情緒。而我此時就是如此——艱難的求職麵試,是由於神的幫助我才得到了這個工作機會。雖然工地離家700多公裏,實在是很遠,但每小時的工資是$26.3元,這對於一個曾經拿過每小時工資$5.5 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高工資。我在中餐館打工的時候,我的一位老鄉幹修電腦的工作,每小時工資是$12元,我當時很羨慕他,覺得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拿到這麽高的工作就心滿意足了。可現在的工資比那心滿意足的$12元,高出了一倍還多。當然,這還不是我拿到過的最高工資,後來在卡爾加裏,我曾經拿到過每小時$32元,當然這是後話。我知道,這都是因為神的幫助。所以,一路上我一邊開車一邊感謝讚美神、一邊欣賞公路兩邊美豔絕倫的秋景,我感到十分開心。但現在,我卻無法進門,呆在走廊裏。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還是無法進門。難道是畢維斯故意不讓我進門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