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謬誤籠罩下的IT (4) -- IT是泡沫行業嗎?

(2015-08-25 23:03:20) 下一個

有人說IT是泡沫行業,因為從業人員輕鬆;或者因為行業發展有限,但容易入行。今天我就來解讀一下這些問題,給大家一個行內人的看法。

關於入行容易的問題,我在《IT不僅僅是碼工》《“IT學得苦”和“拿學位容易”》一文中已經做了解釋,我的中心觀點就是IT裏有很多非碼工類的工作,這些工作不需要從業人員有很強的編程能力,但可能要從業人員有相關的專門知識,比如做會計軟件的BA(business analyst,需求分析員)有會計知識比會編程更重要。再比如做土木工程計算的,他們更關鍵的知識是土木結構計算,而不是計算機相關知識。對這些人來講,他們去修幾門計算機編程和軟件設計的課,完全可以勝任。

從業人員工作輕鬆,這對大陸出來的很多人,是一個事實,比如本人就經常沒事做。我個人認為,這是我們高考製度造成的。首先,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精密的糾錯訓練,為了贏得高考中的每一分,我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去訓練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裏,盡可能地減少錯誤。這和編程中,要求完美是一個道理。另外現在的很多中年碼工,都是2000年前入行的,在學習和剛開始工作的幾年,糾錯(debug)工具不完善,都是靠在腦子裏跑程序分析和發現錯誤的,頭腦裏邏輯思維能力極強,所以糾錯能力也極強。以我為例,當年我在超市工作,有一個工作了20多年的同事,就是想不通為什麽每次都是上一條紀錄被改了。她花了一個多星期都沒法解決,隻好求助資源經理,資源經理就找我,我花一個小時去設置測試數據,然後第一次運行就發現了錯誤。有這種效率,自然有大把時間發呆。我估計很多像我這樣的人在職場混著。但我們的下一代可能就沒有這個能力。

在此,我不得不講一下為什麽印度人會比我們中國人爬得高。我們從小的訓練是解各種題目,在工作中,自然會認為做得好做得快就是工作好的標準,卻不知道如何去表現自己。很多時候,因為我們做得好又快,在別人眼裏,那是任務簡單而不是你能幹。另一方麵。一個程序編的好,對公司不是很重要,公司的核心業務上的發展,才是重要的。當年,我因為技術上強,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公司離不開我,最後被擂,真是當頭棒喝。到了新公司,碰到一批或者自己技術上不行,就認為其他人技術上也一樣糟糕,或者明目張膽地任人唯親的老板,最終開始了投資,真是有點“多難興邦”的感覺。講到任人唯親,我可以舉幾個例子,經理自己招進去的,一年提一級,連提4級,最終高過我。要知道,當時新手時,是我帶的徒弟。當然,這可能可以解釋為我能力差,下麵這個事例就不再是我的原因了。他招進來的另一個人,進來剛半個月,還在看資料,就給一個年度先進工作者的獎狀。然後,他老婆經濟學研究生畢業,招進來當BA。我們隻能無語。

跑題了,接著再講講IT的未來。講到未來,就有預測的成分,就有個人主觀因素在內,就可能不靠譜,大家兼聽則明。在90年代末以前,IT主要是數據處理,取代公司內部的手工勞動,比如存款取款的記錄,公司銷售的會計賬目。在大家以為沒有什麽進一步的新發展時,因特網出來了,於是網上的銷售渠道成了開發的主流。07年,iPhone和iPad出現,Mobile App的開發又加進來了。這就像在滾雪球,越滾越大。今後一定有新的開發點加進來,比如智能機器,包括智能汽車,智能吸塵器,甚至能做家務的機器人。還有一個可能的熱點,就是健康監視器,iWatch監測心跳,這就是邁出的第一步,以後我們睡的床可能就是一個監測器,隨時發現我們身體的狀況。這些都要軟件來支持,我認為雪球還有得滾,而且在滾動的過程中,非電腦相關專業的人員會愈來愈多的進入IT行業。

時間匆忙,簡單地講了這些,主要給大家一個參考,不一定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oullessbody 回複 悄悄話 隨著印度人在IT業人數和地位上逐漸上位,不學無術任人唯親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