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散記2017-2-25
有位朋友發了一篇關於美國基礎教育如此之差,為何有那麽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文章。我要說的不是美國人的基礎教育差。我也體會不到美國人的基礎教育差,或者加拿大人的基礎教育差。我個人覺得還行。(我本人在加拿大)
我是想說,中國曆來都是精英教育。上古時期是貴族占有教育資源。因為受教育是需要成本的。隻有貴族的後代才有機會脫產讀書,大部分人是需要勞作以獲得食物的。自然就形成了受教育的是少部分的人,普通的人隻需要掌握勞動的技巧。這個情況的副作用是貴族把持住統治和晉升的途徑。因而社會很穩定,在生產力低下的時期是合適的。但是當貴族的風氣開始敗壞時,特別是生產力發展後,事務逐漸繁多,需要更精細的管理。而貴族把持人才的挑選就左右了諸侯的施政。作為諸侯王,辦法不是很多。於是遠在西方,沒有太多古老貴族羈絆的秦國就由商鞅變法,以軍功為標準,並廣納六國不得誌的知識分子,選拔人才和分配生產資源。商君自己本身被舊貴族反撲身死。但曆代秦王將這項變革堅持到底,使人才輩出。到始皇帝一舉打敗六國,統一華夏。結束了封建製,建立了郡縣製。但是商鞅和秦始皇都沒有找到可以替代貴族製的新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因此貴族們反撲。推翻秦朝。漢朝仍然是半封建製半門閥製。階級仍然流動的很微弱,民間很難產生精英。產生了精英也到不了朝堂之上。人才還是靠門閥舉薦。皇帝幹急沒辦法。漢武帝甚至把他的馬夫提拔成大將軍,這位將軍叫衛青,衛青還有個外甥,叫霍去病。
直到隋文帝才開始試行科舉製,皇帝繞開貴族門閥親自選拔人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舉動。唐太宗敏銳的發現了這種模式的好處,他意識到門閥的基礎被動搖了。大叫“天下英雄皆入吾轂矣!”從此,社會上自發的開始有目的,有計劃的培訓人才。這時,平民的精英教育就開始了。
算起來直到宋朝,才徹底打破門閥製。人才完全從民間經考試而來。這也是宋朝文化達到頂峰的重要原因。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已經比秦漢時期高的多,社會管理的更加精細。因此更多的人讀的起書,也需要更多的管理人才來操控國家機器。人才的競爭選拔就激烈很多。最出色的人才去做官,還托賴宋皇大度,還有一些人才去做了學問,當然這些人也有為官的身份。由於讀書人畢竟還是有限的,基本上還是都安排妥當了。
到了明清時就有點亂套,宋朝時隻有進士做官,除非是聞名的大學者朝廷才會特批。明清兩朝就到了舉人就成了老爺,可以不事生產,安享國家給予的好處。一方麵可以說是人才儲備。大量的基層公務需要這些低一層的人才來處理。但另一層是這些儲備大部分時候成為社會的負擔。科舉走到這一步已經顯出疲態。好處和壞處都來了。但是如果統治階級不想回到門閥把持朝政,把階級流動起來,給底層一個出頭之路,不斷的選拔優秀的人才出來,就必須把科舉製度堅持下去。盡管不能保證每個科舉之人都有學問和能力,但是可以保證有學問和能力的人都是從科舉出來的。
現在的情況其實還是科舉製度的延伸。傳統上我們並不將技術的傳承納入科舉製度。它隻是在唐朝時有過一些痕跡,隨後就消失於曆史的長河中。這些技術的傳承主要散播於民間。民間對於這種傳承是非常嚴肅和虔誠的,這不是通常說的老師和學生,是師父和徒弟。是師父,不是師傅,無限接近父子關係。
而美國人的製度是讓有興趣的孩子去幹他喜歡幹的事情,不一定非要讀大學。其最後在社會地位和收入上差別不多。所以美國人用中產階級,而中國人則是士大夫階層。
比如美國人就認為,數學在中小學學到差不多就行了,自然會有一些孩子喜歡數學,那讓喜歡數學的他們再多學點,所以從學術角度來看,美國人的數學水平一點也不低。其實我們自己也知道,大部分人在一般生活中是用不到立體幾何或者有機化學的。甚至用到外語的情況都極其少,在基礎階段接受一定的訓練就可以了。在中小學時期,特別是小學時期,多灌輸一些人文的東西,也許收益更大。孩子們接觸的範圍廣了,更有利於其自己判斷和決定自己的方向。
盡管我們已經普及了大學教育,其實還是精英教育,我們其實不需要那麽多讀大學的人。隻不過將精英淘汰的時間推後到大學畢業。本來高中畢業之後,願意幹點其它東西的孩子們可以分流的技校,或者工作一段找找感覺,找到感覺再回到學校學自己喜歡的東西。現在放到大學畢業,甚至研究生畢業才開始。造成了即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滿腹詩書。如果她讀的不是他喜歡的,就更麻煩,勞民傷財。所以我們沒有什麽諾貝爾獎,因為我們很可能不喜歡這些東西。陰差陽錯糊裏糊塗讀了一大堆東西。社會的發展還是有其自己的規律,無論你多麽會考試,畢業於清華北大甚至哈佛MIT,其最多就是一塊敲門磚,最終靠的還是你自己的綜合實力,這些綜合的實力,往往是在初級教育時打下的基礎。而美國的孩子,他是真的喜歡讀,才去讀的,不然他很可能去學修水管,或者去打橄欖球了。沒有什麽功利的因素在裏麵。最後的效果自然大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