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傳人

祖國在唱紅歌。祖國山河一片紅。 文革在延續,因為有文革的傳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們民族的文革。
個人資料
文革傳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體製內知識分子”是Oxymoron

(2014-05-03 23:27:35) 下一個
先給大家舉個例子。
林濁水,同胞那邊民進黨創黨黨員,民進黨“新潮流”係四大老之一,民進黨內著名的“大學問”、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曾任黨外時期的“編輯作家聯誼會”會長。林,是台灣知名知識分子。
但是,作為合格知識分子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實話實說。2006年,同胞那邊民進黨籍的陳水扁陳前總統的貪腐傳聞成為全台灣的流行話題,無人不知無人不談。誰都談,偏偏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不敢公開談。林濁水先生當時是民進黨籍的國會“不分區”立法委員,他也不敢談。作為民進黨的黨籍立委,不敢談陳的疑似貪腐問題,2006年度林濁水不是“知識分子”,他隻不過曾經是知識分子而已。不過,林濁水在20061113日作出了一件令人刮目的事,他與另一位民進黨立委李文忠主動辭去了立法委員的位子。從那天起,林先生重新拿到了作為知識分子的資格。
在體製內,吃體製,靠體製存活,體製能通過千絲萬縷看得見看不見的支點觸動你的癢癢肉。既然在體製內,認認真真的為體製打工,做個負責任的好雇員。就別瞎朦朧啥“知識分子”了。
咱國?
皇權兩千多年,體製是什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所以咱國不存在“知識分子”存在的條件。盡管有人試過,全都“在我們前麵英勇的犧牲了”。淡出江湖了此一生也是一種“犧牲”。
直到1911年皇權名義上結束。有了些“王土”、“王臣”之外的緊湊空檔。然後有了魯迅,有了胡適,有了其他一些“知識分子”,包括大聲批評蔣介石的郭沫若。是的,郭沫若曾經是“知識分子”。1949年後,情況又起了變化,1949年之後郭沫若還是不是“知識分子”各位可以有自己的見解。
在台灣,1987年前獨裁體製下也好不到哪裏去。殷海光殷先生是台灣最著名的自由派知識分子,因為批評體製,他通過國民黨政府得到的美國大學研究經費先被剝奪,後又被從台灣大學的教職上解雇,並且所有的發聲渠道全被封鎖。59歲貧困交加下死於癌症。一黨專製的環境下,“知識分子”絕難生存。
當然,“知識分子”有不同標準。比方咱黨講的故事裏,比太祖爺還太祖爺的創黨大佬張國燾張大腕,上世紀30年代在其製下的係統裏,“戴眼鏡”的都算“知識分子”,在係統抽查“敵對勢力”時是優先被查對象。
按此故事版張大腕標準,年輕時從未近視的本老漢在十年前成為“知識分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文革傳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艾媽媽' 的評論 : 白馬到底是不是馬,*_*?又回到一個老地方,^_^。一旦“老九不能走”成真,“老九”就不是“老九”了。
小艾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別往自己臉上貼金哈,知識分子那是臭老九,隻有革命的傳人才是又紅又專地:)
文革傳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評論 : 大俠好。是,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有獨立性的自由人在講話。能有這些自由人發聲,與當時的環境有關,有“體製外”的餘地。不過,這是蔣“不想”還是“不能”還可討論。至於您說的槍杆子控製筆杆子,完全精確。在此處與朋友討論毛的小紅書時說過,槍杆子裏出政權,然後出“真理”。就是兩千年皇權的繼續。高興您再進“城”,希望一切都好。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這兩個情形還是不同。
蔣在大陸時期言論相當自由,中共報紙可以在國統區公開發行。
蔣在49年後痛定思痛,認為太多言論自由是國民黨潰敗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台灣對言論自由加以限製。

中共高層很清楚自己怎麼利用言論自由打擊對手,所以決不會給別人這種機會。
林副主席詮釋太祖爺就說了,中共奪權與坐天下,靠兩桿子,槍桿子與筆桿子。
用槍桿子能控製筆桿子。所以中共一直要抓緊槍桿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