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懷喜護彼意

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
正文

空與夢 - 從空不易色, 色不易空想到

(2011-11-02 06:23:55) 下一個
總有一些網友討論空不易色和色不易空的概念。 似乎大家對於“空”和“色”的概念不是很清楚。

我想拋開複雜的眾多說法, 簡單說說這個空和色。

先借用夢境來說事。 在夢中, 山河, 大地, 人物, 這都是
人從夢中醒來以後, 夢中的一切, 相對於清醒以後的人, 是

而空不易色是說, 夢盡管是空, 但是行者夢中的感受, 體驗, 依然真實。 盡管空, 卻能體驗和感受;
色不易空是講, 雖然, 夢中的體驗和感受是真實的, 但是, 醒來之後, 卻並不真實存在, 是空。

希望大家不要死扣這個夢境的例子的某些不合理之處, 能稍微體會一下空和色的關係就行了。

其實, 稍微嚴謹地講, 空是說萬法無自性。 比如, 木頭椅子無自性。 它是由木頭構成, 而木頭是由分子, 分子由原子。。。。。。 物質世界的萬物, 都是相互依賴而存在。 也沒有一個所謂的基本粒子去構成萬物。(唯識經典中有具體的論證)。
而色是講, 盡管萬法無自性, 但是, 人們還是能夠感受他們的存在。 這是由於因緣的關係。

空並非人們平常理解的什麽都沒有的概念。
簡單說, 這句源於心經的話, 用大白話解釋就是, (菩薩進入禪定之後, 觀察我們這個世界) 觀察到萬物都並非獨立存在, 都是由於因緣而成, 同時卻又能被人所感受。






南無阿彌陀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