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屋子後院角落有個花壇,分高、低二層,高層有60厘米高,低層有10厘米高,而且呈三角型。
在三角型的花壇中,種植花、草、樹木。對於嚴重缺乏園藝細胞的我來說,如何合理布局是個大問題。也從沒有在園藝上‘做過功課’。曾經在偶發‘雅興’的驅使下,種了二棵薰衣草,可惜長期疏於管理,長的‘病病歪歪’,人見人心疼。
不知道是圖省事,還是當年流行的風格。早年間的建造者,用粗大方木搭建花壇。十幾年來日曬雨淋,蟲蛀蟻咬,早已經破碎的‘慘不忍睹’。
搬開任何一根,碩大的黑螞蟻和不知名的小蟲四散奔逃,蟲窩蟻穴清晰可見,據傳說,像這樣已經‘腐朽’了的木料很容易招來‘白蟻’安營紮寨。為此家庭會議一致通過,花壇改造刻不容緩。
一向喜歡用業餘時間‘鼓搗’些手工活。雖然是常常看著‘不倫不類’的作品自己‘傻樂’。癡心不改,還是在家庭會議上力排眾議,據理力爭。製定了‘自己動手’的方針。組建‘花壇改造家庭工程組’。自封-組長-,組員-女兒,女婿。
集體決定花壇用磚砌,因為房子是白色的castle brick,花壇準備盡量采用相同的白色castle brick。
原先的白色castle brick,早已斷產。依賴網絡找到的算是最接近了,價錢也在可以承受範圍。
請教‘專家’後知道,如果花壇不很高,用磚砌牆體,必須在牆體上加‘頂蓋’。不然真成‘不倫不類’的牆體了。我們采用‘沙岩’( sandstone)做頂蓋。沙岩的顏色接近白色castle brick,也相對容易加工。在一石料供應商處,找到這樣的沙岩,按照我們提供的尺寸。切割出5x15x50cm的石料。像這樣,稍加打磨就可以用了。
搬開方木,挖土,準備做基礎。
花壇改造工程包括,原先的三角部分改成方型。挖開才發現地下有個混凝土墩子,靠現有工具和人力無法搬走。釘個木框,鋪上些白石子,放個陶罐。
種上花,草。
澆搗牆體混凝土基礎,當然鋼筋是必須放的,保證牆體的整體性,不然,牆體容易斷裂。
設計個水池子,可以養金魚,荷花。
水池部分基本成型。
澆搗個水泥預製板,在水池上搞個水循環係統,期望達到‘流水綜綜’的效果。
水池建設中。。。。。
水池完成了,潛水泵每小時提升600立升水,花費澳元30元。
水池上安裝個網罩,防止鳥來‘叼’魚,也可以阻擋落葉。
砌牆進行中。。。。。
漸入佳境,勝利在望了。
基本完成,因為地不平整,牆體采用‘階梯式’,分三級。
現在的高、低、花壇效果。利用二個月的業餘時間,合全家之力共同完成,全家老、少、齊上陣,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的樂趣,非親臨,不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