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無名休閑吧

愛是有緣,親情、愛情、友情。
正文

筒子樓的幸福生活1------北京的筒子樓

(2011-04-01 22:24:25) 下一個
         老公因公出差北京。和以往不同,這次他不住賓館,住在另一同伴的員工宿舍。他說好像回到了十年前我們在北京住筒子樓的時候。北京的筒子樓,在我的記憶中又清晰地浮現了出來。住筒子樓的舊時光還猶如發生在昨天,一點一滴都呈現在眼前。
       記得十年前我們剛結婚,我辭掉工作,由老家來到了北京,和老公一起住進了筒子樓。所以我和老公的第一個窩就安在這筒子樓裏了。原本老公和另一同事同住。老公的老板為了照顧我們,讓這位同事搬走了。
      我們住的筒子樓其實就是單位的單身宿舍。坐落在辦公樓的後麵。筒子樓共有兩棟,1號樓和2號樓。房子是老式的三層磚房,有一個樓梯口進出。進去後在每一層你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長長的過道,過道兩邊就是房間。房間都是門對門的。裏麵住的都是在讀的博士生,大部分沒結婚,也有少數幾個結婚了且有小孩的。我們住的1號樓二層有兩家結婚了且有小孩,其他的都是未婚男女博士。我剛去的時候,每天清早上班,晚上七、八點才回家,跟鄰居也沒什麽交往,都是見麵點個頭而已,有的人也叫不出名字。另外我總覺得他們是理科博士,而我是學文的博士家屬,也沒啥共同的東西可聊,他們聊天的時候我也搭不上話嘛。於是也從不主動和他們交往。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我就發現,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你想不和人交往都難。因為除了自己的小屋,其他的地方都是公用的,包括走廊和廁所。因為每家都沒有自己的廚房,也不想把自己家的多功能小屋搞得烏煙瘴氣。這個小屋既是客廳也是臥室,既是書房也是餐廳。因此,每家都在自家門口的走廊上擺兩張舊書桌,桌上墊上許多報紙。桌上墊紙是為了方便清理,髒了抽掉一張報紙就好了,省去了擦桌子的煩惱。一張桌上放上一個兩爐頭的液化氣灶,另一張桌上則放些油鹽醬醋之類的調料瓶。桌子下麵則放炒菜鍋、砧板、待炒的青菜等。這就是我們的簡易廚房了。自己做飯既省錢,也比食堂的飯菜要好吃些,所以簡易廚房成為了每家的必備。可是這樣一來,本來就狹窄的走廊就隻能容一人通過。當你和另一人麵對麵通過走廊時,其中一人必須找一稍寬點地方貼牆讓另外一個。還有就是當時的筒子樓一層樓十家就隻有一個廁所。裏麵有兩個馬桶和兩個洗手池,早晚高峰時得排長隊等。那時你總能聽到裏麵的人高舉著牙刷、杯子說:“讓一讓,勞駕讓一讓”。原來是門口排隊的人把門給堵住了。在這樣一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小空間裏,你還能不與人往來?難也。

         筒子樓的生活雖說艱苦、憋屈,現在想來就更是覺得難以想象,但當時也沒覺得啥特別的難受,反而新婚的日子滿是甜蜜。也許是我和老公都從小過慣了苦日子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