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無名休閑吧

愛是有緣,親情、愛情、友情。
正文

筒子樓的幸福生活3------吃

(2011-04-04 22:12:06) 下一個

       住在筒子樓,解決吃飯問題說簡單可以很簡單,但是你要想複雜也可以很複雜。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一日三餐吃食堂。到了吃飯的點,你拎上一飯盒,悠哉遊哉地來到食堂。看好食堂今日的菜單和價錢,選擇你要吃什麽,然後排在相應的隊伍後麵。如果你去的不是很晚,而且你要的菜不是一個星期才有一次的紅燒肉什麽的,基本上你還是可以買到你想要的東西的。當然了,食堂的飯菜總是那幾樣,很少有什麽新花樣。當你吃了一個星期後,你就會手拿著飯盒,眼看著菜單,把菜單看了一遍又一遍,希望不要漏掉什麽,最後卻失望地發現自己今天啥也不想吃。當然,早餐除外。
      那早點我至今還記憶猶新。稀稀的小米粥就著大而鬆軟的白饅頭或蔥香花卷、可口的鹹菜。這傳統的北方早點,我卻覺得特別的好吃。我是南方人,從小一日三餐都是吃米飯。記憶中饅頭的味還是讀小學時才嚐到。那是有一次媽媽去縣城,讓我在幹些家務和照顧兩個弟弟。許諾說如果我做得好就給買一個大饅頭回來吃。為了大饅頭,我把所有媽媽吩咐的自己平時願意幹的不願意幹的事都幹好了。果然媽媽沒有食言,給我帶回了一個大饅頭。媽媽把饅頭盡量平均地分成三份,我們姐弟三人一人一份。按老規矩還是小弟先選,大弟再選,剩下的就是我的。這時候媽媽總是說她不喜歡。盡管隻吃了小小的一塊,可我覺得饅頭真的很好吃。當然了,後來到南方的一個小城上大學,我們學校食堂的饅頭都帶黃色,這時我才知道也有很難吃的饅頭。也許是有了黃饅頭、白饅頭的對比,我真的很喜歡這家食堂的早點。小米粥盡管有點稀得能照見人影,可我也喜歡。
       那時老公上下班沒有固定時間,他的生活習慣是晚睡晚起。而我每天6:30起床,8:30上班。早點起床就可以省去和人爭廁所和 洗手池的煩惱。起床後你可以悠哉遊哉地拿著一塑料盆,裏麵放上牙刷、牙膏、洗臉毛巾去好好地洗把臉。當然了你還可以占用廁所超過10分鍾而不會有人在外麵叫嚷:“裏麵的完了沒有?”“快點好不好?”
        一切搞定後,我就會拿上我和老公的兩個塑料飯盒去食堂打上我中意的早點:小米稀飯就饅頭。等我回來,老公或已起床或沒起床,但無論如何我都會讓他陪我吃早餐。然後我就騎著我花了50塊錢買的破自行車上班了。至於老公何時去上班我就不管了。我們公司中午有工作餐,你隻要帶上自己的飯盒就行了。老公就在食堂對付中餐。晚餐平時都是老公買菜做飯,我回來得晚,洗碗、刷鍋的活歸我。每次下班,一進筒子樓你就能感到混雜的菜香味撲麵而來。進到樓道,眼前霧蒙蒙的一片,在繚繞的煙霧中你依稀能看到好些人影在晃動,然後傳來招呼聲:“下班了。”“今天下班挺早的。”慢慢的等你適應了,你才能看清走廊上做菜的男女身影。於是,你一一打招呼,逐一聞聞每家的菜香,說一些“今天吃啥好吃的?”“今天炒啥這麽香”等諸如此類的話。一般情況下,我下班的時候老公的菜已做完一半,於是我放下包,幫著刷洗砧板和刀。有時家裏醬油用完了,老公就會高聲叫:“某某,你家的醬油借我用用。”於是煙霧中傳來另一聲音:“我忙著呢,自己來拿!”於是我就會去拿了人家的醬油淋在我家的菜上,然後再把人家的醬油放回人家的桌上。現在想來筒子樓最熱鬧的時候也就是這段時間,大家邊做飯邊聊天,時事政治、花邊新聞、辦公室最新消息、做菜心得等等。做菜的繁雜也就變得不那麽地辛苦。 菜做好了,各家把門一關,各自享用自家的美味,隻把繚繞的煙霧留給狹窄的過道。
       平時太忙,晚餐也就是一葷一素對付了事,最多再有一湯。所以每到周末無事,我們總是會好好的犒勞一下自己 。
       記得當時離我們住的地方不遠有一個大超市,忘了名字了。在超市的旁邊有一條街每天都有早市。在北京,早市很多地方都有,也就是在早晨6;00到10:00之間臨時賣蔬菜、水果的地方,也賣熟食和早點。早市的菜新鮮而且價格比超市便宜很多。所以周末我們通常會騎著各自的破自行車逛早市。有時老公也會騎自行車馱著我,菜就放在車前的框中。我們一路悠閑地逛著,走走停停,和人討價還價。記得老公總喜歡買沒吃過的蔬菜、水果。因為我們是南方人,北方的一些水果、蔬菜真是沒見過。而且我們從小隻吃過自家種的蔬菜和自家果樹上結的桃和梨。所以老公總是買各種各樣我們沒吃過的水果。他總喜歡嚐試新的東西,現在也一樣。記得我們剛到美國的第一天他就拿牛油果招待我和兒子,那是在國內我們沒見過也沒吃過的東西。可是我隻吃了一口就給吐出來了,兒子也不咬第二口。我和老公不一樣,不太能適應新的東西,也不敢嚐試新的東西,是個守舊的人。所以我總說我是老公一輩子的跟屁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