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薄熙來的重慶模式優於中國模式

(2011-04-14 01:41:37) 下一個


重慶的模式能否在全國推廣?


如果重慶非常成功,中國需不需要薄熙來這樣敢作敢當的高級領導人?


我們先不急回答上麵的問題,先看看重慶模式的一些基本特點,和全國的普遍模式相比,有什麽不同的地方,或者優勢。


中國發展的基本模式可以歸納為如下特點:經濟快速發展,用30年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發展曆程。但是,快速的經濟發展卻出現了許多令人不如意的地方,包括收入兩極分化、腐敗、環境汙染、資產泡沫、交通擁堵、國強民弱、缺乏信仰、缺乏誠信,等等。


毛澤東時代,為了平等,為了快速趕超英美,搞公社化、國有化和大躍進。為了防止腐敗,搞三反五反、搞四清運動、搞文化大革命等一係列政治鬥爭。結果,經濟上不去,人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


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提高了。但是,上麵提到的種種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似乎已經變成固有的體製性問題而沒有辦法解決。


換句話說,在中國,要發展經濟,是不是就必須忍受兩極分化、忍受腐敗、忍受環境汙染、忍受資產泡沫和高房價、忍受國家壟斷和種種的社會不公平呢?


其實,政府的政策導向和領導能力是可以減輕,甚至解決上麵的問題的。關鍵的問題是國家和地方領導人的領導能力和魄力,以及他們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為眾多勞苦大眾的根本利益著想的決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下,許多官員,腐敗的腐敗,膽小的膽小,得過且過的得過且過。真正敢冒政治風險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做大事的人太少。理由是安定團結壓倒一切,隻有國家安定,老百姓吃苦不算什麽。隻有國家安定,忍受腐敗、忍受兩極分化、忍受高房價不算什麽。這可能就是當今的中國模式。而這種模式長期下去是很危險的。短期的安定團結,不等於長治久安。短期的經濟發展,不等於老百姓能有長期的幸福。


重慶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修正了中國的普通模式,為中國今後的發展提供一個比較美好的典範。


重慶模式的基本特點和中國普遍模式相同:那就是快速的經濟增長。可以看出,近幾年,還有今後10年,甚至20年,重慶的經濟發展一定會超越全國的平均水平,為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個火車頭的作用。


重慶模式同時又不同於中國的普遍模式。薄熙來提出建設5個重慶, 也就是,‘宜居重慶,健康重慶,平安重慶,暢通重慶和森林重慶’。


除了打黑創造一個平安的重慶;重慶的公共交通係統正在迅速的建立和完善;重慶是全國率先建設廉租房的城市,重慶的房價比任何一個特大城市的房價都低;重慶是全國農轉非的典範,是全國植樹造林的典範,是醫療保障建設的先行者。


重慶唱紅歌不是走回頭路,更不是回到毛澤東的時代。重慶唱紅歌,有其劃時代的意義。在全國人民,特別是官員、商人和知識分子都忙於為人民幣而戰鬥的年代,大家好像都缺乏了信仰,缺乏了誠信,缺乏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因此,唱紅歌,可以喚起已經被人民幣燒昏了頭的知覺和信仰。


我們應該發揚重慶模式,從而找到彌補中國模式的一些關鍵缺陷,使中國經濟的發展能夠長期保持下去,使中國可以成為一個又大又強的國家。但是,這樣的征程,艱難而漫長。


 



作者姚樹潔簡介:


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著名華裔經濟學家, 西安交通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全英中國專業團體聯和會副主席,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銀行經濟顧問, 到過20個亞非歐國家工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