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不敢相信,中國核工業竟然比印度落後25年。

(2011-04-13 02:36:53) 下一個

隻知道中國的鋼鐵與材料技術大大於落後印度,沒曾料到中國的核工業竟然落後印度25年。


聽聽專家的說法吧,


何祚庥:我不完全是專家。我們這代人都有一個傳統的夢想,將來中國的能源問題能夠通過核能得到最終解決。

現在的核工作者還抱著這樣的理想,但是我已經放棄了,放棄的原因並不是我對核能不忠,而是我個人認為難度較大,這種難度不僅體現在技術上,也體現在成本上。


發展核能,是我國兩代科學家傳統的夢想,但夢想與現實之間是有距離的。除了技術和成本,還要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資源問題。在發改委一次座談會上,我曾提出一個材料,我說我國應該發展可再生能源,理由是核能資源不夠,當時有一個數據表明,以中國的資源發展核能,一共隻能夠25座標準核電站(100萬千瓦)運行40年。去年年底,我國在快堆後處理技術上取得突破後,媒體曾報道說“由於快堆技術的成功,我國的核資源可支撐年限將從60年延長到3000年”。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不夠準確,因為它沒有說明是多少千瓦的核電站運行3000年。


與世界核工業先進國家相比,我國還有很大距離。我們現在是世界第八位,印度是世界第七位,排名隻相差一位,但實際差距有多大呢?我這裏有個材料,


印度的實驗快堆1985年實現臨界,中國實驗快堆2010年才實現臨界,差了25年


;印度於2004年開始建造的50萬千瓦電功率原型快堆將於2012年建成,我們國家正在建設試驗快堆隻有25兆瓦,約是印度的二十分之一,且可能在今年建成,而我國擬自主設計的示範快堆項目尚未立項;印度已擁有3座小型熱堆乏燃料後處理廠,我國的第一座大型熱堆乏燃料後處理廠尚在擬議之中;


印度於2005年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快堆乏燃料的水法後處理熱實驗


,我國快堆乏燃料後處理技術研究剛剛起步;印度具備了快堆MOX燃料製造能力,並可為即將建成的原型快堆提供燃料,我國尚未掌握快堆MOX燃料製造技術;印度自主建成了3座高放廢液玻璃固化廠,我國尚不具備玻璃固化廠的建設能力,目前依賴進口。


彭曉光:目前我們的鈾主要從哪裏進口?


何祚庥:最開始找加拿大,但是加拿大因為美國的關係不賣。後來找澳大利亞,一開始成功了,還草簽了協議,但後來美國一施加壓力,澳大利亞馬上就決定不賣了,隻是象征性地給了一點以表示友好。現在隻能依靠哈薩克斯坦,但目前還未見到正式合同。


還有一個問題,中國現在的規劃是要建設100座或者200座核電站,印度的規劃則是400座。如此一來,全世界肯定會出現搶礦問題。


彭曉光:印度也是貧鈾國,但印度在全球購買資源顯然比中國遭遇的阻力要小很多。


何祚庥:對。這會成為未來國際政治的一大問題。我認為我們對核的作用應該有一個正確定位。我的觀點是,不把核能作為基本電力,而是作為特殊用途和補充能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