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6日電] 中國政府26日發表《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強調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白皮書說,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軍隊適應國家安全環境新變化,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
這是自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發表的第九部國防白皮書,也是首部專門闡述中國軍事戰略的白皮書。
白皮書全文約9,000字,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8種文字發表,正文由前言和國家安全形勢、軍隊使命和戰略任務、積極防禦戰略方針、軍事力量建設發展、軍事鬥爭準備、軍事安全合作等六部分組成。
“這部白皮書是對中國現行軍事戰略的首次集中闡述,體現了中國積極防禦戰略思想的最新發展,明確了中國進入改革發展關鍵階段的戰略走向,彰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最大誠意,彰顯中國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客觀選擇。”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舟說。
白皮書指出,國際形勢深刻演變,國際力量對比、全球治理體係結構、亞太地緣戰略格局和國際經濟、科技、軍事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曆史性變化。中國發展仍將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外部環境總體有利。中國仍然麵臨多元複雜的安全威脅,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戰逐步增多,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維護國家統一、維護領土完整、維護發展利益的任務艱巨繁重。海外能源資源、戰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機構、人員和資產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問題凸顯。
白皮書強調,新的曆史時期,中國軍隊以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總綱,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始終把戰鬥力作為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大力弘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白皮書說,中國軍隊有效履行新的曆史時期軍隊使命,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決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四個維護”),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堅強保障。白皮書還闡述了中國軍隊主要擔負的8項戰略任務。
白皮書指出,根據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適應新的曆史時期形勢任務要求,堅持實行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與時俱進加強軍事戰略指導,進一步拓寬戰略視野、更新戰略思維、前移指導重心,整體運籌備戰與止戰、維權與維穩、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注重深遠經略,塑造有利態勢,綜合管控危機,堅決遏製和打贏戰爭。白皮書強調,將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突出海上軍事鬥爭和軍事鬥爭準備,有效控製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
關於軍事力量建設發展,白皮書強調,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必須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著眼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全麵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係,不斷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白皮書闡述了海洋、太空、網絡空間和核等四個重大安全領域力量發展。
白皮書指出,拓展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必須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堅持以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為導向,真抓實備、常備不懈,全麵提高軍隊威懾和實戰能力,增強基於信息係統的體係作戰能力,統籌推進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準備,保持常備不懈的戰備狀態,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組織非戰爭軍事行動準備。
關於國際軍事安全合作,白皮書說,中國軍隊堅持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安全觀,發展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關係,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集體安全機製和軍事互信機製,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
白皮書中、英文版單行本已分別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新華網北京5月26日電
中國的軍事戰略
(2015年5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一、國家安全形勢
二、軍隊使命和戰略任務
三、積極防禦戰略方針
四、軍事力量建設發展
五、軍事鬥爭準備
六、軍事安全合作
前言
當今世界正麵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國人民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奮鬥中,希望同世界各國一道共護和平、共謀發展、共享繁榮。
中國同世界的命運緊密相連、息息相關,世界繁榮穩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和平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禦性國防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是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保障。軍事戰略是籌劃和指導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的總方略,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軍隊適應國家安全環境新變化,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
一、國家安全形勢
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國際形勢深刻演變,國際力量對比、全球治理體係結構、亞太地緣戰略格局和國際經濟、科技、軍事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曆史性變化。維護和平的力量上升,製約戰爭的因素增多,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大戰打不起來,總體和平態勢可望保持。但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幹涉主義將有新的發展,各種國際力量圍繞權力和權益再分配的鬥爭趨於激烈,恐怖主義活動日益活躍,民族宗教矛盾、邊界領土爭端等熱點複雜多變,小戰不斷、衝突不止、危機頻發仍是一些地區的常態,世界依然麵臨現實和潛在的局部戰爭威脅。
中國發展仍將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外部環境總體有利。國家綜合國力、核心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仍然麵臨多元複雜的安全威脅,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戰逐步增多,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維護國家統一、維護領土完整、維護發展利益的任務艱巨繁重。
隨著世界經濟和戰略重心加速向亞太地區轉移,美國持續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強化其地區軍事存在和軍事同盟體係。日本積極謀求擺脫戰後體製,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國家發展走向引起地區國家高度關注。個別海上鄰國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采取挑釁性舉動,在非法“占據”的中方島礁上加強軍事存在。一些域外國家也極力插手南海事務,個別國家對華保持高頻度海空抵近偵察,海上方向維權鬥爭將長期存在。一些陸地領土爭端也依然存在。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局勢存在諸多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地區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活動猖獗,也對中國周邊安全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台灣問題事關國家統一和長遠發展,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複興的曆史必然。近年來兩岸關係保持和平發展良好勢頭,但影響台海局勢穩定的根源並未消除,“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東突”“藏獨”分裂勢力危害嚴重,特別是“東突”暴力恐怖活動威脅升級,反華勢力圖謀製造“顏色革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麵臨更多挑戰。隨著國家利益不斷拓展,國際和地區局勢動蕩、恐怖主義、海盜活動、重大自然災害和疾病疫情等都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海外能源資源、戰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機構、人員和資產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問題凸顯。
世界新軍事革命深入發展,武器裝備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趨勢明顯,太空和網絡空間成為各方戰略競爭新的製高點,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世界主要國家積極調整國家安全戰略和防務政策,加緊推進軍事轉型,重塑軍事力量體係。軍事技術和戰爭形態的革命性變化,對國際政治軍事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對中國軍事安全帶來新的嚴峻挑戰。
二、軍隊使命和戰略任務
中國的國家戰略目標,就是實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就是強軍夢。強軍才能衛國,強國必須強軍。新的曆史時期,中國軍隊以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總綱,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始終把戰鬥力作為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大力弘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中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生存安全和發展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實現國家戰略目標,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對創新發展軍事戰略、有效履行軍隊使命任務提出了新的需求。要適應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新要求,更加注重運用軍事力量和手段營造有利戰略態勢,為實現和平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發展的新要求,不斷創新戰略指導和作戰思想,確保能打仗、打勝仗;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新要求,高度關注應對新型安全領域挑戰,努力掌握軍事競爭戰略主動權;適應國家戰略利益發展的新要求,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安全合作,有效維護海外利益安全;適應國家全麵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堅持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積極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使軍隊始終成為黨鞏固執政地位的中堅力量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可靠力量。
中國軍隊有效履行新的曆史時期軍隊使命,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決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堅強保障。
中國軍隊主要擔負以下戰略任務: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軍事威脅,有效維護國家領土、領空、領海主權和安全;堅決捍衛祖國統一;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和利益;維護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戰略威懾,組織核反擊行動;參加地區和國際安全合作,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加強反滲透、反分裂、反恐怖鬥爭,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擔負搶險救災、維護權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等任務。
三、積極防禦戰略方針
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中國共產黨軍事戰略思想的基本點。在長期革命戰爭實踐中,人民軍隊形成了一整套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堅持戰略上防禦與戰役戰鬥上進攻的統一,堅持防禦、自衛、後發製人的原則,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軍委確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並根據國家安全形勢發展變化對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的內容進行了多次調整。1993年,製定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以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為軍事鬥爭準備基點。2004年,充實完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把軍事鬥爭準備基點進一步調整為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中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國家根本利益,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客觀要求,決定中國必須毫不動搖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同時不斷豐富和發展這一思想的內涵。根據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適應新的曆史時期形勢任務要求,堅持實行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與時俱進加強軍事戰略指導,進一步拓寬戰略視野、更新戰略思維、前移指導重心,整體運籌備戰與止戰、維權與維穩、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注重深遠經略,塑造有利態勢,綜合管控危機,堅決遏製和打贏戰爭。
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調整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根據戰爭形態演變和國家安全形勢,將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突出海上軍事鬥爭和軍事鬥爭準備,有效控製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創新基本作戰思想。根據各個方向安全威脅和軍隊能力建設實際,堅持靈活機動、自主作戰的原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運用諸軍兵種一體化作戰力量,實施信息主導、精打要害、聯合製勝的體係作戰。
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優化軍事戰略布局。根據中國地緣戰略環境、麵臨安全威脅和軍隊戰略任務,構建全局統籌、分區負責,相互策應、互為一體的戰略部署和軍事布勢;應對太空、網絡空間等新型安全領域威脅,維護共同安全;加強海外利益攸關區國際安全合作,維護海外利益安全。
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堅持以下原則: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軍事鬥爭準備,預防危機、遏製戰爭、打贏戰爭;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戰略態勢,堅持防禦性國防政策,堅持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領域鬥爭密切配合,積極應對國家可能麵臨的綜合安全威脅;保持維權維穩平衡,統籌維權和維穩兩個大局,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周邊安全穩定;努力爭取軍事鬥爭戰略主動,積極運籌謀劃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抓住機遇加快推進軍隊建設、改革和發展;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發揮聯合作戰整體效能,集中優勢力量,綜合運用戰法手段;立足應對最複雜最困難情況,堅持底線思維,紮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妥善應對、措置裕如;充分發揮人民軍隊特有的政治優勢,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重視戰鬥精神培育,嚴格部隊組織紀律性,純潔鞏固部隊,密切軍政軍民關係,鼓舞軍心士氣;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堅持把人民戰爭作為克敵製勝的重要法寶,拓展人民戰爭的內容和方式方法,推動戰爭動員以人力動員為主向以科技動員為主轉變;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深化與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的軍事關係,促進建立地區安全和合作架構。
四、軍事力量建設發展
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必須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著眼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全麵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係,不斷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發展
陸軍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加快小型化、多能化、模塊化發展步伐,適應不同地區不同任務需要,組織作戰力量分類建設,構建適應聯合作戰要求的作戰力量體係,提高精確作戰、立體作戰、全域作戰、多能作戰、持續作戰能力。
海軍按照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構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戰力量體係,提高戰略威懾與反擊、海上機動作戰、海上聯合作戰、綜合防禦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
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實現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空天防禦力量體係,提高戰略預警、空中打擊、防空反導、信息對抗、空降作戰、戰略投送和綜合保障能力。
第二炮兵按照精幹有效、核常兼備的戰略要求,加快推進信息化轉型,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武器裝備自主創新,增強導彈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完善核常兼備的力量體係,提高戰略威懾與核反擊和中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武警部隊按照多能一體、有效維穩的戰略要求,發展執勤安保、處突維穩、反恐突擊、搶險救援、應急保障、空中支援力量,完善以執勤處突和反恐維穩為主體的力量體係,提高以信息化條件下執勤處突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任務能力。重大安全領域力量發展。
海洋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必須突破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高度重視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現代海上軍事力量體係,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戰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參與海洋國際合作,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戰略支撐。
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製高點。有關國家發展太空力量和手段,太空武器化初顯端倪。中國一貫主張和平利用太空,反對太空武器化和太空軍備競賽,積極參與國際太空合作。密切跟蹤掌握太空態勢,應對太空安全威脅與挑戰,保衛太空資產安全,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維護太空安全。
網絡空間是經濟社會發展新支柱和國家安全新領域。網絡空間國際戰略競爭日趨激烈,不少國家都在發展網絡空間軍事力量。中國是黑客攻擊最大的受害國之一,網絡基礎設施安全麵臨嚴峻威脅,網絡空間對軍事安全影響逐步上升。加快網絡空間力量建設,提高網絡空間態勢感知、網絡防禦、支援國家網絡空間鬥爭和參與國際合作的能力,遏控網絡空間重大危機,保障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核力量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戰略基石。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不與任何國家進行核軍備競賽,核力量始終維持在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建設完善核力量體係,提高戰略預警、指揮控製、導彈突防、快速反應和生存防護能力,懾止他國對中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
軍事力量建設舉措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首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弘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係列根本原則和製度,增強各級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大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確保部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指揮,永葆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
推進現代後勤建設。深化後勤政策製度和後勤保障力量改革,優化戰略後勤布勢,創新保障模式,發展新型保障手段,充實戰備物資儲備,集成建設後勤信息係統,完善法規標準體係,精心組織供應保障,建設保障打贏現代化戰爭的後勤、服務部隊現代化建設的後勤和向信息化轉型的後勤。
發展先進武器裝備。堅持信息主導、體係建設,堅持自主創新、持續發展,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加快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構建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係。
抓好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完善軍事人力資源製度,深化軍隊院校改革,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係,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培養和造就適應信息化戰爭需要的人才群體。
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著眼全麵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創新發展依法治軍理論和實踐,構建完善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係,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推動軍事理論創新。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加強作戰問題研究,深入探索現代戰爭製勝機理,創新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發展新形勢下軍隊建設理論,形成與打贏未來戰爭相適應的先進軍事理論體係。
強化戰略管理。優化軍委總部領導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完善各軍兵種領導管理體製,堅持需求牽引規劃、規劃主導資源配置。強化規劃編製統籌協調,健全規劃編製體係,構建規劃管理工作機製。加強戰略資源統籌監管,強化重大項目過程監管和風險控製。健全完善戰略評估機製,建立健全評估體係和配套標準規範。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貫徹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方針,深入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不斷完善融合機製、豐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範圍、提升融合層次,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加快重點建設領域軍民融合式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麵推進基礎領域、重點技術領域和主要行業標準軍民通用,探索完善依托國家教育體係培養軍隊人才、依托國防工業體係發展武器裝備、依托社會保障體係推進後勤社會化保障的方法路子。廣泛開展軍民合建共用基礎設施,推動軍地海洋、太空、空域、測繪、導航、氣象、頻譜等資源合理開發和合作使用,促進軍地資源互通互補互用。
完善軍地統籌建設運行模式。在國家層麵建立軍民融合發展的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機製,健全軍地有關部門管理職責,完善軍民通用標準體係,探索構建政府投入、稅收激勵、金融支持政策體係,加快推進軍地統籌建設立法工作進程,逐步形成軍地統籌、協調發展的整體格局。推進軍事力量與各領域力量綜合運用,建立完善軍地聯合應對重大危機和突發事件行動機製。
健全國防動員體製機製。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加強後備力量建設,優化預備役部隊結構,增加軍兵種預備役力量和擔負支援保障任務力量的比重,創新後備力量編組運用模式。增強國防動員科技含量,搞好信息資源征用保障動員準備,強化專業保障隊伍建設,建成與打贏信息化戰爭相適應、應急應戰一體的國防動員體係。
五、軍事鬥爭準備
軍事鬥爭準備是軍隊的基本實踐活動,是維護和平、遏製危機、打贏戰爭的重要保證。拓展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必須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堅持以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為導向,真抓實備、常備不懈,全麵提高軍隊威懾和實戰能力。
增強基於信息係統的體係作戰能力。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運用信息係統把各種作戰力量、作戰單元、作戰要素融合集成為整體作戰能力,逐步構建作戰要素無縫鏈接、作戰平台自主協同的一體化聯合作戰體係。著力解決製約體係作戰能力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進信息資源深度開發和高效利用,加強偵察預警係統和指揮控製係統建設,發展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完善綜合保障體係。按照權威、精幹、靈便、高效的要求,建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製。
統籌推進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準備。中國地緣戰略環境複雜,各戰略方向、各安全領域都存在不同威脅和挑戰,必須統籌全局、突出重點,促進軍事鬥爭準備全麵協調發展,保持戰略全局平衡和穩定。統籌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鬥爭準備,做好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應對武裝衝突和突發事件準備。適應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和作戰樣式發展變化,進一步優化戰場布局,加強戰略預置。
保持常備不懈的戰備狀態。全麵提高日常戰備水平,保持高度戒備態勢,周密組織邊海空防戰備巡邏和執勤。陸軍部隊構建各戰略方向銜接、多兵種聯合、作戰保障配套的戰備力量體係布局,保持迅即能動和有效應對的良好狀態。海軍部隊組織和實施常態化戰備巡邏,在相關海域保持軍事存在。空軍部隊堅持平戰一體、全域反應、全疆到達的原則,保持靈敏高效的戰備狀態。第二炮兵平時保持適度戒備狀態,按照平戰結合、常備不懈、隨時能戰的原則,構建要素集成、功能完備、靈敏高效的作戰值班體係。
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堅持把實戰化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嚴格按綱施訓,加強戰法訓法創新,完善軍事訓練標準和法規體係,加快大型綜合性訓練基地建設,構建實戰化訓練環境。深入開展基於實戰需求的模擬實景訓練、基於信息技術的模擬仿真訓練、符合實戰標準的實兵對抗訓練,加強首長機關指揮訓練和諸軍兵種聯合訓練,加大在複雜電磁環境、複雜陌生地域、複雜氣象條件下訓練力度。建立健全訓練監察督察製度,努力使訓練和實戰達到一體化。
組織非戰爭軍事行動準備。遂行搶險救災、反恐維穩、維護權益、安保警戒、國際維和、國際救援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是新時期軍隊履行職責使命的必然要求和提升作戰能力的重要途徑。把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納入部隊現代化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全局中籌劃和實施,抓好應急指揮機製、應急力量建設、專業人才培養、適用裝備保障以及健全相關政策法規等方麵的工作。促進軍隊處置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製與國家應急管理機製協調運行,堅持統一組織指揮、科學使用兵力、快速高效行動和嚴守政策規定。
六、軍事安全合作
中國軍隊堅持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安全觀,發展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關係,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集體安全機製和軍事互信機製,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
全方位發展對外軍事關係。深化中俄兩軍在兩國全麵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框架下的交流合作,逐步構建全麵多元、可持續的機製架構,推動兩軍關係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構建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相適應的新型軍事關係,加強防務領域對話、交流與合作,完善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信任措施機製和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增進互信、防範風險、管控危機。按照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鞏固和發展與周邊國家軍事關係。提升與歐洲國家軍事關係水平,發展與非洲、拉美、南太平洋國家的傳統友好軍事關係。深化上海合作組織防務安全合作,參加東盟防長擴大會、東盟地區論壇、香格裏拉對話會、雅加達國際防務對話會、西太平洋海軍論壇等多邊對話與合作機製,舉辦香山論壇等多邊活動,推動建立有利於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的安全和合作新架構。
推進務實性軍事合作。堅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軍隊開展務實合作。適應形勢變化,不斷探索合作的新領域、新內容、新模式,共同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和挑戰。與外軍在防務政策、軍兵種建設、院校教育、後勤建設等領域廣泛開展對話交流,增進了解互信,相互學習借鑒。加強與有關國家軍隊在人員培訓、軍事物資援助、裝備技術等領域的合作,相互支持,提高各自防衛作戰能力。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軍兵種的雙邊多邊聯演聯訓,推動演訓科目從非傳統安全領域向傳統安全領域拓展,提高聯合行動能力。積極參與國際海上安全對話與合作,堅持合作應對海上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
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履行安理會授權,致力於和平解決衝突,促進發展和重建,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積極參加國際災難救援和人道主義援助,派遣專業救援力量赴受災國救援減災,提供救援物資與醫療救助,加強救援減災國際交流,提高遂行任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忠實履行國際義務,根據需要繼續開展亞丁灣等海域的護航行動,加強與多國護航力量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國際海上通道安全。廣泛參與地區和國際安全事務,推動建立突發情況通報、軍事危險預防、危機衝突管控等機製。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軍隊將加大參與國際維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行動的力度,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提供更多公共安全產品,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