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寫龍談

兵者,國之大事也;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個人資料
ych20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清明祭英烈、同心鑄國魂(“走向複興”)

(2015-04-04 21:19:45) 下一個

2015年4月4日,河北新河縣三街小學的小學生向董振堂烈士(河北新河人,1895年生,1931年寧都暴動後率部加入紅軍,曆任紅5軍團總指揮兼紅13軍軍長、紅5軍團軍團長、紅5軍軍長,1937年1月20日犧牲於甘肅高台,被領袖譽為“堅決革命的同誌”)銅像敬獻花籃。

2015年4月4日,河北新河縣三街小學的小學生向董振堂烈士(河北新河人,1895年生,1931年12月寧都起義後率前國民黨軍第26路軍第73旅加入紅軍,曆任紅5軍團副總指揮兼紅13軍軍長、紅5軍團軍團長、紅5軍軍長,1937年1月20日犧牲於甘肅高台,被領袖譽為“堅決革命的同誌”)銅像敬獻花籃。

新華社評論員:深情祭英烈、同心鑄國魂

[新華網北京4月4日電] 又到一年清明時。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裏,讓我們奉上清酒一杯、鮮花一捧,向先烈獻祭,為英雄而歌

曆史,總是在重要的時刻更能給人以反思與啟迪。70年光陰荏苒,苦難的抗爭、勝利的榮光早已熔鑄為國家的集體記憶,時至今日依舊激蕩著億萬人民的家國情懷、報國之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祭奠,寄托著中國人對親友的懷念、對先祖的感恩,更是為了在追憶中獲得智慧,給生者以啟示,為前行聚力量。此刻,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向那些在民族危亡之際挺身而出、英勇而戰的先烈致以深切緬懷,尤其具有深沉而厚重的曆史意義。

“願以我血獻後土,換得神州永太平”。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沈陽觀陵山公墓,雲南國殤墓園。。。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每一處烈士陵園、紀念館、紀念碑,無不鐫刻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為獨立解放付出的巨大犧牲。麵對窮凶極惡、無比殘暴的日本侵略者,舉國上下同仇敵愾、視死如歸,以3,500萬軍民傷亡的慘重代價寫下氣壯山河的正義史詩,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決不向侵略者低頭的錚錚鐵骨和民族血性。

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必有其獨特的精神品格。百年以降,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係列抗爭,亦是民族覺醒和精神升華的曆史進程。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一舉扭轉了抵禦外侮屢戰屢敗的局麵,成為中華民族從苦難邁向輝煌的偉大轉折。在這場長達14年的殊死抗爭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熔煉成偉大的抗戰精神,開啟了一個民族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偉大征程。

一個以弱勝強的國家,必有其強大的精神支柱。麵對現代化武器裝備起來的日本侵略者,我四萬萬同胞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倡導並積極推動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不分黨派、無論階層,地不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眾誌成城、共禦外侮,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篇章。在中華民族反抗外敵的曆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爭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社會動員如此廣泛,戰鬥意誌如此堅強。萬眾一心的中國,讓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敲響了日本法西斯滅亡的喪鍾,不僅一雪民族屈辱,也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天地英雄氣,萬古尚凜然。70年過去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在歲月的衝刷下愈發熠熠生輝。它穿越時空追附萬物,賡續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譜係,照亮我們砥礪奮進的漫漫道路。從任人宰割到獨立自強,從積貧羸弱到繁榮進步,多少誌士仁人、革命先輩孜孜以求的民族複興正在變為現實。繼承先烈們在民族危亡苦難中淬煉出的精神遺產,向著一代代中華兒女不懈奮鬥的複興夢想執著前行,是對所有為之奮鬥、付出生命的先輩最好的紀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這條通向複興的大道上,我們已經翻過民族危亡的苦難一頁,正在書寫新的輝煌。風起雲湧的改革大潮中,麵對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精神的感召凝聚共識,需要團結的力量攻堅克難。從曆史中走來的抗戰精神,深深感動並不斷喚起國人心中的民族自信心和曆史責任感,賦予我們跋涉激流險灘和征服層巒疊嶂的信心與勇氣,並讓我們始終堅信,擁有黨的堅強領導和億萬人民磅礴之力的中國,過去不曾被困難擊倒,現在、未來同樣不可戰勝

複興之夢,曾經如此之遠卻從未如此之近,始終如此之美卻從未如此之實讓我們從革命先輩的功勳裏汲取力量,沿著他們在血與火中開辟的解放之路、富強之路、複興之路奮勇前進,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麵”的戰略進軍中牢牢把握時代機遇,從容麵對風險挑戰,用今天的發展成就告慰昨天的英勇犧牲,托起明天的偉大夢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