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完了the glass castle

(2011-02-11 13:07:38) 下一個

書看完了。


這是一本傳記。一個專門報道名人的女記者Jeannette Walls記述的自己童年經曆。


已經想不起來怎麽聽到這本書,又是怎麽拿起來看的了。但是一打開就有點放不下了。書的開場白就不同尋常。生活在紐約,住在曼哈頓park avenueJeannette去參加一個爬梯,坐在計程車裏嘀咕自己是不是穿的太過於正式,抬眼看見街邊一個無家可歸的老婦人正在翻檢垃圾。Jeannette認出這個老婦人正是自己的媽媽。


和媽媽見麵,Jeannette希望幫助她。可是她的媽媽說自己什麽也不需要。在Jeannette的一再堅持下,媽媽提出要美容。氣憤的Jeannette要求媽媽認真一些。爭執中,Jeannette說出了心裏的話,如果別人看到你這樣,我該怎麽給他們解釋?Jeannette的媽媽也認真地說,就說實話。


就這樣,故事從Jeannette三歲的時候開始。三歲的Jeannette在煮熱狗的時候,煤氣點著了她的紗裙,全身嚴重燒傷。醫院的護士追問事件經過,Jeannette很平靜地講自己經常煮飯,說媽媽講得,三歲的孩子完全可以照顧自己。後來Jeannette的爸爸Rex和護士起了爭執,居然不顧自己女兒長傷疤的危險提早拆紗布回家。


在讀者的震詫中,Jeannette的家庭生活展現在讀者麵前。這是一個極度貧困,生活不穩定的家庭。Jeannette的父母聰明,自我,天馬行空,不負責任。爸爸嗜酒,媽媽一心在自己的藝術世界裏。爸爸Rex和媽媽RoseMary都有可以找到工作的教育背景,然而Rex幾乎沒有在一個地方工作超過6個月,而媽媽一心要畫畫,根本不願意工作。他們不停的搬家,爸爸說要找寶藏,找到了就蓋一個玻璃城堡。


然而他們永遠處於貧困中。孩子們沒有鞋,用紙盒子定起來當鞋穿。沒有遮體的衣服,在褲子破洞的地方畫上顏料。經常沒有食物。在學校午餐的地方,Jeannette和她的弟弟Brian假裝學習好掩蓋他們沒有午餐的事實。媽媽幾乎一周做一頓飯,然後全家人吃一樣的東西吃一周。飯菜壞了就接著加佐料直到吃不出怪味道。一個地方cantaloupe大豐收,非常便宜,於是他們就一日三頓吃cantaloupe.另一個地方的葡萄賣不掉,一分錢一磅,他們就一日三餐吃葡萄。更多的時候,家裏什麽吃的都沒有,孩子們就去撿垃圾。


這對父母極端不負責任,然而他們又以自己的方式影響著孩子們。Rex非常聰明,懂機械,天文。在Jeannette四五歲的時候就給她講物理,數學,二進製什麽。但是嗜酒。聖誕的時候沒錢買禮物,帶孩子們去沙漠送給一個孩子一個星星,而且說出,“多少年後那些可憐的城裏孩子們的塑料玩具早就變垃圾了,但是你卻永遠擁有你的星星。”他們一貧如洗,有了一點點錢,立刻買了一架鋼琴,鋼琴甚至不能放進屋子裏,就放在院子裏,媽媽還美其名曰,讓鄰居們分享我們的音樂。


當然,這是較早的時候。行文之中還可以看見父母零星的愛。慢慢的,這對父母自私的一麵越來越可怕。孩子們沒有食物,媽媽偷偷的躲在被子裏吃家裏僅有的幾顆糖。孩子們撿了一個鑽石戒指,想賣了它換食物,媽媽堅決不肯,還說她的self esteem 是最重要的。Jeannette和自己的弟弟被性騷擾,媽媽爸爸僅僅說,deal with it.甚至在Jeannette13歲的時候,Rex試圖賣掉自己的女兒來換酒喝。還有,後來Jeannette才發現,就在他們極度貧困饑餓的時候,他們的媽媽其實有一塊價值百萬的土地。然而媽媽從未提起,後來她的解釋也是,我覺得土地應該保留下去。


終於三個大的逃到了紐約,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看這本書,從始至終都有一個疑惑。Jeannette講故事的口吻始終平和,如同講一個正常人家的事情。看不到一絲憤怒和埋怨。我一直想,是她有一顆比一般人大的多的心?還是她已經被折磨得麻木不仁了?


看完以後,我想答案是這樣的。


首先,孩子天性就是愛父母也渴望被父母愛的。如果父母不愛,孩子往往會責怪自己。而父母如果曾經給過孩子零星的愛,在孩子們小的時候,這恐怕就是他們的全部了。


其次,作為一個個體而言,作者的父母都有讓人著迷的地方。他們無畏無懼,總是說,life is an adventure.加上兩人都有很高的智力,父親懂很多的科學知識,而母親沉迷於藝術。


還有就是。。。有一個讀者很憤怒的說,這種人就不應該要孩子。作為第三者講這樣的話很輕鬆。作者Jeannette的回答包含著痛楚,她說,那你的意思是,我來到這個世界是個錯誤?所以我想,如果Jeannette一味看自己父母的“應該而沒有”,真正受折磨得人還是她自己。所以她和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童年make peace,正是愛護自己,給自己找到和平的唯一出路。


還有幾個心得:


1. 不幸福的童年對女孩的影響要大過男孩子。可能是因為家庭的經營主要靠女人。如果男人有不幸福的童年,還可以從妻子身上得到一些補償。但是如果女人有傷痕,往往傷害會帶到家庭。Jeannette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這個弟弟是唯一一個有孩子的。Jeannette的姐姐(應該50左右)至今未婚,Jeannette自己離了一次婚,現在和第二任丈夫生活在一起,也沒有孩子。最慘的是她的妹妹,她的妹妹比三個大的要小不少,所以沒有怎麽看到爸爸媽媽還有愛的時候。據網上說,她一直在加州的精神病院。


2. 看完書隻想好好的愛孩子。這本書突然讓我意識到,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中,子女是絕對的弱方。來到這個世界,他們沒有選擇,有什麽樣的父母,他們沒有選擇。當然,父母也不能選擇孩子,但是,父母自己是什麽人都大概了解,而且配偶都是自己選的,所以也算有一定的選擇權吧。


3. 再就是壇子裏老說的,推孩子先推自己。想擁有孩子持久的愛,還是先做個有趣的人吧。


4. 最後就是關於兄弟姐妹之間的愛。作者和她的姐姐弟弟之所以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很大一方麵是他們彼此的支持和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