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運的花肥肥 (圖)

(2011-02-08 19:56:00) 下一個

去年看CCTV——4的節目,無意中看了馬未都先生在《百家講壇》講座,一下子就被吸引和關注。在國外與國內的某些生活節奏脫離,對國內的文化活動不是能夠很深入,很詳細地跟進,通常遇到電視台播什麽就看什麽,選擇有限也很被動。但對這檔節目非常喜歡 

馬先生的講座,好評如潮,影響頗巨。聽得很輕鬆,也增長了見識。不僅僅加深對收集各種瓷器,家俱等知識的了解,也是對燦爛傳統技藝的巡禮,更是一次中國悠久曆史文化的洗禮和熏陶。喚起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一次對馬先生的訪談節目中,透過境頭看到一隻慵懶而肥胖的貓,馬先生麵帶他特有的微 笑,用無數人熟悉的聲音親切地說:“是不是呀,肥肥。”那溫馨的一瞬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中,令人好感動。當時就想:倘若有機會,一定跟馬先生說:當貓定當花肥肥!(那時還不知道觀複博物館有另外三隻貓呢). 

首先,以觀複優渥的條件TA會有一個飲食無憂的貓生;再則,肥肥任何時候(如果願意)都可以和先生近距離接觸。以花肥肥的聰明和機靈,一定知道馬先生在眾人眼中是非常受擁戴的。最讓人妒嫉的是:肥肥可以隨時隨地聆聽馬先生和同道中人,舊雨新知,談古論今,暢所欲言,笑侃風雲。該是何等的快意!試問有幾人(幾貓)可有如此待遇?所以,我嚴重地妒嫉花肥肥 

今年剛剛開博,寫下這篇小文,算是對自己曾經承諾的兌現,更有一層對馬未都先生傳承中國文化的愛戴與敬意





附錄:馬未都先生文章

第十六篇·花肥肥

 

    我打小就知道男不玩貓,女不玩狗這句俗諺。可凡是能豢養的動物我都喜歡,在農村時還養了兩口大肥豬,由於迫於貧窮,必須賣給生豬收購站。趕去的路上,300多斤的大肥豬讓老鄉嘖嘖稱奇:還是知青的泔水好啊!

    那時生豬收購上秤活稱,38分一斤,其中那隻大的賣了120多元,這是1974年的事情了,今天一想恍如隔世。

    我答應過挨個介紹觀複的貓。每隻貓都是故事。今天換上的花肥肥,是下午二點時的玉照,它被太陽曬得暖洋洋,十分不情願配合。從這點兒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人與貓的不同,人會勢利地調整情緒,貓卻不會。

    花肥肥是觀複的元老。好像非典那年被人遺棄的。打撿來那天起,它就不象一隻流浪貓,一副高貴的氣質,凡人愛搭不理,吃起東西來也斯文得很。

    那時我常在辦公室加班寫東西,它就趴在我的桌上看我,非常耐煩。從這一點上我就知道它幼時受過良好教育。說起來人也是這樣,底子得打好,否則長大了裝腔作勢都很累。

    花肥肥會在辦公室討好人,誰對它好誰對它不好,它心裏跟明鏡似的。可惜它說不出來,也不能告狀。但不代表它聽不懂人的話,辦公室的人都知道,如果花肥肥能開口說話,就沒加菲貓的事兒了。

    順便說一句,花肥肥屬英國短毛貓。體重最重時15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