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tenure stream”的正確答案,看來還真得重新認識“海外華人”這個群體了

(2011-02-23 21:48:49) 下一個

我上一篇就警告過這“tenure stream”是個陷阱(雖然不是我設的,是牛二幹的),照出了不少人的無知和不誠實,可還是勸不住。這不,又多了幾個跳出來出自己洋相的(不包括micasa這公開的牛二):


“俺也作過教授,但從來沒有聽過tenure stream. –scim”


“加拿大的,可能。 -議一議”


“不過美國基本上沒聽說過 tenure stream 的說法,加拿大 tenure-track 的說法也被接受。至於是不是 stream 更“正宗”,就不是我這樣的小人物可以知道的了。但是track 也好,stream也好,都還不是 tenure, 隻是 tenure eligible. Warsteiner”


為了避免更多的傷亡,我就公布答案了。我係有tenure-track助理教授4人,tenured副教授3人,tenured正教授10人,還有2個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s(aChineseBostonian大概就是那種職位)。我們通常概括說全係的tenure stream faculty共有17(4+3+10)人。在美國到處都是這麽說,不同學校的教授見麵打聽對方係裏有多少tenure stream faculty而不是多少tenured and tenure-track faculty。當然這些對話多數是教授之間的,可是在美國讀過學位的也會聽說過的。這一點兒不高深的東西,就讓這幾個IDs上竄下跳搜腸刮肚地胡言亂語,可見是什麽水平的一群,都在哪兒讀的學位啊?


議一議:“能在這個壇子上混的,大多有學曆,有工作,”。老夫就在專門給別人發學位,幫別人找工作的大學,還想拿這個說事?我參加的博士答辯上百了,靠我推薦找到工作的研究生是以連記的,靠我推薦拿到研究型大學的tenure的也是以班記的。畢業後有的學生也就混口飯,不好意思跟以前的老師常聯係,也就隻會在網上罵中國了,tenure stream還要到Wiki上麵去查,否則就說沒有(指micasa這公開的牛二),這就是我說的罵中國這麽響的,其實對美國一竅不通。就是那個aChineseBostonian也可以肯定沒教過博士生,沒博導資格,雖然在美國隻要是tenure stream faculty,哪怕是asssitant professor都是博導。


我沒說過要走,不會把這個壇子讓給這幾個不學無術的意識形態狂。因為有不少人來是誠心交流有用的信息的,為了很多年輕人,我也不會被意識形態狂們stunk out. 對這些IDs,生氣都談不上,輕蔑也許吧。輕蔑無知可能算是欺負人,可無知還不誠實就可鄙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