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boris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碳14在判定古文物上的重要作用

(2025-07-30 16:45:18) 下一個

碳14在判定古文物上的重要作用

碳14是一種宇宙射線碰撞氮原子核形成的不穩定元素,半衰期為5730年。它的好處是,地球上任何生物體,終究都是靠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氣裏的二氧化碳而形成有機化合物。而所有用來自生物的材料做的東西,保留到現在,這中間經曆的年代,因為材料已經是死的東西,不再加入新的空氣裏的碳14。所以測量經過衰變減少了的碳14就可以相當準確(比如2000前的文物,這個精確度大概是幾十年)地判斷這個物件的材料是多久以前生長的。

這個判定文物年齡的辦法相對於以前靠經驗根據文物外觀對比來估計,簡直是革命性的發明,因此被授予諾貝爾獎。

現在改進的方法,可以隻用采不到一克的樣品,大多數情況下對文物的損害可以做到不嚴重的程度,這對於分析年代久遠的殘片極其有意義。

碳14鑒定文物年代最著名的故事,大概是耶穌的裹屍布。都靈的耶穌裹屍布是天主教著名的聖物,據說有兩千年了,上麵還有耶穌手腳被釘釘子傷口留下的血跡。

自從碳14方法被發明以後,科學家一直想弄塊樣品來鑒定一下,因為這轟動效應實在太誘人了。教會自然不願意這麽著名的聖物萬一出什麽妖蛾子,一直推托,直到1988年才拿出幾個樣品來讓三家大學分別來測試,結果證明是14世紀的織物。

這個結果出來以後,總還是有人試圖標新立異來翻這個稍,不過他們到現在也沒能拿出足夠的證據來推翻碳14方法的結論。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