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11 (2)
2013 (42)
2015 (93)
2016 (126)
2017 (121)
2018 (90)
2019 (105)
2020 (233)
2021 (239)
2022 (249)
2023 (295)
2024 (367)
2025 (24)
搗騰房子不等於自己幹苦力。
當然如果自己不要搞得太累,能幹一點還是有好處的,特別對剛出校門沒家沒口的年輕人,長本事, 培養人體協調性,因為現在人整天坐辦公室看電腦,實在不是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這個年紀,工資低,幹點體力活比如換個龍頭電燈什麽的,按小時比自己正式工作還值。
但是我並不是讓他們去搗騰房子為生。如果是這樣的話,何必當初每個人花幾十萬讓他們上大學。(要是那樣的話他們每個人到現在估計已經有至少一個房子的EQUITY了而且有足夠的現金流生活)。畢竟他們願意有自己感興趣要做的事,鼓勵他們去做。他們年輕,有足夠的時間去折騰。我們要做的是,教他們學會,折騰歸折騰,還得有手段保底。
搗騰房子,首先是保BOTTOMLINE。我在子壇提過這個問題,你們誰以為你們的孩子會像我們這比較幸運的一代一樣,專業工作可以做到安穩退休。他們大部分人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念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給人打工的想法。這個在現在變動的時代已經遠遠落後於現實,以後是要吃大虧的。
在這裏的人,大多是已經在搗騰房子上得到了好處,得到了生活保障,這是可行的道路。這個經驗要傳給孩子他們,具體修幾個破水管破電燈隻是開始,更重要的是更高級的東西,如何看大的市場,如何看小的細節,如何去尋找合作關係,如何去規避風險。這都是需要時間和參與的經曆來積累的。大學畢業了再開始琢磨這些事,早麽?不早。
下麵說的房子兒子約經紀去看了,說大概要裏麵扒光了重做。我現在讓他自己去趟的是,找修房子的來估價,找當地政府去了解有關需要的許可。幾個要素,費用,時間,自己需要精力的投入程度。超過我們的預算不值當的話,自然不做了,不過這個練習做一遍是有收獲的而且多多益善。他現在的眼光,是要從一個跟師傅幹活的小工的角度,上升成一個經營者的角度。大家都看了多少個房子才買一個下來啊,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