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胞之義

(2010-12-23 18:44:25) 下一個


古之仁人,從相善者,每以兄弟為喻,道相合者,轍仿同胞之交。雅如竹林,重尚桃園,所以比擬標榜者,無出乎同胞之親。

同胞之親,乃天賜之情,自然之道,其與生俱來,無需仁義之修為,無需智慧之襄助。

自古先有親情相娛而後可修身齊家。舉凡孔孟朱子之家,庭訓有方,兄友弟恭,傳世百代而不竭。秦皇漢武剛雄一時,兄弟相殘,大廈一傾,鮮有完卵,如今徒留勒石宮牆,苦無子孫滿堂。釋道東傳之初,獨鍾輪回,不尚孝悌,而被目為神魔詭道,後與儒家合流,能出家而不忘孝悌,遂廣傳遠播,同列三教。

觀夫史上英雄豪傑之初,莫不恃父兄子弟之力,而行將末路者,莫不患眾叛親離之痛。封侯拜將而手足相謀者,人謂之梟獍,是鄙其身而誅其心,竊鉤行盜而同胞相惜者,人謂之義盜,是輕其行而重其德。

以此可知,同胞之義重於天下之義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