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假裝

民族:滿漢半襲。信仰:三頓飯一張床。愛好:練貧。性格:大愚若智。目標:(1)減少滿足了嘴對不起胃的次數(2)把貧窮表現為不露富。
個人資料
石假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由糧票想起的二、三事

(2011-02-21 16:50:36) 下一個

   1、上海的半兩糧票。

 

         82年去上海時,發現那裏使用0.5兩的糧票。

 

全國各地糧票的最低麵額是1兩。一根油條要1兩糧票,一個饅頭要2兩糧票。各省發行省內使用的地方糧票,出差時用出差證明換全國通用糧票。

 

不怕你們罵我土包子、土老帽兒,我第一次到南京路,隔著食品店的櫥窗看到剛出爐的肉餡月餅,那個……就別提了。食品店的小點心、小吃店的小吃,樣樣都很吸引胃。我每天吃的時候既得摸摸胃的消化情況,又得跟身上帶的全國糧票商量商量。上海發行的半兩糧票讓我在有限的條件下,多吃了幾種食品。那以後我開始喜歡吃月餅,開始挑著買月餅。

 

 那以前為什麽不吃月餅,得從“三兩油”說起。糧食定量供應時,每月的糧食定量根據年齡性別而定。但食用油的定量按人頭算,每人每月半斤。文革時期,我生活在遼寧,那裏因為有毛遠新革命比全國先進,生活水平卻屬全國最低。每人每月的半斤食用油,降到每月3兩,陳錫聯也因此獲得了“陳三兩”的綽號。那時的月餅因為油少,特別硬,吃的時候得慢咬,好容易咬到嘴裏了,又都沾到牙上。當時有個笑話說:把月餅放到馬路上,汽車從上麵軋過去,地麵出了個坑,月餅安然無恙。既然是笑話就有誇張的地方,但笑話也不是空穴來風。

 

有人說上海人小氣,我倒覺得那是經濟意識進步的表現。因為上海的小氣替人著想,也設法讓你節省一些。最討厭那種對自己大方對別人刻薄的人,現在的官、商都有“對己大方對人小氣”的毛病。

 

 

 

2、暗送糧票

 

        大學時代是暗送秋波的最佳時期。我們那時暗送糧票。

 

        那時每人的定量30(32),現在四口之家一個月也未必吃這麽多糧食。可那時胃虧肉,腸虧油,吃進去的糧食在肚子裏呆不住。女生一般都有剩餘,有的男生顯得欠點兒。大家關係好,女生嘻嘻哈哈地就把多餘的送給男同學。可是班裏有個東北農村來的男生,大男子漢勁兒強,學習也特別好。就是不願意讓人知道他的不足,從不向誰開口、更不向人伸手。班長跟他同屋,想幫他又怕傷他自尊,就偷偷往他枕頭底下放,因為他常在枕頭底下放東西。

 

        兩年前同學聚會。那東北同學如今也是小富或中富了,那天聊著聊著他突然主動說起枕頭底下糧票的事。他說:無親無故的,一點兒辦法也沒有,我那時感動極了。說話的時候,他又低頭,又仰頭。看得出來,低頭是不願意人們看到他眼濕潤,仰頭是想把淚憋回去。

 

       文革結束後還有過這麽一段短缺時期。

 

 

 

3 、糧票換瓜子、臉盆

 

        80年代中期,副食供應好了,糧票普遍有了剩餘。自由市場賣的東西都可以用糧票換。人們開始用糧票換葵花籽、瓜果、蔬菜,糧票當錢用了。自由市場不光賣蔬菜水果,還有賣塑料器皿的了,這也可以用糧票換。本人就用著糧票換過一個紅色的塑料盆。
   
之所以糧票可以換東西,是因為農民進城的機會多了,用糧食換糧票仍很麻煩。他們賣東西收糧票不僅可以解決自己在城裏吃飯的問題,還可以倒賣給其他需要的農民,或用糧票買了什麽再倒賣。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投機倒把”吧。

 

中央有明文規定“票證不可以買賣”,用糧票換東西屬違法行為。可那時人們誰都不在乎了,已經公開地明目張膽地普遍地幹“違法”活動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x瀟瀟的評論:

上海的半兩糧票很便民。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1的評論:
好些年沒有吃過醉棗了。
5斤全國糧票看著可人,我小時丟過一次,那天簡直家裏就像有了災難一樣地難過。
L1 回複 悄悄話 我讀書時糧票換過秒表、醉棗、鍋。。。

這個5斤的全國糧票最熟悉了,到了80年代末還是這個樣子。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上海的糧票換雞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