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現在開始幽默了-----大陸備份貼
(2011-10-26 19:56:04)
下一個
漁夫現在發現,當代的所謂名校,現在也需要緋聞不斷,才可以吸人眼球,保持知名度的,最典型的就是北京大學了。
漁夫前幾年開始特別留意了北京大學,源於季羨林的事件,這個事件把北大醜陋的一麵暴露的淋漓盡致,北大為了這個事件,居然讓新浪網把“唐老鴨”(即新華社記者唐師曾,北大校友)的博客給封了。漁夫看不過,在新浪博客上為唐師曾喊了一嗓子,沒想到連漁夫的博客被連根刪除,連個備份也被有留,漁夫真是痛啊,雖然幾篇博文也不算什麽文學大作,但畢竟是自己的心血啊。回頭一看,唐老鴨的博客解禁了,原文一個不少,而漁夫這樣的P民就什麽也別想了。(或許這篇博文會再次讓漁夫的博客連根刪除,不過漁夫現在也學乖了,在全世界各地都做了備份,哈哈,要刪也不怕的。)
北大因為季羨林的事件,換了一個校長,這個新來校長真不簡單,在學生裏搞起潛伏運動,看到一般學生無緣無故的笑就要報告學校領導,而那些被招去談話的學生就一頭霧水了,我連笑笑也算犯規嗎?我笑的時候都被人記錄了啊,好恐怖的年代啊,好似當年的文革還是反右啊。北大現在出來的學生,有幾個沒有幹過潛伏的呢?這樣的人,人品到底會是怎麽樣的呢?
外人不知道,北大的領導可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又一任新的校長上任以後,最近發了一個通知,就是推優學生要進北大,必須孝敬父母,嗬嗬,世界上第一個列出這條規定的大學,好有幽默感啊。正當媒體為這個規定爭論的不亦樂乎的時候,一個深圳的鳳凰男公務員發威了,為了證明其母校規定的合理性,居然咬了父親一大口,打了母親好幾個嘴巴。原來他是北大的碩士生噎!這個事件真是太幽默了,我相信世界上最富想象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個段子的。
漁夫估計,這位大概也是當年潛伏過的了,現在潛伏在公務員的行列中,估計沒有什麽可以報告的了,所以特別不習慣了,心理上倍感失望,結果不敢在單位裏發泄,就把扭曲的心理發泄在家裏了。我想,要是讓這個北大碩士生每周去向領導打打小報告,估計什麽事情也沒有了。可惜的是,現在的領導哪有精力聽下麵的小報告,自己往上打小報告,大報告都來不及了。
孝敬父母,和大學到底有什麽關係?漁夫真的不知道,曆數北大的名家,好像沒有一個是因為孝敬父母而成名的,而在中國曆史上,孝敬父母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麽現在變成的一個好學生的特殊條件了呢?北大以實際行動告訴大家,現在孝敬父母已經是比較稀罕的事情了,北大怎麽知道的那麽清楚呢?隻有一個答案,就是從自己的學生那裏看到的了。換句話說,很多近些年以來進入北大的學生看來很多都不孝敬父母的!這個是一個假設,網友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因為漁夫試圖推測北大提出孝敬父母的理由。
看看問題到底處在那裏,首先,要進入北大(或者清華),一般大多數學生需要苦讀,而且是要忍受常人難忍的痛苦和寂寞,至少三年吧,這可以在所謂北大學子的經驗交流書上看到的。而經過這場非人的煉獄洗禮,估計很多正常的孩子已經被扭曲的不行了,而一旦進入北大清華,大家的期望值自然很高的,連學生在內。不過,一旦學生被潛伏了或者潛伏了,那麽,估計這輩子都被扭曲的不行了。不知道那個北大畢業的殺夫女當年是否有什麽潛伏的經曆。(好像那個時候還不是那個搞潛伏的校長唉。難道有傳統不成?漁夫沒聽說過。)
可是,世界其實很公平的,不管你哪個學校,如果是真材實料,到處有人要的,如果隻是驢子馱書,最終還是一個驢子啊。估計有些北大出來的驢子在真實社會裏會受不了。最近不是有一個曾經的北大高材生被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要求其離家自立嗎?(這位被告在家啃老近十年了。)這也可算成北大要求孝敬父母的另一個例證了。
漁夫以為,潛伏這種事其實是極不道德的一件事,根本不可以宣揚的,如果當成一種美德,說明這個社會已經沒有了信任感,因為,你身邊的人,你最相信的人,說不定是一個潛伏啊,你怎麽來相信這個世界呢?如果站在被蒙蔽的人立場上看,那是一個缺德加傷天害理的事情啊。就是對成功使用潛伏的人而言,其內心也是很扭曲的,因為他知道,你可以派人潛伏對方,對方不是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嗎?如果你的潛伏那麽容易成功,你怎麽知道對方是不是也那麽成功呢?結果呢,你開始無法相信周邊的人了,你必須不斷地清洗周邊的人,最後連一個可信任的人都沒有。所以,就文藝作品而言,寫到黑幫就算是底線了。如果過了,那麽,潛伏就成為社會的榜樣了。
漁夫覺得北大的這個所謂的孝敬父母的標準,其實對北大根本沒有好處的,如果一個學生從北大畢業後咬了父親,打了母親,是不是算成北大教育失敗的經典案例呢?因為進去的時候是孝敬父母的呀,出來以後變得不孝了,北大是不是要負法律責任呢?
漁夫倍感奇怪的是,北大為啥要出這個無厘頭的規定,想來想去,隻有一個理由,炒作啊!如果媒體上天天都是北大的新聞,不管正麵負麵(負麵其實更吸引眼球。),長此以往,不是把其他的學校都給淹沒了嗎?用娛樂化的手段炒作自己實在是高!太高了!
化學是你,化學是我,。。。。。。讓我們唱著歌兒邁著堅定的步伐進入北大!潛伏,炒作!
北大嘛,最近我也懷疑炒作的痕跡太大了。但我也認同以孝作為入學標準。
早在漢朝,就有“舉孝廉”的製度。北大既然作為一個以人文學科為主的大學,對其孝的要求當然不能算是不合理的。但問題就是,你真的是要“舉孝廉”呢,還是為了某些競爭,你提出孝的概念隻不過是加大你的宣傳呢?
至於說畢業之後有不孝的畢業生,那肯定不可避免,而且沒代表性。畢竟年年數千北大人,你難保沒三五個道德混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