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兼取,雅俗共賞

笑看天下事,行筆若飄渺,車馬門前過,非誠亦可擾
正文

富人還是那些富人

(2010-11-20 13:01:36) 下一個
最近讀到些文章,貶中國的富人如何為富不仁,讚西方的富人如何慷慨捐贈,這可能是許多人看到巴老等人號召富豪捐出些身後遺產、或是對美國富人階層不甚了解有關。應該說富人當中確實有部分對社會有些責任感,願意把自己的部分財富回饋社會,這個在美國和華人社會都有。但這不表示西方的富人階層就都是慈善家,如果真是這樣,美國就不可能80%多的財富掌握在5~10%的人手中了。想多了解一下,應該從稅收、政策製定、捐贈等各個方麵來看這個問題。

對社會的最直接饋贈應該算是稅收了。美國的稅法是人類曆史上最複雜的,有人說它之所以複雜是因為要防止偷稅漏稅,其實不盡然,許多稅法的製定是有傾向性的,富人階層把一些逃稅的辦法合法化, 並美其名曰“避稅”。中產階級等因為收入比較單一,是不太容易逃掉什麽稅的,富人階層的收入來源比較複雜,這其中就有許多貓膩可以玩。

即使你不是富人,如果你知道一些,也是可以玩些手段的。比如,你可以建立一個Incoprate公司,你和太太做董事,這樣家裏的一些開銷包括食物等就可以算到公司賬目裏。孩子買了電腦,你可以付給孩子錢,算是公司租用孩子的電腦(你租用的錢大概可以再買個電腦了)。全家出去旅遊,可以當作開董事會(因為董事會可以允許帶家屬),各種開銷公司出了,唯一要做的是要寫一份董事會記錄,算是你們“確實”在開董事會。

聽起來很滑稽,不過這都是合法的,有機會去聽聽《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和另外一個人做的Seminar就會了解一些。富人的這些做法不是沒人知道,隻是主流媒體不會去報道,可愛的美國大眾們隻想著怎麽省自己的一些小稅,也不去追究這些繁瑣的法律如何讓大魚都溜掉了。這些年又是恐怖主義、又是經濟危機,富人們也沒閑著,借機想著法子為自己省稅,連巴老都看不下去了,呼籲要給富人加稅。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0/10/05/warren-buffett-tax-cuts_n_751503.html

既然談捐款,應該花些時間看看富人的錢財都用在什麽地方。除了稅收和平時各種開銷之外,美國富人的財富主要會有幾個主要去向。

首要的是如何通過各種手段傳給後代。雖然布希政府當時想把廢除遺產稅永久化, 但是遺產稅從明年開始又要啟征了。為了避開遺產稅,美國富人們想盡了腦汁。少部分可以通過贈與後代, 比如生前給與子女、第三代等, 方法逃避稅收。大部分資產可以通過建立各種Trust或非盈利機構等辦法來合法避稅。當初製定這些稅法的時候,富人階層就已經算計好了。

其次是投資,美國投資渠道比較多,房地產、債券、證券、期貨、基金、風投、油田等等,如果項目不錯,年景也好,撞到幾個高回報的投資,原有資產後麵添的那幾個0讓人有些眼暈。

第三個途徑是直接或間接的政治捐款。美國的政治即使在西方,也是出了名的金錢政治。可以直接捐給政黨, 也可以通過集會、俱樂部等各種形式捐款。錢可不是白給的,政客們也知道如何投桃報李,在政府項目、政策製定等方麵成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及利益輸送者。政客們有時不爭氣,富人們也可以自己赤膊上陣,自掏腰包,把自己包裝一下,在政壇走走秀,直接參與政府行為。

排在第四的大概應該算是宗教捐款了。因為信仰問題,這個在美國很普遍,除了富人階層,各個階層都有許多捐款。如果從收入比例來說,估計富人捐出也不見得會超過其他階層。

再其次大概才輪的到各種社會慈善捐款,包括教育、醫療機構和慈善組織。不管是有人想提高知名度也好、要流芳百世也好,畢竟人家是掏了腰包的,應該褒獎一番才對。

所以慈善捐款隻能算是部分富人的一部分處理財富的行為,不能完全代表整個階層的所有行為。

另外,如果再考察一下那些富人階層是如何富有起來的,會更加深一些對於這個階層的認識。這些是後話,以後有時間在寫寫吧。

中國的富有階層是這十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曆史實在太短,沒法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比。由於社會原因,富有階層的教育背景、文化層次等與西方同等階層還是有差異的,但是不能因為這些差異或一些消息報道,就說中國的富有階層大都為富不仁。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我知道不少國內有錢人捐出幾十萬、幾百萬的財富給災區。我也聽說過有些人遇到困難時,不少富人解囊相救。

應該看到,國內的富豪麵臨著國外同類所沒有的中國特色的問題。政府的集權和強勢,是催生很多富有人士的產床,也是部分富有階層的掘墓者。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也要隨時提防下一個既得利益者可能挖下的坑。這種前途的不確定性,讓許多富豪經常要算計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未雨綢繆。自己的錢先看好,別的方麵先放一放。

另外,中國的社會捐款一直存在一個管理問題,捐款給政府,總擔心被政府官員給侵蝕、花費掉了。捐給社會機構,一者相應的機構少,曆史短,二者騙子多,不了解底細, 錢給出去了,就怕轉天就煙消雲散。另外,中國沒有宗教信仰(這個其實是一種悲哀和隱患),除了上上香、燒燒錢,算是捐點給零星的佛教、道教,想捐給上帝,也找不到門。還有,西方捐款可以免稅,中國至今還沒有相關的法律。

即使這樣,中國的社會捐款還是有不少的。中國的捐款往往會在災害來臨的時候爆發,汶川、玉樹的地震,洪水泛濫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不少富人的身影。另外,也開始有人捐贈給教育、慈善等機構。這些都還在發展,還有很多路要走。

所以, 和國外的富人階層一樣,中國的富人會做些善事,人性中畢竟還是有其善良、同情的一麵。當然,也不例外,他們也會偷稅漏稅(其實,中國是世界上稅賦很重的國家),國內沒有政治捐款,那就行點賄。總之,所有國外富有階層所用的方法,他們都會以類似的方式重新演義。

說到底,都是人自身的事。人性的貪婪、狡猾、自私、賭性, 加上智慧、勤勞、勇敢、機遇,造就了國內、外的富有階層。他們也會用各種方式在這個社會上存在、發展。假如你某一天不幸也加入了這個階層,你會如何做喃?好像聽到有人心理嘀咕,“我要找幾個女孩子體驗體驗風花雪月”,嗬嗬,為富不仁的種子是早就種下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非誠可擾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評論。我幹過什麽其實並不重要,你提到的那些創業者的辛苦,我想我還是知道不少的。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想說明中國和西方的富豪其實都有部分人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並不是中國的都為富不仁、西方的都是慈善家。稅收其實不是這篇文章的主要部分。

富有階層有很多類,有些是白手起家、有些是投機者、有些是食利者,你是明白人,對這些應該很了解。有許多艱苦創業者,也有許多利用稅法逃避稅賦,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

稅收除了是一種財政手段,還應該肩負著其他一些功用,比如,財富的再分配、如何獎懲合理與非法的致富、打擊壟斷暴利等。舉個例子,第一代創業者往往勤勞致富,到了後代許多就變成了食利者,這些都是理想稅法要處理的。

其實,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以後有機會在論吧。

Anyway,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粉貓貓 回複 悄悄話 樓主沒有在北美真正當過生意人吧。你說的絕大部分北美的避稅方法是對的,我想問你,你想過沒有現在經濟不景氣生意難做,你可以把所有的一切都做成本,收入從哪裏來?!!到頭來,你還得倒貼會計師的報稅費用和其他的額外開銷。那些小業主,資本家一天20小時都在工作或琢磨他的生意,連半夜做夢都和生意有關,發財是不容易的,必有過人之處。你不會愚蠢到因為他們成功而懲罰他們,附加超高稅收吧?!這就是美國有活力多超級富豪的原因,而不是西歐或北歐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