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那些事 1
(2010-11-19 17:42:43)
下一個
回國的人很多,就象出國的人一樣,已經漲價很多的飛機上,依然被穿梭來往人們擠得滿滿堂堂。對於這一波一波的回國潮水,體驗過一些,見過一些,聽過一些,再打散、交叉、虛構一些,就成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拿出些來起博一下,供關心的人們閑看幾眼。平常心來坐坐,別太當回事,也別對號入座。
從哪兒開始喃?開頭還是輕鬆愉快些好,那就先從一位老先生開始吧。
200x年,A君的孩子就要高中畢業了。A君出國的時候,年紀已經比較大了,孩子是在國內生的。來美後,學業、工作、家庭忙個不停,所以一直遵守祖國計劃生育、隻要一胎的教導,沒有在美國超生。夫妻兩人花了不少心血在孩子身上,孩子也比較上進,早早地就拿到了一些學校的錄取通知。眼看著孩子的事已經有了著落,夫妻倆輕鬆了很多,也開始計劃著暑假帶著孩子一起回國,探親訪友、逍遙一遊。
有不少年沒有回去了,A君的故鄉之行,談不上什麽榮歸故裏,卻也是引起同學、舊友們的一片騷動。眼花繚亂的美食、酒水,讓A君感受到故鄉人的熱情好客。以前的一些朋友,幹什麽的都有,有財場飛黃的,也有官場騰達的,聊來聊去,就談起回國創業的事情。官場的朋友大都是正當年,權力在握,能讓A君回來創業,於公於私都無可厚非。大家的熱情和熱心,真的讓A君動了心,開始認真考慮起回國的大事。
A君是做製藥方麵的,由於天資不薄、勤奮好學,在美國公司裏一切順利,雖談不上位高權重,但也有一定的職位和地位。不錯的收入,再加上中國人的勤儉節約,使得A君的家底還比較殷實。太太也工作,公司裏人緣很好,收入及工作穩定等方麵都有沒有什麽大問題。另外,孩子要上大學了,沒有什麽大的後顧之憂了,A君的回國無論從家庭還是經濟等方麵仿佛都沒有什麽障礙。
當然,A君本人也是有一定的想法,創業的熱情和衝動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年齡而熄滅。回美國後,和太太商量了幾次,也和其他方方麵麵的人仔細地沙盤推演了許多次,終於,A君決定揭竿而起了。A君行事比較謹慎,所以他先向公司請了個長假,開始了創業前期的準備工作。
行業提供的機會還是不錯的,大批Brand name的藥由於專利保護要到期,做Generic品牌在行業裏頗為盛行。由於A君的專長就在藥品成分分析、再仿製,他很快就準備了一份商業計劃,也在美國找到了點資金。這邊有了點眉目,他馬上帶著計劃回到故鄉。雖然許多行事方式和美國完全不一樣,但是在朋友的幫助下,他不久就掌握了如何申請項目、找哪個部門去要錢、關係如何打點等等。製藥在幾乎每個地方都很受歡迎,所以,一切都比較順利,地方政府的立項和撥款承諾也批了下來。於是,大門敞開,軌道開始鋪開了 -- 在美國他有了中國概念,在中國他又有了國外的技術和外資。很快,他就從原來的公司辭去了工作,死心塌地地開始了創業和回國的路程。
當然,資金並不是那麽充裕,也有人力缺乏等方麵的困擾。不過,A君並不想一開始鋪得太開,所以先以接受外麵的任務為主。利用以前的人脈,他接到些小項目,美國這邊自己動手,又找了幾個人幫忙,項目進程沒有太多問題,很快公司就有了第一筆收入。國內的公司找到以前的一個朋友幫忙打點,招了些技術人員,添置了些設備。除了一些項目的申請,國內也聯係了一些藥廠,提供些技術谘詢和服務,還幫助他們如何在美國進行FDA申請。那段時間A君很忙,飛來飛去,時間顛倒,人明顯地老了一些,有時開玩笑,勸他別把藥給造錯了。好在,他精神很好,熱情高漲,常常感覺比回光返照還有神。
前些年,有幾次回去看他,他帶我去看他的公司、實驗室。公司不是特別大,人員也不是很多,但管理得井井有條。實驗室整齊幹淨,並沒有被國內汙濁的空氣汙染到。他們已經有些成績,有些藥的效果非常不錯,有不少客戶花錢買了他們的成果。他也在國內買了房子,開始在近郊,後來城市擴了,近郊已經象CBD了,又在別處添置了套新的。房子和國內的許多居所一樣,裝修得很好,又有人幫忙打掃,看起來就象有女主人在家一樣。A君身體不是很好,緋聞好像不多,總之,沒有讓大家增添茶餘飯後的談資,至少可以算個沒有發現問題的好同誌吧。
後來,太太也在美國退休了,回國陪伴夫君了。他們會經常回來,除了公司的事,還要看看孩子,拜拜朋友。A君還有些大的計劃,他知道什麽是水到渠成,也應該能夠成就自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