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垃圾如何變餐具

(2011-02-25 14:21:48) 下一個

垃圾如何變餐具(zt)


來源:CCTV


 






  “用新料劃不來”
  2010年7月的一天,記者來到了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跟著一輛裝滿廢棄泡沫板的三輪車,我們來到一個貌似廢品回收站的地方,從回收站負責人口中,記者了解到,塑料廢品被運到他這兒,他負責熔化成塊,然後把塊打成顆粒,這樣的顆粒之後便被賣給了一些做快餐盒的廠家。
  離這家廢品收購站不遠,是稍大些的悅勇塑料包裝有限公司。在這家廠子裏,記者看到了用廢舊塑料製成的塑料塊。
  一台機器正在往外流出黑色黏稠物,這些黏稠物正是塑料,機器上麵是剛凝固不久的塑料塊,還冒著熱氣,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倉庫的地上,大大小小經過熔化重新凝固的黑塑料塊,雜亂無章地堆放著。
  工廠負責人賀國鋒介紹,這些塑料塊之後要被打成顆粒,賣給一些生產快餐盒的廠家,廠家之所以用廢料,是因為“用新料劃不來”。
  賀國鋒告訴我們,由於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一些違規生產的廠家覺得,完全用質量較好、價格較高的聚苯乙烯純原料製造餐具,從成本上講劃不來,於是,他們就幹脆減少純原料聚苯乙烯的用量,摻用這種廢舊塑料顆粒或者完全用廢舊塑料顆粒製造餐具。
  賀國鋒說,像他們這種生產廢料顆粒的,業內人叫“改苯”。
  還有多少廠家在“改苯
  第二天,記者又趕到了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這裏是國內也是全亞洲廢舊塑料生產和銷售的重要集散地。記者看到,一輛輛來自不同地方的貨車,正把廢舊塑料運來。公路邊,塑料加工廠的招牌隨處可見。工人們正在分選著廢舊塑料,許多蒼蠅也在上麵爬來爬去。
  在秀麗塑料廠,一輛鏟車正給集裝箱卸貨,地上散落有電腦、電視機外殼等,工作人員說,這些廢舊塑料來自國外,經過他們壓縮打包之後,這些東西就被送到附近的造粒廠進行造粒。
  在一家名為展翔的塑料廠裏,記者看到了大量的、已熔化好的塑料塊,負責人孫福德向我們介紹,碼放整齊的大長條藍色塑料是從日本進口來的,是廢舊塑料中質量較好的,用來製作餐盒,成本也會比較高。而地上這些看起來髒髒的灰色不規則塑料塊,則質量較差,是國內的塑料垃圾。
  記者看到,一名男工人正用鐵鍬把這些不規則的廢舊塑料塊扔進機器裏粉碎,另一名女工人則鏟出石子大小的塑料塊。之後,把這些小塊兒送進這台造粒機,拉絲、切粒,最後這台機器吐出來的就是這種塑料小顆粒。記者注意到,這些剛生產出來的塑料顆粒,被直接送到了這種新包裝袋裏——袋子上標注名稱是:“龍王牌”聚苯乙烯。
  明明是內地的廢舊塑料回收後製造的顆粒,為什麽要用標稱為“龍王牌”“聚苯乙烯”包裝袋包裝呢?負責人坦言,因為這些顆粒將被用於製作餐具。





標稱為“龍王牌可發性聚苯乙烯”的包裝袋,袋裝的回收聚苯乙烯顆粒將用於一次性發泡餐具的生產



  “聚苯乙烯”,英文縮寫PS,曾經是製造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的主要原料。在國家《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中,製作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及食品工業用的聚苯乙烯樹脂,感官指標要求是——“白色顆粒,不得有異味、異嗅、異物。”
  而在衛生部1990年頒布的《食品用塑料製品及原材料衛生管理辦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裝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
  在佛山杏壇鎮,我們找到了另一位據說“改苯”生意做得很大的經營者——阿貴。
  在阿貴家工廠的庫房裏,我們看到了大批標稱為“奇美”品牌的袋子,包裝袋都是新的,但從這些新包裝袋裏取出來的,卻是一些灰黑顏色的塑料顆粒。這是什麽做的呢?這些灰黑色原料,又將用來做什麽呢?
  對於我們的疑問,阿貴沒有解釋,而是把我們帶到另外一處秘密地點——南朗工業區中路8號A。在打開了緊閉的鐵門後,我們見到了他的弟弟,佛山市順德威控(塑膠)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陳學良。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威控(塑膠)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陳學良:我最大啊,廣東快餐盒,我是專做快餐盒料的,我們這邊都是進口料做的。
  陳學良介紹說,他們那些庫房裏堆放的聚苯乙烯產品,也就是我們剛剛看到過的標稱為“奇美”品牌包裝袋裏裝的灰黑塑料顆粒,將被賣給下遊做餐具的廠家,而工廠用來加工那些顆粒的原料,就是進口的塑料垃圾。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威控(塑膠)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陳學良:這個是歐洲的,一次性杯嘛,發泡的杯嘛,破碎後再壓出來的嘛。
  在生產車間,記者果然看到,工人們把這些從歐洲進口來的洋垃圾放進這台機器裏,那頭出來的就是灰黑色的廢料顆粒。
  國家早在20年前就已明確規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裝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
  但在這裏,進口的廢棄塑料杯卻被打造成灰黑色顆粒,按照陳學良的說法,這種再生料將被賣給其它廠家,當作快餐盒的製作原料。




 



用於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原料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威控(塑膠)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陳學良:不光是小廠子,大廠子也用這個。
  在這裏,記者也發現了在阿貴的庫房裏發現的同樣現象——廢料加工成的塑料顆粒,被裝在新的聚苯乙烯包裝袋裏!對此,陳學良做了如下解釋。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威控(塑膠)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陳學良:現在很多廠不是查不準用再生料,他就把他們廠的新袋子拿給我,我就用新袋子打包裝放在那裏。人家檢查不是每一包都看的嘛,中間是再生料,周圍是新料,圍住它。用的時候搞一個缺口,一檢查,哢嚓一堵,新料,一看袋子都是新的。每一個廠家都是,袋子都給我,送貨時拉給我,這樣搞。
  陳經理介紹說,這些包裝袋是下遊的餐盒廠提供的,他們將廢料裝袋打包之後,再賣回給餐盒廠。
  我們明白了,原來餐盒廠家為了應對檢查,會給廢料穿上同樣的包裝袋,當檢查人員到達時,他們會在廢料的周邊圍上一些純正的原料,檢查人員一般隻在外圍做一些抽樣,所以裏麵的廢料顆粒就發現不了。
  陳學良講,自從他們這樣操作之後,生意是越來越興旺。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威控(塑膠)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陳學良:光我這邊4台機器,一個月就800噸,然後還有我哥在幹,還有我姐姐在幹。他們也有兩台機器,我們加起來差不多1200噸。就專做餐盒料,我們都是專做餐盒料的,一個月(1200噸)。
  每個月1200噸的再生廢料!這麽大的產量,都賣給誰了呢?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威控(塑膠)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陳學良:(廣東做餐盒)80%都用我的料,有80%的廠家在用我的料。最大的佛塑——佛塑三廠,茂盈——東莞茂盈,還有那個新富華——珠海的。這幾家是最大的,都是從我們這裏進貨。
  廠家說,市場上純的聚苯乙烯顆粒價格是每噸1萬元左右,而再生塑料顆粒的價格在六、七千元之間,一些餐盒廠家為了節約成本,通常就會從他們這裏購買再生料,然後再按比例與純料添加,甚至全用再生料,製造餐具,這樣,餐具廠的利潤一般都能增加20%或者更多。
  滑石粉、熒光增白劑隨意添加
  雖然國家早已明令禁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但知情人介紹,廣東還有幾十家生產發泡餐盒的企業,他們大體有三類。
  第一類是使用的質量較好的聚苯乙烯純原料;
  第二類是在聚苯乙烯原料中按比例摻加廢料;
  第三類是,生產中全都使用再生塑料,並且添加化學物品染色、增白,生產發泡餐具。






用於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熒光增白劑


 



 



用於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工業級滑石粉


 



 



用於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石蠟


  知情人向我們提供了一段視頻,有關2010年5月深圳福永燦輝塑料製品廠正在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畫麵,後來,這家工廠被有關部門查處。
  2010年7月裏的一天,記者來到了深圳寶安區福永鎮億寶來工業區,找到了這家福永燦輝塑料製品廠。
  一進門,我們就聽到轟鳴的機器聲,庫房裏堆放著很多一次性發泡餐盒。在一間原料房,記者看到了大量裝滿廢料的袋子。而這裏,我們還看到了很多滑石粉,是從廣西來的。
  在廠房,記者看到料鬥裏裝的並不是白顏色的純聚苯乙烯原料,而是灰褐色的再生廢料。旁邊擺放的,是標稱為“龍王牌”的聚苯乙烯包裝袋。在料鬥下麵,記者發現了一台秤和一袋打開的滑石粉。另外,還有一小袋黃顏色的物質,這就是國家在食品包裝中明令禁止使用的熒光增白劑。
  熒光增白劑,是一種熒光染料,能起到增白閃光的效果。熒光劑被人體吸收後,不象一般的化學成分容易被分解,會殘留在人體內,醫學臨床實驗證實,熒光物質可以使細胞產生變異性,是潛在的致癌因素之一。
  深圳福永燦輝塑料製品廠工作人員:這個就是增白的,一般客戶要求白一點的話,就稍微放一點點這個。(滑石粉)就是放2%,這個(發泡料)就是放1%,那個(增白的)放0.1%。
  記者看到,工人們大都在緊張忙碌著,一張張大片發泡餐盒從這台機器裏被拿出來,再被切割成一個個小餐盒。這些工人直接就把餐盒打入包裝。整個生產流程中,我們並沒有看到任何消毒環節。
  出口產品、內銷產品“區別對待”
  7月7日,記者來到了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這家公司隸屬於深交所上市企業“佛塑股份”。
  走進佛塑集團鴻基分公司,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幕——在這家公司的櫥窗裏,擺放著很多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樣品,樣品的旁邊是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這些發泡餐盒用的是什麽原料呢?麵對我們的詢問,工作人員倒是一點也不忌諱。
  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采購進出口部陳躍文:大部分都是生產內銷的,全部都是拿那些進口回來的垃圾來做的,國內賣的就是把那些進口的垃圾嘛,然後用來做內銷的飯盒嘛。我們14台片機。
  難道,這些餐盒是用進口垃圾做的?那麽,這些原料垃圾又是從哪兒來的?
  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采購進出口部陳躍文:有一個大的客商,他提供給幾家廠子,他同時做著我們廠生意,還做著別的廠生意。應該就是順德的。
  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真的在用廢舊塑料生產一次性發泡餐具嗎?
  在這間庫房裏,標稱為“龍王”“奇美”的袋子就擺放在這裏,掏出袋子裏的原料,果然是灰色的廢塑料顆粒。
  在另一間廠房,記者看到,一名工人正用塑料勺舀起什麽東西,進行秤重。而料鬥裏的原料看起來很白,但仔細觀察,白色的原料中已經摻加了一些灰色塑料顆粒。
  在機器的上麵,記者發現了幾張工藝配方卡,上麵詳細地標注了再生料的添加比例。F33型號的餐盒,用的是——原料3包,再生料1包;W11、W16、W17型號的碗——原料徹底不用,而是全用再生料4包;標注為F22、F28的降解餐盒——原料2包,再生料2包。
  而在F11型號餐盒的外賣出口配方卡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字:原料4包,再生料不添加。在同樣型號但沒有標注“出口”字樣的餐盒配方卡上,卻是:原料1包,再生料3包!
  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采購進出口部陳躍文:像我們一般出口的,基本上添加的(廢料)都不大。太麻煩,經常(有人)要來查我們,你不像內銷啊,你內銷當然好,怎麽都好糊弄,沒人管,賣得出去就行。
  寬大的廠房裏,6台拉片機,14台成型機正緊張工作。技術人員向我們介紹,那些聚苯乙烯原料、再生料和滑石粉以及其它一些化學物質相混合,經過高溫發泡,出來的就是白色泡沫餐盒所用的大白卷兒片材。然後這些片材經過加熱,吸塑成型,就做成了各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而且每月的產量還不小。
  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采購進出口部陳躍文:(每月)應該有1千噸。
  記者:廣東像你們這麽規模的廠子有多少啊?
  陳躍文:好像沒有(其它的了),我們應該是最大的。
  一千噸的產量,就意味著月產大約2億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屬於淘汰類落後產品,一律不得進口、轉移、生產、銷售、使用和采用。但是,我們在這裏卻看到了每月產量一千噸這樣大規模的生產現場。
  在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的廠房門口,記者看到兩輛大貨車正準備裝貨,而庫房裏,上下兩層也都堆滿了要發往各地的產品。
  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采購進出口部陳躍文:上下兩層。
  記者:這裏麵貨裝了有多少?
  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采購進出口部陳躍文:估計也就有這幾天的產量吧,基本上隨放就隨裝(車)了。
  當記者正準備進一步詢問時,一名女工作人員走了過來,要求我們盡快離開。
  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鴻基分公司采購進出口部陳躍文:她這裏麵添加了一些廢料什麽的,怕人知道。
  生產車間24小時不停機
  離開佛山,記者又來到了珠海,在一家名為“新富華快餐用品有限公司”裏,記者看到,地上堆了很多寫著“黑料”字樣的袋子,廠房的黑板上,也清楚地標著原料和再生料的添加比例。
  在東莞市工商局網站上,記者查詢到“茂盈降解塑料餐飲具有限公司”的信息顯示為“已注銷”,但是在這家標明已注銷的公司門口,我們仍然能看到大量一次性泡沫餐盒就堆放在這裏,不遠處的廠房傳來轟鳴的機器聲。
  門衛告訴我們,這裏的生產車間每天24小時不停機,每天都有20多輛大貨車裝滿餐盒從這個門口開出來。
  根據國家發改委2005年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屬於淘汰類落後產品,聚苯乙烯擠出泡沫塑料生產工藝也屬於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國務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中強調指出,對這樣的淘汰類項目,禁止投資,一律不得生產、銷售、使用和采用。
  明令禁止的生產行為為什麽還在公然繼續?我們撥通了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舉報投訴中心的電話。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舉報投訴中心工作人員:如果是發泡的一次性餐盒,那肯定是不行的。我們會查封它生產現場啊,查封它的設備。嚴令禁止生產的,淘汰的落後產業不準生產。



 



髒亂生產車間每天24小時不停機生產



  一次性發泡餐盒的危害
  在佛山市城北綜合批發市場,記者看到了標注為“佛山鴻華聚酯切片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發泡餐盒。
  我們注意到,餐盒上的型號標誌“F28”,我們在“佛塑股份”鴻基分公司櫥窗裏見到過,而在“佛塑股份”2009年年報中,我們也看到,“佛山鴻華聚酯切片有限公司”屬於“佛塑股份”的分支機構、控股子公司。
  在深圳寶安區的一個市場裏,我們看到了寫著“茂盈”的發泡餐盒,攤主說,一般都是一些小餐館在使用這種一次性餐盒。
  在珠海新富華廠區附近的一個市場裏,記者看到了新富華快餐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光達”牌一次性發泡餐盒。在附近的街道兩旁,我們看到,使用過的一次性發泡餐盒被丟得滿處都是。
  在深圳寶安區福永鎮工業區,我們看到,吃午飯的工人無一例外地在使用這樣的餐盒,工人們表示,這裏的餐飲店提供的都是這種一次性發泡餐盒。
  在深圳“新一佳”連鎖超市,賣炒粉的師傅拿給消費者的,也是這種一次性的發泡餐盒。
  那麽,這樣的一次性發泡餐盒,會存在怎樣的危害呢?記者在新一佳超市也買了一份炒粉,拿回房間,放置了一晚上之後,我們請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對餐盒進行了鑒定。



 



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就一次性發泡餐盒問題接受CCTV消費主張記者采訪,圖為環保專家董金獅在演示一次性發泡餐具遇熱油立刻融化。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這個絲出來了,泡沫塑料絲。
  記者:肯定是泡沫塑料絲嗎?這不會是那個(炒)粉的絲嗎?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不會是(炒)粉的絲,這是塑料的。也就是說他在倒的時候,粉上沾的油不一樣,有些地方沾的油多,油溫比較高,那它就會把它(餐盒)燙化。所以這個消費者無形中可能你就吃進去了,而體內,人體內是不會分解這些東西的。
  為更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所帶來的危害,董金獅給我們做了兩個實驗。
  首先他把食用油倒進這個量杯,用微波爐加熱到攝氏107度。然後把油倒在兩個不同類型的餐盒裏。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你看,馬上化了。你看,這個就沒事。很明顯吧。
  緊接著,董金獅又把食用油倒進我們調查中涉及到的“佛塑三廠”、“東莞茂盈”,“珠海新富華”生產的發泡餐盒,結果,這些餐盒無一例外地迅速熔化了。
  可是,旁邊的這個餐盒也同樣倒進了攝氏107度的油,為什麽沒事呢?



 



發泡餐具遇到熱油立即融化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合格的餐盒上麵都有個“QS”和編號,這個編號相當於產品的身份證,也是由國家質監總局統一頒發的。這類產品經過了嚴格的質量審核,也就是它的原材料、生產環境、生產工藝包括人員的健康要求,都是有嚴格的規定的。另外這產品,它有個企業產品的編號,那麽就能找到它是哪一家企業的,還有這個三角符號,這個材料可以回收利用的。
  董金獅告訴我們,這個沒有被油熔化的餐盒是用聚丙烯製造的,材料來源不同於發泡餐盒。
  董金獅介紹,符合標準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再回收利用價值高。即使是燃燒,最後剩下的灰也便於清理;而不符合標準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回收利用價值低不說,還會在最後燃燒過程中造成更多汙染。
  調查中,我們也產生了一些疑問,像這些一次性發泡餐盒,有的上麵清楚地寫著“降解”字樣,那它們在回收後真的能“降解”嗎?
  在深圳 “下坪填埋場”。我們看到,整個山穀裏堆滿了垃圾,而一次性發泡餐盒成為了這裏的主角。在這個填埋場我們隨意找了一下,很快就發現了“F28”產品和東莞茂盈的發泡餐盒。



   



下坪填埋場 從圖中可以看到,整個山穀裏堆滿了垃圾,其中有大量的一次性發泡餐盒。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按照現在我們科學實驗方法測試,這樣的塑料埋在垃圾裏麵100年都不會分解。
  董金獅告訴記者,國家當初製定政策,淘汰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並把它放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就是因為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嚴重浪費資源、汙染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但沒想到的是,直到現在,廣東地區依然在大量生產、使用這種落後產品。
  董金獅提醒,這些標注為“降解”字樣的發泡餐盒其實都是在欺騙消費者。因為2009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中明確規定,一次性餐具不能亂標“可降解”字樣,對可降解餐具的規定是——“生物降解率須達到60%以上”。但據他了解,能達到這個規定標準的產品,市場上太少太少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