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企的倒閉潮該怪誰(zt)

(2012-05-10 13:00:01) 下一個

作者: 辛華豪


中國的民營企業,隨著改革開放而不斷地蓬勃發展。最開始,是以“個體戶”形式發展的。由於改革開放初期,全國經濟水平還不高,也剛剛從計劃經濟中開始轉型,全國的物資非常缺乏,這也就給了民營企業大踏步地發展奠定了基礎。


  於是,以深圳特區為標杆,沿海一線逐步開始向外拓展商業圈發展起來,尤以浙商為代表的一批民營經濟逐步形成了粗具規模的個體經營模式,以家庭作坊式製造業的出現,然後不斷由南至北個體經銷。


  全國範圍巨大的市場需求,讓這一批個體經商者首先完成了原始積累。而以珠江三角洲為代表的民營經濟也迸發出了巨大的爆發力,因港澳地區投資拉動,帶動了這個地區以出口加工為主體的經濟模式。這種模式不但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成了後來全國各地方中小企業普遍發展模式的先驅。可是這種模式雖然幫助企業快速起步並完成創業階段的任務,不過也逐步顯現出其弊端。


加工型民營企業其實是有過輝煌時期的,特別是廣東、浙江及周邊地區,從古至今一直保持著對商業的靈敏感知力。浙江一直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帶之一,也是絲綢廠的重要集散地。到了明清時期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支柱。浙江的湖州商幫、寧波商幫、龍遊商幫等聞名海內外。改革開放以後,浙商憑著其吃苦耐勞、頭腦靈活、精明冷靜以及敢想敢幹的性格特點打出一片天地。以溫州商人、義烏商人為代表,開始進行一些小商品的製造加工及銷售。


  隨著時間的推移,浙商的利益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很多小商品如打火機、皮鞋、衣服、皮包等已經行銷全球,甚至成為行業生產集散地。其生產規模和加工的商品檔次也逐步升級,很多最先發展起來的企業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加工商,並形成了極具規模的企業發展形式。直到現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也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粵商呢,也是名留青史。廣東的十三行成為連接商品進出口的重要部門。其商業經營的手段也是自古馳名,因此與浙商同為五大商幫之一。現代粵商更是秉承其傳統。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改革開放以後,讓他們有機會首先接觸到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新技術、新機器和新模式。


  粵商的敏銳觸覺、勤勞刻苦、務實和低調的行事作風讓他們迅速發展起來。廣東商人也從原來的單純做貿易和運輸,發展成為吸引投資,自己建廠生產較高端產品,行銷海內外。他們生產的產品不但品質有保證、物美價廉和生產速度快,更因為首先引進當時較高端的電子類產品,逐步把產品輻射到全國以及出口海外。


  其中,東莞更是成為後來電子類商品的全球重要加工地,甚至曾經有種說法:東莞公路一堵車,世界的電子產品價格都要發生劇烈變動。廣東最終形成以經濟特區深圳為支點,招商引資輻射全省,緊接著擴散到沿海地區的模式,從而影響全國的經濟發展。


但是隨著整個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國內逐步對小商品類等物資需求量接近飽和,加上因原料、人工和需求方擠壓利潤等因素,這種以小商品加工或者以來料加工為主體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利潤也在逐年降低。


  2006年開始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企業經營困難的現象。同時,溫州等地商業也有資金抽離向投機性產業發展的現象。先是在2007年,資金陸續進入股市。股市低迷之後,房地產狂炒現象開始加速,緊接著開始炒作民生物資。“溫州炒房團”似乎成了民企投機的代名詞。


  這時候偏偏雪上加霜,美國的次貸危機波及全球,原本利潤微薄的加工型民營企業更加舉步維艱。隨著全球對於產品需求量的突然萎縮,訂單大量減少,讓很多企業緊繃的資金鏈條發生了斷裂。於是,大量的民營企業開始出現倒閉潮。


  2008年前三季度,僅廣東一地被注銷、吊銷的企業就達到了6.2萬餘家。而被官方“肯定”的倒閉數據也達



到了7000多家。從當時各方麵反饋的消息來看,2007年到2008年間,很多企業都在死亡線上掙紮。不過,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逐步平息,國內“四萬億”的振興計劃又開始實施,似乎這種倒閉潮現象被暫時遏製住了。很多企業借著政策春風轉危為安,稍得喘息。


  不過好景不長,2010年到2011年,民營企業似乎又開始感覺到了冬天的寒意。為什麽在全球經濟形勢逐步變暖的形勢下,冬天再一次來臨了呢?原因除了國內對於產業振興進入瓶頸期,借政策帶來的產業需求也開始疲軟,讓很多企業的“內需計劃”開始日漸轉弱。


  當然,這些都還不是致命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企業本身微薄的利潤承受不住快速增長的匯率帶來的負麵效應。民營企業尤其是出口加工型企業利潤已經在不斷的降低,這些企業利潤基本平均在3%~5%之間,而匯率漲幅從2010年匯改以來,已經突破6%。也就是說,企業唯一一點利潤也完全被吃掉了。


  另外由於2008年貨幣寬鬆政策實施以後,原本已經產能過剩的企業加速再生產,產能過剩現象擴大到諸多產業。產品囤積現象屢屢發生,資金鏈自然緊張。更多的資金流向投機型行業,開始出現通貨膨脹加速現象。如此一來,原料、人工等各方麵成本再次加速提高。


  為了讓通脹的現象得到遏製,2010年起又開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並數次加息提高準備金率,減少了市場流動。雖然這麽做本身是為了抑製通脹,但同時也讓中小企業的經營雪上加霜。因為與國有企業不同,這類企業本身就很難有融資保障,加上因資金流動性減少門檻提高以及還款利率負擔加重,資金斷鏈企業自然也就更多。


  這就是為什麽2011年中小企業麵臨的問題比2008年還要嚴峻。在匯率吃掉利潤的前提下,貨幣政策又開始趨緊,成本就不斷提高,對外出口加工型企業麵臨著生死考驗。


但是除了外因,也有中小企業自身原因,沒有看清形勢盲目擴張,在危機尚未到來之時沒有能夠審時度勢、未雨綢繆。當然,即使是那些上了規模的民營企業也有很多問題困擾著企業的發展。


富士康就是“代加工”企業的代表,它成為“代加工”時代的裏程碑。但是各種因素變化,讓這個“代加工”領域的佼佼者逐漸出現了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