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旎風光

歡迎各位光臨! 轉載博文或圖片請注明出處。 謝謝~~~~
正文

亞特蘭大之行

(2014-11-25 12:44:10) 下一個


深秋季節,去了趟亞特蘭大。 雖是開會,見縫插針走訪名景也是必須的。

住的Hotel離Margaret Mitchell的house非常近,所以,check in 後馬上就抓緊時間先去拜訪了。原以為會是個很大的house, 很是失望,就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公寓樓,Margaret和她的第二任丈夫住在這公寓樓的一樓Apt. No. 1. 這個Apt是不起眼,但是住在裏麵的Margaret卻是影響著無數人的漂亮女作家。她的“Gone with the Wind" 的銷售量在美國僅次於Bible。 “飄”就是在這個不起眼的三間小房的公寓裏寫的。



Margaret Mitchell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南方政客家庭。1918年,按照媽媽的安排,Margaret 去了麻省的Smith College。 不久,媽媽病重。趕回亞特蘭大看望重病母親後,她就再沒回Smith College。 那年她才是大一。 當時,從Smith College到亞特蘭大需要4天的時間,而她的媽媽沒能等到她的回來,在Margaret到家的前一天閉上了眼睛。這對她打擊很大。之後在她的“飄”裏也表現了出來。

決定不回Smith College後,Margaret就應聘成了亞特蘭大日報 (The Atalanta Journal)記者。Margaret Mitchell個頭很小,隻有一米五。因為她的矮小,日報專門為她把桌子腿鋸短。這是Margaret的轉桌和打字機。牆上的照片就是瘦小的Margaret在為亞特蘭大日報做采訪。
 



Margaret 的第一次婚姻隻維持了10個月。原因是婚後Margaret才知道她的丈夫是釀酒的,並酗酒。 當時的美國,在婚前,男人可以了解打聽女人,而女人是不可以打聽了解男人的。同樣,男人提出離婚很容易,而女人提出離婚就很難。盡管Margaret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律師,Margaret的離婚還是花了2年的時間。之後,Margaret嫁給了她第一次婚姻的伴郎,John Marsh, 直至Margaret去世。 John Marsh當時是一個報社的主編。 他促使了Margaret寫作。

Margaret 和John婚後不久,因車禍傷了腳便辭去了記者工作,John成天給她從圖書館借了一摞一摞的書,直至有一天,John說:“圖書館的書都被你看完了,你為何不自己寫書呢?” “我寫書?我寫啥?” “就寫南方,寫civil war, 寫你所知道的。” Gong with the Wind就這樣在那個小小公寓,那張小小的書桌上,從那個小小打字機上悄然而出了。

Margaret不想讓任何人知道她在寫書。書桌的椅子上一直備著一條大毛巾,一旦有人來,Margaret便立即用毛巾蓋住打字機和書稿。唯一知道這本書的, 除Margaret的丈夫之外,就隻有Margaret的閨蜜,而這個閨蜜因偶然的機會告訴了她的一個出版社的朋友。於是這位出版商便登門拜訪了。起初,Margaret裝作很是驚訝:“書,什麽書?” 可是經過一個小時的長談,Margaret搬出了一個行李箱:“給,拿走吧。不要回來,否則我會後悔!” Gone with the Wind就這樣問世了。正像這個書名一樣,一旦問世,它就想風一樣,飄滿全美國,飄滿全世界。一年年, 一代代,風靡無數人。


Margaret一生似乎都與意外聯係著。 三歲時,裙子意外碰到火爐著火,從此媽媽就再沒給她穿過裙子, 假小子一樣長大。第二次婚姻不久就因意外車禍傷了腳踝而被困家中,無意間寫了"Gone with the Wind"。 閨蜜的無意泄密導致了“Gong with the Wind"的問世。1949年8月11號,致命的意外車禍奪走了一代才女的年輕生命。當年她才49歲。


此外,我還去參觀了至如今任無人知道秘密的Coco Cola, 美國新聞中心CNN, 喬治亞水族館,奧林匹克世紀公園,亞特蘭大Fox Theatre, 以及馬丁路德金故居和紀念中心。


CNN 大樓:



CNN演播室。 有專業的攝影師在那兒鼓動遊客拍照,明明知道會被騙一把,還是忍不住到此一遊, 結果遊玩後出來為擁有那照片被迫交了$30刀。安慰自己,$30就能過把主播癮,值了。阿Q隨時備著還是有用的。



喬治亞水族館的Dolphin show非常精彩,可惜不讓拍照。隻能拍這小人與海了。



位於亞特蘭大曆史古跡中心的Fox Theatre 結合了伊斯蘭建築和埃及建築之精華,非常的氣勢恢弘,華麗眩目。 可惜命運多桀多難,建成開放時正值美國1929股市大災後,美國全國籠罩在一片大蕭條中,勉強掙紮兩年,Fox Theatre還是宣布破產了。雖在40年代又重新振起,但好景不長,被隨子而來的電視波衝得搖搖欲墜。70年代初,AT&T居然想把這輝煌的建築買下來,推倒,建格子樓和停車場。這一惡訊倒也變成了好事。民憤終於激起,遊行示威,保護古跡。 70年代中,Fox Theatre終於被列入國家古跡保護。輝煌重現。



“I have a dream..." 馬丁.路德.金深厚有力的聲音響徹在紀念館的上空。棺木靜靜地躺在清澈的噴泉池中心,陽光下,碧水閃爍著寶石般的光芒。



亞特蘭大奧林匹克世紀公園。 和中國的雀巢一樣,已成為亞特蘭大一景。



Coco Cola。 我這個從來不喝飲料的人,在那個氛圍,在那個現場,居然禁不住喝了一瓶。第一次感覺真有那種tinkling的快感。



可口可樂生產線:



亞特蘭大,雖不屬於遊客們最為青睞的去處,但也不乏遊覽景地,更何況還有著“飄”那樣美麗的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Margaret Mitchell也是我喜愛的作家。不過她的第一任婚姻失敗多半不能歸罪於當時的傳統。
Margaret自己也有著豐富的戀愛經曆:
Mitchell was, in her own words, an "unscrupulous flirt". She found herself engaged to five men, but maintained that she neither lied to or misled any of them.
在結婚前她和Berrien “Red” Upshaw(第一任丈夫)和第二任丈夫都約會過(每天見麵),然後不顧家人反對選擇了Red,結果發現自己handle不了Red,隻好離婚又去嫁了備胎(她的備胎還挺忠誠,仍在等著)。但是她顯然對壞小子Red的某些氣質仍然不能忘懷,所以把飄的男主角寫成他的升級版。
Mitchell很年輕就去世令人惋惜。不過她的作品在她有生之年就獲得巨大成功並被最著名的影星拍成電影,也足以讓她自豪了。這本書大概融合了她自己很多親身經曆與她對南方的感情,有一些自傳性質(當然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所以她後來都沒在寫過第二部小說。這樣也好,這個世界並不缺乏另一部小說,她的一部作品足以使很多寫了幾十部作品的作家羨慕嫉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