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影評八卦】渺小生命的選擇 - 評“八佰”

(2020-08-22 23:06:03) 下一個

排除萬難,管虎的“八佰”終於上映了。

從技術上評價,這部國內少有的全片IMAX製作,對於戰爭場景的宏觀寫實與微觀描摹,都可圈可點。故事通過底層小人物視角,演繹一個抗戰史孤軍奮戰的經典片段,有王千源,張譯,薑武的演技加持,故事亦有高潮感人。結合曆史大背景與同題材作品來看整個故事,卻有一種鮮明淋漓的諷刺,令人錯愕唏噓。

 

“棄子”八佰與“飛將軍”

大家都知道,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可歌可泣的壯舉曾經多次被搬上銀幕。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1977年台灣版本的“八百壯士”中,林青霞飾演遊過蘇州河送國旗的女童軍楊惠敏,彼時她的愛人秦漢,卻正是當時棄八百壯士於孤島的著名“飛將軍”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的兒子。秦漢本人也在該片中飾演角色。而管虎的“八佰  叫停下架,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管虎在電影宣傳中稱呼孫元良為抗日將領,並赴台拜訪了秦漢,遭致批評。這位孫元良,之所以雅號“飛將軍”,是因為他雖然貴為黃埔一期嫡係,卻在軍事生涯中,從北伐,抗戰,到內戰,一共臨陣逃跑了5次之多。最令人指摘的不是這次淞滬戰役中的“棄子”,而是南京保衛戰中,棄部潛逃,導致本該固守的中華門空防,最後被日軍破門屠城。這位多次差點被蔣介石槍斃處決的“飛將軍”,一路逃跑,卻一路升遷,官至陸軍中將,最後差點跑過死神,一直活到103歲。

在“八佰”中,管虎避開了大背景與高層大人物,堅持了他的群像塑造風格,他鏡頭下的每個小人物,不論懦弱還是卑微,最終都在國家民族存亡的底線上,爆發出一絲人性的光芒。小人物在大時代下的微弱堅守,被命運玩弄拋棄,最後的犧牲似乎毫無意義。然而,這以卵擊石,近乎愚蠢的忠信誠義,即便被現實無情碾壓,卻是每一個生命寶貴的堅守與價值。正是無數的渺小個人,推動了潮流,改變了時代。

 

蘇州河隔開的“天堂”與“地獄”

“八佰”整個電影,就是一河兩岸的情感對衝:一邊是五光十色,歌舞升平的英法租界,可以穿著睡衣拎著保溫瓶去買早點,也可以穿著絲綢旗袍搓搓麻將,罵罵小囡。有戲台有酒吧有妓院有賭場,被養成寵物的高貴珍稀的白孔雀;另一邊則是硝煙廢墟,斷壁殘垣的四行倉庫,軍人們和衣擁槍而眠,無法生火做飯,供水也被切斷,到處是屍體和殘肢,槍炮與工事,髒汙與老鼠,生死危急。誤打誤撞的農民散兵端午與小湖北兄弟,充滿著好奇與向往,從窗口望向河對岸的燈紅酒綠,光怪陸離。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他們包括“老算盤”,都想偷渡到租界去,那美麗的歌女,新奇的世界,活著。而對麵的熱血青年,紅十字會成員,記者,卻冒死要過橋渡河,到四行倉庫來,這瀕臨絕境的死地,以血肉之軀捍衛的榮譽與尊嚴,受死。

而曆史仿佛輪盤賭,不斷顛覆動蕩。不久後,曾經的天堂亦淪落為地獄,曾經的看客亦成了奴隸,而曾經的英雄,卻被繳械圈禁,或為階下囚徒,或為刀下冤魂。

 

英雄傳奇與悲慘結局

“八佰”是一組戰爭硝煙下的群像描摹。從粗陋勇敢的兵油子羊拐,到貪生怕死的逃兵老算盤,老鐵,到懵懂無知的散兵端午,小湖北。還有那些有姓名沒啥鏡頭的勇敢士兵,身上綁了手榴彈,排隊跳樓做人肉炸彈,以幹掉敵人的鋼鐵爆破隊,他們義無反顧地淩空一躍,嘴裏喊著,“娘,對不起!”以及那些沒有姓名不曾被人記住的,死去的和活著的生命。這些人,堅強或軟弱,勇敢或怯懦,有為家國而戰,亦有為自己而逃。管虎試圖給每一個人留下痕跡,他們對生命的眷戀,對親人的惦念,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死亡的恐懼。

命運將這四百多人的生死濃墨重彩地烙入曆史,他們浴血奮戰四天四夜,擊退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打死敵軍200多人(對比整個國民黨軍隊抗戰中110的敵我死亡率,謝晉元部隊僅僅死9人,傷20人)。不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將他們的壯舉視為英雄傳奇。

然而,現實中,英雄們的結局卻極其悲慘。剩餘的410人被蔣介石強令撤退到租界,僅影片最後表現的過橋一幕,短時間交火就犧牲了110人,完全就是白白送命。進入英租界後,這些忠肝義膽的軍人們又被命令繳械,圈禁四年。直到上海徹底淪陷,租界被日本人占領,這些英雄直接變成日軍俘虜。而八佰壯士的領袖,團長謝晉元,沒有死在敵人的槍炮下,卻因為拒絕汪偽漢奸的招安,被叛徒暗殺。剩餘的隊伍,一部分被送去國外做苦工,一部分被送去監獄,少有幸存。

 

 國際觀察員的飛艇與戲台

管虎在“八佰”中,設計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國際觀察員“飛艇”,一直懸停在四行倉庫上方。和租界裏河岸聚集的群情激憤的群眾記者不一樣,這些國際觀察員神情冷漠,置身事外。這一設計其實是將“八佰壯士”事件,甚至整個“淞滬戰役”的國際秀本質無情披露。鑒於日軍的壓倒性優勢,國際戰爭專家的沙盤推演,少則三個月,多則六個月,日軍必定占領中國,蔣介石抗日決心並不堅決,寄希望於國際調停。因此,以戰促和,主動發起了“淞滬戰役”,卻三次停止進攻,等待國際調停,以至於最後日本大軍壓境,上海淪陷。而最後留八十八師,據守與英法租界一河之隔,且臨近兩個巨大煤氣包的四行倉庫,就是想以租界的安危為要挾,做戲給國際社會看,爭取國際調停與援助。而八百壯士則是被八十八師丟棄在四行倉庫以生命作秀的“敢死隊”。最令人扼腕歎息的是,這些軍人們本身並不知道這是個“局”,一心求死報國,上演了一場假戲真做的悲壯劇情。

北岸浴血奮戰,南岸歌舞升平。戲台上,各路角色粉墨登場,咿呀頓挫,觀眾隨著劇情喜怒哀樂。河對岸,侵略者槍炮轟鳴,英雄們血肉飛濺。人們似乎活在透明的平行世界,各不相關。觀眾裏,有麻木無知的民眾,有幸災樂禍的列強,有見風使舵的投機者,有隔岸觀火的看客。最可笑的是,蔣介石最仰賴的美國,背地裏卻是日本戰爭中80%武器製造的鋼鐵供應者。貧弱的中國,隻能任列強宰割,根本沒有所謂的公平正義。小人物的悲哀,映襯在國家與時代的大悲哀之下,凸顯絕望與悲壯。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大戲落幕,戰死沙場的那些渺小生命,受盡折辱與悲慘命運的忠良,功過是非,勝敗榮辱,都被曆史的雪花紛飛,漸漸湮沒,隻剩下一片大地白茫茫。

 

 超現實主義白馬,與魔幻“趙子龍”

 除了對底層小人物的關懷,與群像跳躍式的敘事之外,管虎在“八佰”中,也保留了他固有的風格特色,那就是寓言化與情緒化。主要的表現方式,就是“白馬”與“趙子龍”。

白馬象征著與黑暗死亡的戰爭相反的那些,和平,生命,自由,夢想,正常的生活。它的出現有些荒誕,從鏡頭的藝術表現力上,是浪漫唯美,給殘酷冷血的戰爭片,帶來一絲亮色。這種超現實主義的寓言化形象在許多戰爭片中都有類似呈現,比如:   Schindler’s List (辛德勒名單)”中的紅衣女孩,“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中飛過廢墟的蝴蝶。以和平純潔美好光明,來反襯戰爭的殘酷複雜醜陋黑暗。但影片處理的有些生硬,且過於頻繁地重複使用,降低了它本應帶來的衝擊與震撼。

而“趙子龍“則完全是中國傳統文化下的魔幻式隱喻,意味著單槍匹馬,浩氣長存,保家衛國的錚錚鐵骨,忠烈之心。正如皮影戲中的唱詞渲染:半世飄零半戎生,八千裏路月未明。。。烽火漫天遮廢城,了此殘生再出征。。。戰死沙場君莫怕,不赴瑤台走一程,一片焦土淚血凝,漢室中興待後生。”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各色各樣的人性,在“八佰”中,都可以找到,都得以呈現。謝晉元團長的黃埔四期同學中,有林彪,毛人鳳,張靈甫等。在曆史的滾滾紅塵中,每個人被挾裹著,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今,已然沒有血肉迸濺的慘烈,一切利益對抗,侵略剝奪,都看似和平地,無聲地,不流血地進行。大難襲來,我們是站立而死,還是跪伏求生?是非利益麵前,我們是為國?為民?為己還是為義?

那條“蘇州河”就橫亙在那裏,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在安全島,看對岸水深火熱。殊不知,天堂地獄,頃刻顛覆。誰在演戲?誰在看?誰又笑到最後 

不論高低貴賤,強弱貧富,每一個渺小生命,都可以活出自己的尊嚴,做出自己的選擇!

 

喜歡就點個讚!

歡迎轉發朋友圈和微信群,原創內容公號,轉載須經授權!

長按二維碼 關注食色小饕餮美食八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