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
祖國(以夢為馬)海子詩,雨霽初虹演唱
山寺桃花,86和聲。
下裏巴人朗誦,攝影。
雅歌一首作曲。編曲製作
海子這首詩要表達四種情緒:
第一種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心態。為了物質生活,不得不放棄理想,與世俗同流合汙,
或苟且偷生。充滿不甘的心境,還要一點自我解嘲,自我放逐的味道。 海子詩歌裏的遠方就是指遙遠
不可及的理想國度,也許並不存在世間。
第二種情緒無法用演唱來表達,所以隻能朗誦,配上古典吉他彈奏,娓娓敘述挫折和失敗的心情。
“麵對大河,我無限慚愧。我年華虛度,空留一身疲倦”,當時俺覺得沒法配上適合的旋律,
用唱唱出來,都嫌太虛假或失真。隻有用人類語言和真誠朗讀,可以表達出來!
第三段是一個轉折,“千年後”,相當於“若可以活兩次”,我將選擇什麽?作者最後選擇永恒的事業。
太陽常常出現在海子的詩裏,代表永恒,熱情,和光明,照耀人群,給與溫暖。所以情緒,變為稍微樂觀和激昂。
第四段是一個悲壯慷慨就義赴戰場的情緒,雖然明知失敗仍舊勇往直前,所以配上軍鼓。
-------------------------------------------
這首詩有部分句子更改更通順直接,也有一段去掉,因為不適合。
這首詩作者要表達對理想過度的追求。理想國度需要公平正義。海子用“以夢為上的敦煌”的意象,
代表“眾神”,“審判”,敦煌的壁畫和滿山神佛,在理想世界裏代表的公義。
為了言論自由,不惜把牢底坐穿。(刪除部分)。想到生活在中國1960-19770年代的人,實在不容易。
特別是文人,而且還是詩人,更被當作不從事生產的蛀蟲。 那時代的人,隻能想如何溫飽和生存下去,沒有理想,也不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