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民教育科及中國民主化進程
(2012-09-07 07:46:29)
下一個
眼下香港最熱的話題就是中小學要不要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話題,熱度甚至蓋過了9月9號的立法會選舉,關於這個話題,其實是很有探討的空間的。
從最基本層麵考慮,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已經回歸祖國懷抱15年,對於自己的國民進行國民教育,讓曾經的殖民地思想毒害下的香港人熱愛自己的祖國,認識自己國家的曆史和國情,培養國民意識尤其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從哪個角度來看也是不為過的,但是就是這個基本的觀點,卻得不到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期望的回應,甚至反抗的行為愈演愈烈,超出預期,這讓人尷尬的結果,到底為什麽呢?一般認為,國民教育科會形成一言堂,給兒童洗腦,讓他們在沒有形成判斷能力之前就通過強製灌輸,把中共統治國家的合法性漂白,把香港人馴化成“聽話的中國人”,這樣慢慢將香港融入祖國的懷抱。當然也不排除某些本地黨派利用國民教育科目的機會來拉選民的選票,故意激化本港人同內地的對立情緒,從而在立法會選舉中渾水摸魚,從中漁利。還有說法是港人因不滿特首梁振英,而故意借此機會發難政府,希望梁振英能夠更好地維護港人的利益,不要跟在北京的屁股後麵,一味討好中央政府。
在我看來,以上分析都是建立在獨立事件層麵上,於曆史和政治的角度看,則該事件有必然性和警示性,很可能是衡量中國到底要走民主化還是集權化道路的標誌之一,值得持續關注。
首先,要了解為什麽香港這麽強烈的反對國民教育科的開展,就要先了解一下香港移民的曆史。在2戰剛剛結束的時候,香港的本地居民隻有50萬,由於日本的殖民統治,經濟情況很差,主要作為貿易港口。而在46至49年,短短3年時間,由於國共內戰,到中共建國的時候,香港人口已經超過130萬,將近翻了兩倍,而且其中大部分是資本家,大學教授,專業人才和國民黨官員。此後,短短30年,國內曆次運動,幾次亞洲的局部戰爭,都導致大量的人口遷移到香港避難,其中大量是高素質人才和青壯年勞力。再加上6,70年代的經濟起飛, 香港人的教育水平也得到很快提高,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地方是:香港擁有從英國移植過來的教育體係和自由的新聞報道,這樣就給香港人在一個相對較高的起點上可以自由發揮,培養出來香港人的民主意識。我所謂的民主意識,就是有一個被社會上絕大部分人都承認並接受的價值觀念,其核心就是個人有做選擇的自由和凡是涉及相關人員的利益的時候,所有涉及到的人員都有權表達自己的意見並通過表決來選擇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方案。這其中有兩個前提:觀念一致性和行為一致性,也就是不論經濟如何發展,社會如何動蕩,政權如何更替,絕大多數人對於自由,公平,正義有著共同的理解。可以看到的是,香港人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有能力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製度。可是作為共產政權,其領導人還在努力維護中央集權的統治製度,隻會統治不會管理,所以想當然的國民教育科,隻能在香港吃閉門羹。
中央政權如果真正希望得到香港的認同,就必須要了解香港人對於民主與自由的訴求,其實未必是國民教育科招致港人的不認同,但凡是政府獨斷專行的決策或是隻滿足少部分人利益的政策都會得到同樣的下場,這也就是為什麽隻有香港會爆發“7.1”大遊行,舉行“6.4”紀念活動,為的就是那份對於民主和自由的堅持。所以,中央應該看到這次事件背後的人心項背,逐步放開自己的胸襟,讓人民有發聲的權利,有決策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