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為限

部分轉載 部分自撰
正文

高通脹,低增速,是最不利於經濟的。中國下半年有這種趨勢嘛?

(2011-07-28 11:15:11) 下一個

高通脹、低增速對經濟不利,這是正常情況下的預期。它背後的原因,是中國人口出現劉易斯拐點,人口紅利的兌現後出現的正常現象。當然,這與中國過去十年的粗獷型發展的高增長是有關係的。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多體現在出賣低廉勞動力與低價資源。通過政策性的地引進外商投資,用上述兩類東西換取了大量的外匯紙幣。而從外匯流入量的暴增,中國央行發行等量的人民幣對衝,造成過去十年貨幣發行量的暴增。這點,我們從外儲走勢上可以看到(見圖三)

圖三:起於1950年的中國外匯儲備情況

《國際金融報》訪談稿

而中國人財富的暴增,則體現在固定資產的價格膨脹上。地價與房價上漲,容納了最大量的超發貨幣。事實上,沒有哪個國家的崛起,是通過蓋房子蓋出來的。中國的高增長GDP成分中,國力增強的占比很小,更多地體現在資產價格的泡沫虛增。而隨著資源浪費與人口紅利的消失,這種粗獷型發展事實證明是不可持續的。所以,中國經濟必須從產業結構上進行轉型。而在轉型初期,出現的現象必然是高通脹、低增長,它是淘汰落產能必須經曆的過程。以東亞當年日本、南韓、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騰飛前,也曾出現過這種現象。所以,未來因可工作人口的下降(見圖四),工人工資議價能力的抬高與資源價格上漲,必然會造成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因此,全社會的企業都會向高附加值的產業進行轉型。可以說,由於人口的長期趨勢是下降的,必然會令高通脹長期持續,而在轉型完成之前,社會的生產力將相對下降,令總體的增速下降。而中國政府一直在避免經濟出現硬著陸,所采用的手段就是適度寬鬆,令經濟下滑速度不致太快。再沒有其他產業可以取代地產業地位之前,這個過程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圖四:中國工作人口變化圖(源自安信證券研究所報告)

《國際金融報》訪談稿

 

但是,中國政府的體製是樹狀結構的集權領導政府,它對經濟的計劃性管控能力強於西方民主資本主義國家。而且,目前全社會的狀態是國富民窮,隻要國家願意還是能較好地控製經濟發展的速度。因此,我個人認為,將目前的中國宏觀經濟定義為高通脹、低增速並不恰當,可能用適度通脹與略比高增長降低的增速來形容會更合適。它的目前就是拖長時間,讓時間消化不利因素,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新興戰略產業,從而倒逼產業結構的轉型。而目前社會的資金,基本集中在固定資產(房產)與金融資產兩塊上麵,這對於中國社會將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當全社會的資金都聚焦在這兩個方向時,最容易引起經濟出現大幅波動。貪婪的金融資本未進入實業領域,而是以高利貸形式食利,一方麵左衝右突易引起各領域的實物資產價格此起彼伏似的暴漲,從而令通脹持續增高;另一方麵則更加惡化了民間實業的經營環境,令獲取經營所需的資金成本抬高。所以,隻能通過一次局部的陣痛,消滅部分貪婪的金融資本。而就廈門地區的情況,目前全國人民知道較大的擔保公司破產是三家,但據向該行業從業人士谘詢所獲信息表明,目前廈門地區出問題倒掉的擔保公司已經超過50家,許多銀行的借道食利資金都深陷其中。所以,我個人認為,中國經濟在今年下半年的任務,就是釋放該方向的風險。如果繼續任由情況惡化,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高利貸食利鏈如果沒有清除,將嚴重滯後中國經濟轉型成功的時間。所以,我個人認為,下半年宏觀經濟將處於壓通脹、保持經濟平衡運行的狀態中。這樣的情況下,才可能令中國經濟進入相對有利的適度通脹、相對降低到9%左右增速的穩定成長期。而雖然這麽做,中國的GDP增速會略有下降,但GDP的國力占比將得到提高,這對中國可能是更好的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