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廣場協定之前,就釣魚島事件再說幾句。 東亞經濟一體化,是曆史的大趨勢。但是如何整合,以誰為主來整合,仍然存在很大分歧。而這個分歧的主要問題,在於日本和韓國,自視甚高,不光是想在整合中占據自己不應該占據的地位,而且還時不時,要把美國勢力拉進來,從而讓中國吐出更多的利益。 當然東亞整合對中國有利,但是對日本和韓國同樣有利。如果人家不是一條心,就是說你中國剃頭擔子一頭熱,那麽不整合就不整合吧。 反正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總是要有一些墊背的屍體。東亞經濟整合不了,對歐洲和美國,是大禮物,可以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那麽中國還不如好好地和美國和歐洲,談妥條件,保證中國自己不受其害,那麽日本和韓國想死的話,也不能拉著人家,是不是? 反正釣魚島事件,也不會短期解決,也不會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那麽中國政府的反應,就應該看事件發展的程度如何,該派武裝漁船,就派武裝漁船,該派海上城管,就派海上城管,大家多搞些摩擦,豈不是也有事做? 看了日本的一種說法,在 2009 年,是沒有任何事故發生的。但在 2010 年,中國漁船和日本海上城管的對峙,上升到了 14 件。那麽俺認為這個頻率還是太低,最好是超過 100 件,就是每 2-3 天,大家就對峙一下,那麽跟炮打金門的效果,也差不太多了。 而在其他方麵,比如說東海協議上,俺倒是認為,沒必要糾纏下去了。派出海軍在這個海域巡航,然後大大方方地開油。本來春曉油田,連爭議地區的談不上,你日本也沒有資格說三道四。 如果日本的反製措施,是在爭議地區,開始石油勘探,那麽城管一出,搗亂一下,還是比如靠譜的。 現在就談廣場協定,要說明白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東西,那就是為啥廣場協定之後,日本人就蔫了,而德國人好好地活過來了? 其實當初簽訂廣場協定的結果,就是德國馬克和日元對美元升值,接近 50% 。 升值的目的,一個當然是要解決美國的金融危機,另一個也是希望改變德國和日本過於依賴外貿,希望可以增加內需而改變對美國的貿易太過於不平衡。 德國馬克和日元升值,當然帶來的情況是這兩個國家的產品,在出口上競爭力減弱,在進口上反而東西便宜了。因此對任何國家,都是一個兩難的處境。 就是你的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要求的是你的工資水平也下降,這樣可以衝銷貨幣升值帶來的出口負麵影響。 可是你要求增加內需,來彌補出口方麵的損失,是要求你的工資水平上升,這樣才可以帶動內需。而這個似乎就是一個矛盾。 這個時候,在德國發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蘇聯垮台和東歐變色,帶來了德國統一這個大事件。 當東德加入之後,德國馬上麵臨一個新的局麵。那就是新的市場出現了,內需解決了很大一塊。而隨著東德勞動力的加入,德國的工資水平自然被拉下來了,這又彌補了德國出口的競爭力下降的不足。 而日本則沒有這個運氣,所以在無法大規模開發其他市場的情況下(中國市場是要到 90 年代中期才開始出現,而且後來日本經濟有一段時間,就是靠了中國市場),日本當時沒有很好的辦法來脫套。 當然在後來,德國的日子就更好過了。那就是歐元的產生和歐元區的成立,為德國製造增加了很大的準內需市場,那麽美國市場對德國產品比重的降低,導致了美國對德國經濟的掌控力和訛詐力大幅度降低。 不過在起先消化東德的時候,德國不是沒有壓力。在德國采取的財政政策,是一種叫做平衡政策的方法。 就是德國聯邦政府要保證生活在各個州的德國人,都能享受公平的生活。所以搞出一個德國平均標準出來,那就是所有的德國州,要按照這個平均標準來行事。那麽富裕的德國州,就要向貧窮的德國州做財政轉移支付,從而讓大家可以得到均衡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入的東德各州,自然就享受到了這個財政支付,這樣就把德國的內需給提升起來了。因此可以這麽說,德國的內需提升,是靠財政政策來完成的。 這個就是廣場協定之後的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別。那就是日本的刺激內需,靠的是貨幣政策,就是銀根放鬆,利率放低,鼓勵大家多借錢。而德國的刺激內需,靠的是財政政策,就是通過政府財政的公共開支,來達到效果。 這種不同的政策,有什麽不同的效果? 很簡單,如果你去過銀行借錢,你應該知道,如果你越有錢,你越不需要錢,那麽就越容易借錢。可是如果你越窮,越需要錢,你就越借不到錢。 不信,你到美國看一看。大家都知道華爾街,卻不知道美國有一些專門搜刮窮人的借款機構,像什麽 Cash In Check 之類的,那借給窮人的利率,是按照 500% 來算的。這些背後也是由華爾街大銀行操縱的高利貸行業,比美國的賭博行業賺的錢還要多。 因此貨幣政策下的寬鬆政策,導致的結果,通常是有錢的勢力集團,拿到這些錢,而人家富人也沒法一天多吃幾頓飯,就把這些錢流進了股票和房地產。而真正缺錢的普通人,不一定有機會或者本事,可以拿這些借款去消費。 要麽像美國今天一樣,讓不能負擔貸款的窮人去借錢買房子,是什麽結果。 要麽像廣場協定後的日本,窮一點的日本人,看到工資漲不了,而房價倒是猛漲,人家花錢意願自然少於存錢意願。當然你的內需上不去了。 而且日本的貨幣政策,就導致了日本的錢跑到美國去,狂買一切,是個人模狗樣的地方,日本人就一擲千金給買了,倒是解決了美國貸款消費抵押地價抬高的後顧之憂。 就是到了今天,日本的貨幣政策,還是沒有變成國內的內需消費的動力,反而變成了 Carry Trade 的主要糧倉。 這個就是日本在廣場協定之後出現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