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小磨坊

歡迎來訪,敬請指點..
個人資料
正文

施能:紐約高盛金融精英煉成記

(2017-08-02 15:08:00) 下一個

2017-07-30 張西 張西工作室 張西對話--海外留學生(35)

個人簡介:施能,女,1993年出生於蘇州,通過高考進入天津南開大學,大三時期赴美留學,先後在高盛實習並任職,現在在鹽湖城及紐約高盛總部從事投資銀行行業。

左二為施能

從蘇州、天津南開大學、美國鹽湖城,一路到紐約高盛總部;從一個在父母膝下任性撒嬌的小公主,成長為金融行業的精英——24歲未滿,施能就在美國實現了經濟獨立,在職業生涯方麵也取得了較大的自主權。這就是施能二十多年的人生寫照,是大寫的成功。像一個能量滿滿的小超人,在金融這塊領域,她孜孜不倦地開疆拓土,也思考良多。能,是潛能、能力、能幹,也是她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敢闖敢拚、無所畏懼的精神氣魄。

張西:可以聊一聊你的基本情況嗎?

施能:我叫施能,1993年出生,快24歲了。三年前才來美國,18歲前都沒離開過家鄉蘇州。從小父母對我照顧有加,他們也都受過高等教育,我的童年一直很幸福。高考後,我去了天津南開大學,第一次離家出遠門讀書,那是我人生第一個比較大的挫折。因為我的性格一直很要強,想要什麽東西,就會拚盡全力得到它。但是,考大學這件事讓我覺得不是光靠自己的努力就夠的。

南開大學的整個教育環境和製度非常官僚,不以學生為中心,我在那裏學習生活的體驗並不好。我的家鄉蘇州是沿海城市,比較開放,周圍有很多同學、朋友出國,而且我的男朋友當時也在國外,所以我對出國這個體係很了解,一直覺得出國是一個挺好的選擇。後來了解到南開有一個2+2與美國大學合作的雙學位機會,我立馬報名了,也沒有想太多,最重要的就是想離開當時的環境,換一個新環境,所以就來了美國鹽湖城。    

來到美國鹽湖城讀書,我覺得自己各方麵成長、進步都非常大,一年之後,我覺得學校能夠帶給我的成長已經有限了。鹽湖城其實是一個比較小的地方,環境比較封閉,肯定不能跟紐約比。在鹽湖城的第一年,我就決定先拿下高盛的暑期實習,那是第一年能夠拿到最好的實習機會,第二年就往外開拓。拿到實習後不久,我就開始精心規劃第二年的學習生活。

張西:所以你第二學年就去紐約了? 

施能:是的,暑假順利完成高盛的實習後,我就去了紐約,作為交換生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第二學期參加了一個弗吉尼亞大學的海上學府項目,就是利用一個學期110天的時間,坐船環遊12個國家。在船上的時候,也有教授給你上課,課餘就是環球遊曆、開拓視野,從美洲出發,經過亞洲、非洲、最後在歐洲著陸,我覺得收獲挺大的。

隨後我就回國,進了北京領英(做幫助個人建立互聯網職場品牌和連接工作機會的業務)實習。在北京的實習是我自己找的,因為我當時一直在船上,在國內也沒什麽資源,下了船才開始匆匆找實習。當時我從蘇州搬到了北京,做了三個月,收獲頗多,自己也做得很高興。公司裏的實習生層次都蠻高的,基本上就是一群接受最優秀的全國高等教育的學生,跟他們在一起做事情真的受益匪淺。

結束北京之行,我又回到鹽湖城讀書,雖然我很有冒險精神,但還是把學位證書看得挺重的。我覺得在社會上也需要這些東西,所以我又乖乖讀了一年,把學位證書拿到了。同時這一年期間,我跟一位同學——茱莉亞一起舉辦了求職方麵的論壇會議,因為求職是我這一年的重大課題。

很幸運地是,本科一畢業我就順利地找到了在高盛的工作。而且我覺得這是自己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我也很珍惜這個機會,因為周圍跟我一起工作的人,都畢業於美國名校,特別聰明、勤奮。我所有的上級,都是我今後想要成為的人。我覺得在這樣一個環境裏工作,非常有利於個人成長。我工作也很努力,每周恨不得上班100個小時,哈哈,我現在就處於這樣一個狀態和人生階段,特別專注於自己的職業發展,這就是我現在的真實生活。

 

施能勇敢獨立、踏實能幹,同時也善於學習總結。她在紐約高盛的工作讓她收獲良多,她的回答抹去了人們對高盛金融精英的偏見。能者,能量無限,她在鹽湖城上學的兩年中,不僅花了大量時間在自己的學業、實習與求職方麵,還舉辦了兩屆促進女性自我發展的論壇會議。

    張西:聽上去你真的是在往職業女性的方向發展,而且是極具領導力的職場女性。

   施能:未來的事情也不一定啦,不過就目前而言,職場肯定是我投入最多時間的地方,也是我收獲最大的地方。

    張西:你才23歲就拓寬到這個程度,已經非常、非常厲害了,後生可畏。你現在在做什麽?

    施能:我現在還在紐約的高盛工作,屬於銀行業,金融公司。紐約是高盛的總部,鹽湖城是分部,全世界有70多個辦公室,北京也有,香港也有。我的崗位有點複雜,雖然隸屬於鹽湖城辦公室,但是所有的工作都在紐約完成,所有的同事、工作關係也都在紐約。我的工作就是和同事一起參與各種項目,幫助各種各樣的公司做融資活動,有世界500強的大公司,也有很小的創業公司,五花八門的投融資活動。他們想要上市啊,他們想要把自己賣掉啊,賣給更大的公司,或者賣給一個金主,我們都可以幫忙做。或者他們想買個更小的公司,覺得那個公司發展很快、有前景,想要把那個公司的技術、人才收購過來等等,我們也可以幫他們做。這就是我現在從事的事情。

    張西:在這樣的公司工作給你帶來了什麽?

施能:給我帶來的東西真的太多了。第一打破對投資銀行的固有印象如果你出去隨便跟一個路人說高盛這個名字,基本上得到的反饋是,這個公司名聲不太好。今年川普就職總統,他請了很多高盛的同事去做他的顧問、財長,入主高位。其實高盛有史以來,二、三百年的曆史就是這樣的,名聲不好,大家普遍覺得從高盛出去的人都有權有勢,不關心大眾的疾苦,吸收民脂民膏……但是我覺得在裏麵工作,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實際上,無論什麽樣的公司都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我現在就是在這群人底下學習、成長。如果我去任何其他公司工作的話,可能各方麵能力鍛煉得都還挺不錯的;但是他們這群人不一樣,他們從小是就是接受父輩們的耳濡目染,不管做什麽事情都極其有自己的那一套,我覺得可以稱為“遊戲規則”。我們是從另外一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不了解他們的遊戲規則。我現在已進入這個行業,必須去適應這套規則,了解他們如何在這裏麵生存,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也是我學習最快、最多的地方

第二點是結識的這些同事。我的同事們從小在精英的環境下長大,性格品質其實很讓我感到尊敬,基本上每一個人都非常善良,特別願意幫助別人成長,做事情也都一絲不苟,非常認真,品學兼優。我覺得跟這樣一群人一起工作,心情特別好。同時不管你是跟我同級的,還是比我大的,我在他們身上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能夠從別人身上學到更多東西,這一點我覺得也好處多多。這可以算第二點吧。

    第三,就是跟國內相比,這樣的機會實屬難得。我覺得如果我沒有出國,一直都在國內的話,可能很難遇到這麽好的機會。初入職場,就能有這麽多經濟上的自主權,職業上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樣的機會不管在哪都相當罕見,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樣一個環境裏工作,對我的一生都會非常有益。

    張西:講得挺好的,你現在具體在做什麽樣的項目呢?

施能:我現在具體在做消費者醫療行業,所以我所有的客戶都是消費者巨頭,零售行業,比如餐飲公司,或者是服裝、時裝品牌,還有一些醫療方麵的公司,類似醫療器械或者醫療保險。所有這兩個行業的相關公司要做投融資,都會找我們這個組,我們這個組有將近200個人,我在同時擁有十幾個客戶的團隊裏麵工作,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精彩,因為每個客戶想做完全不一樣的事情。我覺得自己現在就是真正地處於資本的環境當中,知道資本是如何運作的,這是我目前做的事情。

    張西:能聊聊前幾天的論壇會議的發起緣由嗎?

施能:當時我認識了朱莉亞,知道她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女生,就想跟她一起做點事情,她剛好也有這個想法,我倆一拍即合。在鹽湖城上大學,對我而言資源極其有限,所以我就想借此機會創建一個平台,可以認識更多優秀的同齡人,把我自己知道的事情,把我認識的關係,從點變成麵,連成一片。有這樣一個關係網後,其實能量可以指數級增長,之後可以做更多事情。就像您做劇院也是一樣,做成一個500人的組織,大家每個人有一個點,這個組織的其實比個人的力量要大很多。

張西:當然。你們張羅這個會議用了多長時間?

    施能:今年是第二年,我們從201510月份就開始做這件事情,20164月做了第一場,20166月開始招認做第二場,做了將近一年。

    張西:組織這樣一個活動要用這麽長時間?那你們的讚助怎麽拉?誰去拉?

    施能:讚助就是會議當天拉,其實大部分都是自助式的。像我們自己有些資源,我和朱莉亞工作的地方資源比較多,所以材料、房間都還可以,不成問題,交通費用這些都是成員自助。以後我們可能會考慮收門票、收捐款。

    張西:整個活動下來捐款的數額大嗎?

    施能:今年數額多多了,今年比去年多了10倍,去年數額太少。

    張西:挺有意思,你們明年還會繼續舉辦嗎?

    施能:應該會,現在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但按照這兩年的體驗,收獲還是挺大的。

    張西:做這樣的活動,除了開拓了你的視野,增廣了你的交際麵,提升了你的領導力之外,就會議本身的內容而言,你自己有什麽收獲嗎?

    施能: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問題。我去年做這個會議時,對性別研究一無所知,因為我從小沒有這方麵的困擾。第一年的會議對我來講,就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這樣一個議題。第二年的會議,更多的是想要有自己一點的想法在裏麵,所以我定的主題是“中國女性在海外”。我們一直都不想做得太激進,所以今年的主題更加偏職場一點。我覺得不僅自己受益吧,能夠讓其他在海外求學的學子也覺得有收獲,就挺有意義的。

    張西:對於性別本身的認識,你有什麽新的感悟嗎?

施能:現在會形成一種更加多元的觀點,就是不一定隻有兩種性別,能夠更加敏銳地認識到,現實社會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女性,並不單一,電視劇裏麵對女性的片麵描述也不完全準確。一般來說,接受西方教育的人對多元性別這點會更加敏感、認同一些。

 

小時候,施能的父母對她的教育方式是放養,在此,她提到了一個特別的詞匯——“精神放養”,就是注重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讓孩子在精神層麵自主、自由、自立。但是在技能、技藝方麵,施能的父母毫不放鬆,要求極高。尤其媽媽,很有遠見,3歲就開始帶她去上英語補習班,可謂走在時代的前沿。同時,施能的經曆也告訴我們,一場真誠用心的戀愛,帶給人的成長與變化也是巨大的。

    張西:你將來的發展會更了不得!那關於父母,你剛才說都是知識分子,他們都是學什麽的?

    施能:我爸媽都是農村孩子,自己萬裏挑一考上大學的,我爸爸學醫,現在是一個外科醫生,我媽媽學意大利語,現在從事翻譯工作。

    張西:小時候他們對你的教育方式是怎樣的?

    施能:應該屬於放養。其實小時候我有很大的可能性會長歪,不過爸媽仍然堅持讓我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試錯。如果我做的事情不對,比如我有段時間拎不清,不想好好學習,天天跟流氓學生混在一起,他們也都不管,他們知道這是成長的過程。當然他們也不是真的完全放任不管,到一個程度,媽媽就會非常嚴厲地給我指出,我就會有所收斂。一直到長大以後,我都是自己選擇自己要走的路,不是爸媽為我選擇的。在這裏,我特別感謝他們從小培養我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的精神。

    張西:小時候父母會帶你去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嗎?

施能:特別多。小時候琴棋書畫都學過,手風琴啊什麽,五花八門的課外興趣班都去上。記得我從3歲就開始上英語課了,那些補習班的老師說,這兒從沒見過幼兒園的小朋友。當然,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上英語課的就特別多了,時代變了。可見我媽媽在那個年代還是很有遠見的。手風琴是我自己選的,當時覺得鋼琴太普通,媽媽就帶我去學手風琴,然後我就堅持學了10年的手風琴。少年宮裏麵的學生在做的事情我也在做,上文化課,學畫畫,油畫、水彩都會一點,一直延續到小學畢業。中學時期也上過我們學校自己開的補習班,甚至有編程班,基本上周末都排滿了。

張西:我就不明白了,你剛才說他們對你是放養,那他們帶你去上這麽多的課外班或者興趣班,你都願意嗎?

    施能:肯定也有不願意的時候。不過我說的放養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養,其實很多家長傾向於把自己的想法、價值觀甚至理想灌輸給下一代,不允許孩子選擇自己的道路,也不培養他獨立自主的個性,這就不是精神上的放養了。精神上的放養,是讓我形成自己獨立的三觀;帶我去各類補習班,是為了提升我各方麵的技術、技能。這兩者不一樣,一個是更高的形而上的層麵,另一個是技術方法論。我認為技能很重要,可以讓你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我的父母是在高層次上放養,但是對我的學習成績、技能技藝各方麵要求還是挺高的。我當時還挺不願意的,經常為了學英語跟媽媽起衝突。現在回頭想想,媽媽還是挺不容易的。當時,媽媽的工作收入是家裏比較大的經濟來源,每周工作6080小時,很累,同時還要管我,我脾氣又特別不好,覺得挺對不起她的。

    張西:你當時跟她對抗的方式是什麽?

    施能:非暴力不合作,各種鬧別扭。其實媽媽很厲害,隻要一嚴厲,我就沒話講了。

    張西:持續到什麽時候?小學、中學?

    施能:我一直到初中都還很叛逆,極力跟媽媽對著幹,到高中就好多了。高中算是青春期,給我帶來脫胎換骨的成長。進了高中後,初中同學都認不出我了。

    張西:怎麽說?

   施能:變得成熟很多,從一開始的自卑,逐漸變得超級自信。我覺得有幾個原因,第一是我進了一所全市最好的高中。我一直都深信這點,就是環境能帶給人成長,所以一定要在一個好的環境裏麵,你再怎麽長都不會歪到哪裏去。在全市最好的中學就讀,無形中受到身邊最優秀的這群同學的影響,覺得自己不努力都不行了。

    第二,高中的時候認識了第一個男朋友,我覺得談戀愛帶給我智商、情商上的成長也是巨大的。

    張西:讓你更早、更多地認識完整的世界是吧?

    施能:對。

    張西:說到上高中你變得更成熟了,那這種成熟表現在什麽地方?知道要學習了,還是不和媽媽鬧別扭了?

    施能:也不能這麽簡單地說。其實我一直都知道要好好學習,我覺得應該是更加理解父母了。之前我不太懂如何跟人相處,從小學開始,我就是各種天大地大我最大,非常傲驕、任性的小公主,因為爸媽對我關愛有加,感覺自己一直都是世界的中心。到高中後,我就懂得去理解別人、關懷別人,到現在,我身邊交心的朋友仍是那個時期積累下來的。

    張西:有沒有一個什麽特別事件,讓你有了這樣一個轉折點?

    施能:就是剛才說的,第一是考上了本來可能考不上的好高中的尖子生班級,第二是我當時談戀愛了。怎麽說呢,我的戀愛對我的成長影響巨大,如果沒有談那場戀愛的話,我就不是我了。那場戀愛我談了8年。

    張西:你覺得和他在一起最大的成長是什麽?

    施能:他跟我同齡,我覺得我們兩人是共同成長。整個成長過程就是我自己巨變的過程,比如看待世界的眼光變了,變的更加細膩、敏感,同時又更加包容、堅強,更加能夠體諒、理解和尊重他人。

    張西:可以談一下什麽原因讓你們又分開了呢?時間?地理空間?

    施能:異國吧。異國之後我在天津,他在紐約,後來打算去美國留學我大三的時候去紐約找他,發現他在紐約有別的女友,我們就分手了。

    張西:這件事情是不是也讓你迅速成長?

    施能:對,這件事情讓我成長很多。

    張西:會不會有很多抱怨情緒?或者憎恨?

    施能:在當時的情形下,多多少少會有一點,但是我覺得我從一開始就特別明確,我不想恨任何人。也算一種修行吧,所以現在也沒留下什麽情緒。

    張西:他會有那種內疚心理嗎?

    施能:嗯,他很內疚,但是也沒辦法。他現在在香港,我現在在紐約,他當時的表現讓我們最終還是錯過了。

    張西:有沒有再做努力,最後走到一起嗎?

    施能:做了很多努力,不然怎麽能談8年?不過後來有很多反複的東西,真的是已經沒有可能了。

    張西:是什麽讓你們最終沒有走到一起?

    施能:我覺得是麵對事情之後,人的反應,之後連環效應產生的後果。其實如果當時換一種處理方式的話,可能現在的結果就會不一樣。

    張西:明白了,那就是一段經曆吧。對你來說工作重要,還是對情感的需求更重要?

    施能:工作更重要。

    張西:因為工作容易有成就感,給你帶來快樂,你能把握,而那個東西你抓不住?

    施能:對。的確是這樣。

    張西:那現在呢?

    施能:現在沒有感情生活,我現在每周工作100個小時,不可能有感情生活。

    張西:反正還年輕。你當年到美國留學有他的原因嗎?

   施能:也有一半。但我自己確實一直都想出國讀書,即使他當時沒在美國,我也一定會出來的。

 

身處在光鮮亮麗的金融行業與花花世界的紐約,或許是別人眼中“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對此,施能有什麽思考?當商業規則與自己的初心初衷,或促進社會平等、公眾利益等目標有衝突的時候,又該如何取舍?施能年紀雖小,卻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不過她也坦言,自己還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預見她會成長為一個不僅成功,同時還具備對社會、對大眾有關懷的成熟青年。

張西:你對自己的職業規劃,現在有譜了嗎?

    施能:我覺得自己最終是要回國發展,最終的規劃是想在國內做一些比較能夠解決實在問題的事情,像我現在做金融,像大眾想的那樣大家也沒有錯,真的不是一個能夠給更多人帶來益處的行業,實際上確實是比較自私的一個行業,就是惠及自己,所以我以後在國內應該會做一些能夠惠及大家的事情。

    張西:你剛才說到,你的高盛團隊,一方麵你認為他們是一群從小就被精心培養起來的優越人才,這裏麵的人大部分是精英;同時你又覺得他們有自私的一麵,沒有惠及除自己之外的大眾是吧?怎麽看待這個矛盾?

    施能:我覺得自己現在還在探索中,這真的是一個特別有意思話題。我每天都在觀察、學習,這些人到底是怎麽生活的,他們在這個社會當中的扮演怎樣的角色,他們究竟如何看待自己這些天生的優越,我覺得自己仍在觀察學習中。

    張西:一方麵你覺得你的這些同事人品都特別好;對你也特別好,另一方麵,你又覺得他們所做的事情,亦非善事。

    施能:其實也不是他們的本意,隻是他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非常簡單和順應直覺的選擇就是繼續去過這樣一種金融精英的生活。我是這麽覺得,人處在什麽樣的位置上,就會受製於那個位置的束縛與局限。他們整天想的事情是怎樣讓我的小孩進入全紐約最頂尖的私立學校的時候,他們就不可能是真的在做真正促進社會,促進平等的事情了。

   張西:你覺得這是一個人的人性弱點,還是如何?

   施能:沒有,人性都很好,我覺得就是人到了那個位置上,那個環境裏,就不可避免了。人都有其局限性,很難跳出自己所在的環境思考事情。我現在想做的是要保持一個比較清醒的頭腦,更加冷靜客觀地去看待金融精英的這種光鮮亮麗的生活。

    張西:我也思考過類似的事情。比如說婚戀網站,一方麵它的初衷是為了那些遊蕩在外的人、想要尋覓合適的另一半的人搭建一個平台。可是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會出現不能讓客戶盡早成雙成對的現象。老板會希望客戶慢一點配對成功,因為成對太快生意就沒了。長期在婚戀網站上掛牌的客戶叫作“種子用戶”,他可能會跟十個人、幾十個人甚至上百人都有交流,種子用戶極大地活躍了婚戀網站的氛圍。所以,我就思考,人嘛,大家其實本身都是很好的人,但是一旦涉及生意,就得用生意的規則,可能與你的本心、初衷有衝突。我很難說服自己讓自己變成兩麵人,一方麵初衷是為了幫助客戶成雙成對,另一方麵進入商業規則的時候,實際上還是在耍弄客戶。你看,是不是和你所在的金融行業也有點像?

    施能:對,我完全同意。一件要去幫助別人的事情,本身很從單純,一旦牽扯到資本,就會變味。您剛剛分享的例子,我深有體會。我也思考過另一個行業,就是求職導師,不知道您有沒有了解過,也是類似的。比如你現在已經進入投行了,你要幫助後來的對投行感興趣的年輕學子,求職中介公司就會用各種各樣的會員製、導師製讓你掏錢,我覺得整件事情已經失去了互幫互助的單純意義了。

    張西:像這種問題,你自己遇到了會怎麽辦?

施能:我不會太深入地參與到那類事情。我覺得做自己覺得開心的事情就好了,比如我就用公司會議上的內容去參加職場分享,實際上比外麵那些高價販售的分享、幹貨要更有用,不過我們沒有收錢。我覺得如果收錢的話,會打破那個更大的良性循環,我們著眼點不僅僅是一個小組織回報率。

張西:太棒了!感謝你接受我們的采訪。

編者語:

都說光新亮麗、年薪爆表的金融從業者是最接近這個詞匯的一群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也聽聞對現代教育的批判,不論中國清北複交也好,美國藤校也好,都在流水線生產一批批這樣的人。這是一個時代的現象,也是時代的問題。但當我們深入去看群像背後每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個體時,就會發現這裏麵充斥了偏見。筆者很喜歡中文裏麵的一個詞——江湖,這個詞用英文語境很難表達精準;但你跟美國人說“Wall Street”,他們就能抓住你要表達的那種江湖氣、紅塵味了。中國人喜歡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說“非大有不可以大無”。沒有經曆過大有的人生,談何大無?連自利這一目標都難以達到,能力不具足的情況下,又如何承擔更多社會責任、造福公眾?施能的經曆告訴我們,年輕人就應該積極進取、勇敢無畏,把自己的能量與能力發揮到極致,但也應心存審慎的初心、善念,冷靜清醒,不能在江湖中迷失最本真、純真的東西。時間還很長,人生道路漫漫,相信這個能量滿滿的女生在未來會譜寫出不一樣的成功篇章。

編輯:胡少博    責編:李明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XL彩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出門在外7788' 的評論 : 您是對的,張西才女說她們都是高盛的:))~~
XL彩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出門在外7788' 的評論 : 我不知道上麵那張有很多中國女生的照片是在鹽城大學還是在高盛。我得去問問張西。。。
出門在外7788 回複 悄悄話 原來高盛那麽多華女啊。
XL彩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同意菲兒:))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這裏個個是牛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