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小磨坊

歡迎來訪,敬請指點..
個人資料
正文

趙浩宇:留學之路的成長與奮鬥

(2017-06-09 15:09:26) 下一個

2017-05-26 胡少博 張西工作室  張西對話--海外留學生(21)

簡介:趙浩宇,1988年出生於山西太原,後舉家遷至北京。在北京度過了大部分的求學時光,本科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後申請出國留學,獲美國西北大學項目管理碩士學位。現美國麻州大學公共政策學博士在讀。

趙浩宇外表看起來十分陽光、活潑,同時內心又非常細膩。他一方麵非常熱忱、待人接物麵麵俱到,另一方麵又沉靜喜歡分析反思。從北科大一路殺進美國名校西北大學,一所以極低錄取率著稱的大學,不是學霸,卻開始在學術這條路上嶄露頭角。他擁有怎樣的人生故事?且聽他徐徐道來。

張西:你看上去陽光,善良,我很好奇你的原生家庭環境是怎樣的?

趙浩宇:我父母在本科時戀愛結婚,兩人都學機械工程專業。他們的婚姻很穩固。我母親出生在太原,性格很開朗,周圍人對她非常好。我父親出身農村,小時候家裏非常貧困,日子很苦。所以,我父親奮鬥的力量非常足,應該是常人的好多倍。同時也很聰明,後來轉向社會科學、經濟學。我們家原本在太原發展,我也出生在那裏,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父親工作調到了北京,我們全家就從太原搬到了北京。

我小學四年級來北京上學,從太原到北京,對我來說是一個轉折,是一個挺大的挑戰,當時基本上還算適應。後來升到初中,就覺得初中三年過得不順利,對我影響不小。我覺得有多方麵的原因,一方麵初中離家住校,離父母比較遠,缺乏親人的關懷照應。另一方麵,可能是我初中那時候智慧還沒打開,很多事情還不會處理。但也是這一段逆境也讓我比同齡人更有奮鬥的動力。

張西:何時變化的?

趙浩宇:高中時,我開始積極改變自己。我一改初中時的各種做法。為人處事方麵,不像初中時那麽內斂了,開始主動尋求更多機會。主動在班級裏承擔事情,主動管理和別人的關係,這都是我在高中時做的事情。再加上我在高中學習一直比較好,所以老師也比較看重我,一直讓我擔任班長。

大學期間延續了我在高中時的狀態,就是積極地努力奮鬥。當時我考進了北京科技大學,參加了各種社團活動,機緣巧合,在學生會裏認識了我現在的太太鄧璿。記得大一剛開學的時候,我就心想一定得參加學生社團,當時心氣高報了校學生會的外聯部,但是麵試完被刷下來了。當時我有點著急,心想怎麽回事呢?我感覺自己不算差,怎麽就不要我了呢?後來我在宿舍碰見麵試我的外聯部長,我跟他說,我挺想進外聯部,您看有沒有什麽辦法讓我進去啊?他說那你就去拉讚助吧,要是真能拉到的話,我們就要你。我說好,去就去。部長當時就給了我一堆材料,是一個即將舉辦的活動,又跟我講了活動的性質、可能需要的讚助。

當時我很忐忑,因為那時我並不屬於這個組織,卻要以這個組織的名義去辦事,萬一我和商家談判時,真遇到一個外聯部的人怎麽辦?越是害怕,越是遇到什麽。後來我到外麵拉讚助時,還真碰見外聯部的人了,碰見誰了呢?就是鄧璿……這是第一次遇見她的經曆。

張西:有趣的相識。這是不是注定了你一直得怕鄧璿?

趙浩宇:後來我的讚助談成了,進了外聯部。第一次上台作自我介紹,完了下來回座位坐著,回頭一看,鄧璿就坐在我後麵。點點滴滴地,我逐漸對她有了印象,對這個女孩很有好感。後來在校園裏又碰到了她,這麽一來二去,也就兩個月的時間,我倆就熟悉了。然後慢慢約在一起吃飯、去自習室,快到年底的時候,關係就比較好了。再到後來大學四年我們基本就在一起了。特別是大四時候,我原本有一個機會去英國留學,雅思也考了,英國簽證也辦了,但為了鄧璿留了下來,沒有去。當時我就回憶從大一開始,到大二、大三一路走來,我覺得鄧璿是一個非常踏實的人,我自己比較愛折騰,也受了不少挫折,鄧璿好像是我的溫暖港灣一樣,她特別安分,沒有那麽多想法。另外,她雖然看起來柔弱,但內心堅定,有時我遇到糾結的事,兩個人一切磋,她能幫助我修正自己。這些都堅定了我們在一起的信心。再到後來我們一起準備出國,她被布朗大學錄取,我被西北大學錄取,一個在美國東部,一個在中部,所以我就經常坐飛機去看她,一兩個月去一次。2015年我倆正式結婚,現在都在波士頓讀博士。

張西:祝福你們這對情侶。可以分享下你們留學的心路曆程嗎?

趙浩宇:對於每個讀到大二的本科生來說,未來的選擇也就兩種:考研還是工作?工作的話,是創業還是找工作?創業對本科生來說還是太早,然而找工作的話,找到好工作的機會並不大。所以可能一半本科生會選擇考研,考研又分在國內考研,還是出國讀研。由於高考的慘烈複習狀態依然曆曆在目,所以大多數有條件的本科生都傾向於出國留學。因為一方麵準備考試容易一點,另一方麵也想去國外看看發達國家什麽樣子?優秀的教育什麽樣子?能在國外開拓視野,學習本領,對每個本科生都有很大吸引力。並且國外的碩士學位含金量普遍比國內高一些。

張西:這是你出國的動機。

趙浩宇:對。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夢想的人。本科時,由於年輕氣盛,總是在琢磨,如何能夠不斷進步?所以什麽事情“高大上”,就去幹什麽。和考研相比較,出國當然“高大上”了許多,出國也就變成了很自然的選擇。另一方麵,大多數本科生,對國外缺乏了解,總覺得國外是一片藍海,能夠出國似乎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那種對未來的向往,對未知世界的渴求以及探索,是很吸引人的。我們這代人都是獨生子女,普遍都被家長管得緊,或多或少都有一種非常強烈的“獨立”渴望。一旦出國,離父母就遠了,不但自己“獨立”了,還能追求自己的夢想,真是再好不過了。

張西:可否分享你是如何準備出國申請的?

趙浩宇:大三時,我開始準備出國考試。我的本科成績不算出類拔萃,如果想上名校,就要在留學考試上有優異成績,所以,不管是托福還是GRE,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學習。這兩個考試是出國留學必須通過的兩個考試。從這兩個考試的名字上就能看到他們的不同,一個是英語水平測試(TOEFL),另一個是研究生入學考試(GRE)。所以一個考察學生的語言能力,另一個GRE則考察學術能力。

通常的做法是先準備GRE考試,通過以後可能讓自己的英語能力有一個大的提升,再考托福就會感覺容易很多。複習GRE的時候,記得那時每天早上七點起來,洗漱吃早飯,確保自己八點鍾能夠在教室開始背誦新東方的紅寶書。紅寶書是GRE考試增加詞匯量必背的書,那時候考G的同學都人手一本,非常厚重,像個詞典一樣。現在自己的詞匯量基本也是那時候積累起來的。早期複習GRE主要是準備紅寶書,後期開始刷題,尋找類比反義的曆史題,不斷地背誦強化。GRE作文則需要定期寫作,從網上搜集曆次考試的作文題目,然後把題目歸類,每一個類型自己寫出範文,再找老師同學修改。最終我的GRE考得還算不錯650+800=1450,一般美國學校的GRE要求1300分。雖然很多大牛都能考到1500分,但我畢竟天資有限,最後這個成績也是滿意了。

考完GRE後又準備TOEFL。比較起來托福的題型更複雜。有閱讀,聽力,口語和寫作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又有幾種不同的題型,所以現場發揮的時候,需要考生有比較強的適應能力,對每個題型的處理方法都要了解。在考托福的時候,我的狀態特別不穩定,我考過好幾次托福,每次不是這裏出問題,就是那裏出問題,總感覺發揮的不理想。但每次考的結果卻特別的穩定,不是99分就是98分(滿分120分,名校需要100分以上),這樣的分數我好像考過四次。

張西:請允許我笑一次。

趙浩宇:那段時間,我自己就感覺,也許這就是命啊,看來我的人生就是這個水平了,想要考過100分感覺比登天還難。謝天謝地,奇跡還是突然出現了,我最後一次考托福,考得格外好。當時還遲到了10分鍾,別人都已經開始做題了我才進去。但不知為什麽,那天內心很鎮定,答題如行雲流水一般順暢,考完以後也感覺很輕鬆,分數出來我嚇了一跳:107分。那一次我才相信,原來人真的是有潛力的,所以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

張西:非常好的心理體驗,必須讚一個。

趙浩宇:新東方的托福和GRE培訓班我都上過,至今還記得當時新東方的一批“名師”的風采,比如“小寶老師”韋小亮,作文老師李笑來,托福聽力馬俊,托福閱讀杜昶旭,等等。這些老師能力很強,現在大多也都從新東方離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回憶起來,他們都特別能激發學生們對夢想的追求,也都是大師級的段子手,課上正能量滿滿的同時又非常詼諧幽默,給那一批備考的學生帶來很大幫助甚至是歡樂。但再好的老師最多能夠啟發學生,真正準備的過程中,全靠的是自己落實,如果隻是去上課很容易感覺已經聽懂了,但真正一做題又不行了。

張西:你是如何申請美國高校的?

趙浩宇:申請和選校確實是兩個很重要的環節。選校的關鍵是明白自己的目標。其實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出國讀的是碩士還是博士?因為這兩種學位差別很大。對本科生來說,碩士時間短,錄取條件低,能夠盡早工作,但是投資高(碩士自費,博士一般有獎學金)。博士費用低,將來工作層次高,可以去高校任教或是去企業和智庫搞科研,理工科收入會更高,但是時間長,申請門檻高。對美國高校來說,開辦碩士專業,招收的學生多,一是可以提升自己名氣,二是可以獲取一定的收入,支持係裏的科研活動。培養博士生則是各個院係的本職工作,能夠提升大學的學術實力,產生更多的科研成果。由此來看,美國院校的碩士項目,會比相同院係的博士項目容易申請。申請碩士應關注學校的名氣、實力以及地理位置,而申請博士則應看重院校的專業本身,以及老師的相關研究。

對我來說,本科畢業時並沒想讀博士,申請的都是經管類碩士。最後申請結果不錯,我碩士去的是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綜合排名前20,專業是項目管理,這個專業專門研究工程方麵的項目管理。後來碩士期間,才漸漸意識到讀博士並沒有我之前想象的那樣枯燥乏味,如果目標明確,有自己愛好的專業,讀博士也未嚐不是一種享受。

所以碩士畢業以後,我就去了美國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讀公共政策博士(Public Policy)。麻州大學的主校排名全美70多名,不如以前我讀的西北大學,但這個時候,隨著我對留學了解的深入,以及對自我興趣的了解,學校排名高低並不影響我的選擇了。當時選校的時候看到這個學校的公關管理學院的水準挺高。係裏的老師,不管是資深的還是新老師都畢業於美國前20的名校,並且在學界都很活躍。當時我一看這情況,心想排名一般的學校,公共政策係竟然這麽好,太出人意料了,所以就決定申請。我現在在這裏讀博士第三年,正在寫論文。

張西:現在回過頭來看,你整個申請學校過程有無遺憾?

趙浩宇:有。第一次申請時候,我找的是中介幫助我申請,沒有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第二次申請博士則完全自己操辦。當時找中介有幾個考慮,第一,自己雖然考試成績不錯,但英文感覺還是不過硬;第二,國外到底什麽情況,自己完全不了解,兩眼一抹黑,心裏沒底;第三,當時國內的留學中介市場非常火爆,給學生們造成一個印象就是,這個事兒學生自己肯定搞不定,要不然這麽多留學機構為什麽能存在呢?好像不去花幾萬塊錢申請,就感覺不夠踏實一樣。

現在看,這些顧慮其實都是可以克服的。第一,英語水平,隻要多看多聽多練,慢慢就提高了。第二,國外的情況自己不了解,可以參考留學中介的意見。但中介提供的信息許多都是偏頗的,不應該把申請決定完全交給中介機構去做。至於第三條,中介市場火爆,更是一種社會現象,正是申請者的信心不足,催生了中介市場的繁榮,由此產生的群體盲從,也會讓想留學的新生選擇依靠中介。

張西:留學是你自己的事,為何把未來的掌控權交給陌生人?!

趙浩宇:對。申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自己對自己了解、定位的過程,同時也是對自己未來規劃探索的過程。未來要學一個什麽樣的專業?學出來後將來要幹什麽?學校裏師資力量如何?比較靠譜的專業都具備什麽樣的特征?這些問題通過自己探索都可以得到解答,同時自己出國後的規劃在這個過程中也就逐漸清晰,這對每一個申請者來說都太重要了。如果聽從了很多中介的說法:以申請結果為導向,申請過程全包,全程不需要學生參與。那這就是很典型的誤導學生,對中介來說他們可以把學生安排到他們回扣最高的項目,對學生來說則喪失了主動性以及寶貴的規劃自己人生機會。

張西: 留學生活和就學環境與國內有何不同?

趙浩宇:我從小學到大學都在北京,從來不知道離開家是一種什麽滋味。並且從小周圍人都讚美北京是大都市,能來北京是多麽的好,所以從小就覺得自己居住的北京是獨一無二的,有一種無形的優越感。剛出國幾個月,從前“主場優勢”一樣的幻覺馬上不複存在了。我感覺自己的狀態就好像是外地人來北京一樣,人生地不熟,自己說話外國人不一定能聽懂,對方說話也是一樣。那時感覺美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美好。但這種態度很快也就改變了。不管是在學校裏同老師和同學溝通,還是在校外同陌生人、銷售員的交流,發現所遇見的人大都很友好,慢慢地自己也進入了狀態。

    我剛來美國的時候,上課聽講比較困難。雖然托福成績不錯,但感覺托福聽力跟真正的上課還是不一樣。第一學期,有一門課叫談判與溝通,為了不掛科,每次我都坐在第一排,聚精會神地聽老師上課講的每一個字,並且認真記筆記,也隻有這樣才能聽懂七成左右。但老師誤以為我是特別聰明好學的學生,上課有時提了一個問題後會看看我,希望我回答,但每次我也隻能憨厚一笑,表示其實我不會,不過最後經過這門課的洗禮聽力提升了一大截。

我的專業是項目管理,課堂上常常出現一些企業界的大牛老師,比如像芝加哥當地的建築企業的高層。記得一門課是工程造價測算,老師是當地知名建築企業的主管,十分嚴格,要求我們學會看建築的結構圖,並且計算造價,課程很有價值。但最後期末項目,老師按照公司內部的標準,審核我們的造價報告,結果幾乎全班同學都拿了C。在老師看來,雖然每個人都很努力,但我們的成果,離最終實際能用的標準相距甚遠,隻能給C。最後係裏把我們的成績做了處理,不至於有C這麽難看的分數。但經曆這次課最後,我也算是領教了美國老師的嚴謹和認真。

 觀察到的另外一個現象是,出國以後,同學之間的關係好像比在國內同學之間,更親了一些。由於大家所麵對的困難都比較相似,抱團取暖的動力也就更充足。我們專業的中國學生大概十位,每天上下課都在一起,沒課的時候就會以各種理由在一起聚會。還記得一大幫人第一次一起做飯、一起玩桌遊、一起坐飛機出遊的時候的樣子,一幫年輕人在一起確實很有活力。這也是出國之前沒有想到的。

但在外留學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出國之前,感覺作為獨生子女在家裏特別的不自由,凡事不能自己做主。出國以後雖然自由了,但無形之中又少了一點家的感覺,這時才意識到爸爸媽媽的在心中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也知道當世界上隻有自己一個人時,心裏是一種什麽滋味。

張西:獨自在外,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嗎?

趙浩宇:不熟悉美國的法律,也讓我們栽了跟頭。我們幾個留學生招租了一位美國人進公寓裏入住,後來對方未付房租。我們因為不懂法律,就提出讓對方離開,但被對方拒絕。作為房東的我們大吃一驚,後來才知道美國這邊規定,隻要租客不願意離開,即便對方不支付房租也可以繼續居住,隻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但必須要找律師,上庭、宣判,判決後還需要執行判決結果,最後我們無奈隻好同意其繼續居住。

不過,我也遇到過有趣的事。離我們家最近的一個大超市,門口每天都會有一個黑人流浪漢,站在門口非常熱情地向你問好,從不主動要錢。起初看到被嚇了一大跳,後來發現這個人每天如此。當時心想,這美國的流浪漢素質都不一樣啊!直到有一天看到這個大叔在一群流浪漢中侃侃而談,儼然一副丐幫幫主的模樣,才知道這也是流浪漢中的奇葩。

 

我們究竟為什麽選擇留學?留學前對自己有怎樣的了解?對專業有怎樣的了解?對自己未來有什麽規劃?……這些基本問題是每一個將要留學、正在留學的學子無法避免的。浩宇從一開始的一腔熱血,備戰留學申請,到後來逐漸找準自己方向,努力攻讀博士。雖然走的不是最短路徑,但隻有經曆了這一切,才能看清前方道路的曲直,他的經曆給後來的學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祝福他未來能夠在美國開創屬於他自己的輝煌。——編者語

編輯:胡少博   責編:李明

張西工作室網站:http://zhangxistudio.com

張西工作室微博:http://m.weibo.cn/p/1005056184049797

版權所有,如轉載請注明轉自張西工作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