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小磨坊

歡迎來訪,敬請指點..
個人資料
正文

張西對話--海外留學生(4)

(2017-04-20 16:19:35) 下一個

2017-04-05 張西工作室

總感覺科學家應該是老氣橫秋嚴肅無比的白大褂,如果是位90年代思想成熟的翩翩少年,你是否會很有興趣了解他的成長曆程?

杜清揚----從容淡定的MIT光學博士

   簡介:1991年出生於四川。曾在全國化學競賽中獲得二等獎,2008年以區總分狀元考入中科大,並在科大獲得多項獎學金,2010年領導小組入選大學生創新計劃,並將研究成果發表上SCI論文。2012年畢業後,來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現在是材料係博士第五年,同時擔任麻省理工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杜清揚現致力於研究集成光學紅外區域在通訊和傳感器方麵的運用。

    一點一點小小的不同,匯在一起就會特別耀眼,一寸一寸細細的碎光,聚集之後就是萬丈光芒。雲淡風輕的訪談裏,掀起的是內心的駭浪。聊學習過程中,杜清揚反複用幸運這個詞,真的僅僅是幸運嗎?他謙遜平和的態度或者已經說明了些什麽。——編輯語

    20172月17日晚9點,我與杜清揚開始了下麵的訪談。他那時剛從MIT材料係的實驗室回到住處。我們的訪談一氣嗬成,我問及的每一個點,他都給予了最恰當的展現,簡潔了然。實話說,這位高情商和高智商的90後,讓我學到很多東西,不敢獨吞,所以與眾讀者分享。

    張西:高考狀元,聊聊你的成長經曆好嗎?

    杜清揚:我小學時,考到四川省一中的特色班。這個班的情況是,初高中一共隻讀五年,省掉初三,不參加中考。將近2000人考試,從中選了50名。我要感謝這個班的治學理念。他們認為初三大多數時間都用在複習上,沒必要再花這個時間。我很幸運的考入了這所中學。我們這個班年齡偏小,所以很多孩子挺頑皮的。班主任老師是學校專門派的,很有管教孩子經驗。他們灌輸經驗的理念基本上是,一定要主動喜歡,要自己主動的去學習,而不是學校一味地布置作業,一味地施壓。畢竟壓出來的,就算高考成績很好,進了名校,本科過後如果不會自己努力的去學習,也一樣是沒用的。所以學校非常注意興趣的培養,這點我是特別欣賞也得益於它。

    張西:能進這個小班,僅僅是幸運嗎?天賦和努力也很重要吧?

    杜清揚:小學升初中,與其說是天賦,更不如說是家裏對我刻意的一種培養。因為小學時,很多知識都停留在簡單上麵,沒有涉及到很複雜的東西。我家裏教的理念,主要是著力於去主動思考,選擇自己喜歡的。像我爸媽從來都不會逼著我去學什麽,他們隻是跟我說,現在市場上有哪些班,如果你想去的話,就給你報。會告訴我在這個班上學到些什麽,但絕對不會強加於我。像我對奧數特別感興趣,是我主動提出來要去上的。

    張西:你父母的職業?

    杜清揚:我父母都在銀行工作。他們比較喜歡金融。但他們的父母都是教書的。我媽的教育有點與眾不同,比如很多家長會逼著孩子背唐詩,但我媽則以講故事的方法,講完之後給我一句一句念,讓我去理解是怎麽回事。如果那首詩有曆史故事在裏麵,她會把那段曆史都講了。在我六年級,還不知道物理和化學是什麽,每天睡覺前,媽媽把元素周期表弄得像繞口令,我覺得很有意思,就跟著她念,這有一定的啟蒙。所以我在初高中時,更多的是自己去摸索學習方法。參加高考後也比較幸運的考入了中科大這樣很科研的學校。

    張西:專業是自己選擇的?

杜清揚:我們那時流傳一種說法:6月份考兒子,7月份考老子,8月份考票子。意思就是,6月份是兒子參加高考,7月份填誌願父母會愁白頭,如果沒考好,就是考家裏財力的時候了。但像我家,6月高考過後,7月選專業,我爸媽隻提供了一些參考,真正決定權完全在我。讓我來做選擇,這個方式非常好。讓我覺得自己未來整個的路完全是由自己決定,而爸爸媽媽就像身邊的智囊團給出主意。一般情況下隻要是自己深思熟慮選出來的自己都會喜歡。如果沒有選好的話應該也不會後悔,至少不會怪他們害的。選科大的原因是我非常喜歡物理和化學。

    記得高二時,我找舅舅要大學的有機化學書。舅舅問我:你是喜歡往這個方向學還是覺得難,想多學一些?他說如果是第二種,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大學的東西高中完全用不著。我就跟舅舅說:不是,是因為我真的很喜歡。我覺得高中課本根本就沒講清楚,我要去學更多的知識來理解它。也因為有了這些知識,才使我比較順利考到中科大。在高中,大一和大二有機和無機化學我都已經看完。我發現有很多東西理解起來有困難,於是就去翻了一些大學物理的書。又因為大學物理開始是以微積分作基礎,我又逼迫自己去學了整套的微積分,所以上大學時,前兩年我就相對比較輕鬆,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接觸過了。

張西:為什麽留學?

杜清揚:剛到中科大時,我沒想過出國。因為自己處的地方比較閉塞,身邊出國的人也比較少,雖然我的好朋友們一直說,麻省理工是我的夢想,真是把它作為夢來看待的,因為夢一般都是實現不了的嘛。但在自己一步一步走的過程中,發現它已經不再是夢了,它變得觸手可及,慢慢的就實現了。

大一時,我花了挺長的時間去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因為大學和中學有很大不同,中學時都是老師給你灌輸很多知識,老師生怕你沒有學好,所以他會不停的跟你重複,用他自己的各種方法來教你是怎麽回事。到大學後,老師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他上完這門課的內容,具體怎麽理解那是你的事,你下來過後要自己花時間去把它理解到。如果說高中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在大學我學到的是如何學習知識,如何吸收知識,如何自主的去探索,這也是我花了很多時間摸索到的學習方法。

大二過後,身邊的同學都開始紛紛準備托福和GRE,那時候想,既然麻省理工是我的夢想,為什麽不去試一試呢?於是我也開始準備托福和GRE,慢慢地了解了出國是怎樣的流程,需要一些什麽材料和自己的硬件。然後,我的GTA成績升上去了,同時也努力的學習英語。到大三上學期就找了導師進實驗室。

張西:大三就進實驗室?是進入一個研究項目?

杜清揚:中科大前兩年的課程很重,到大三、大四,課程就比較少,我們就有足夠多時間準備出國的申請材料,以及在實驗室裏麵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所以在大三,我一半的時間花在出國考GRE、考托福這上麵,另一半時間,基本上在實驗室裏。這樣我接觸到很多前沿的科學,知道了現在科技的前沿都在研究些什麽,也慢慢地養成了科研的習慣,明白了該怎麽去做科研。

本科的時候還沒學會怎麽去思考,但已經知道該做什麽。那時全國很多科研性大學都會有創新研究項目,所以我在大三下學期,就選了一個課題去申請。結果我很幸運,申請成功了一個項目,得到國家的2萬塊錢科研經費,由自己安排來做這個實驗。通過一年的時間,我把項目做完了,並且把結果都整理發表在了SCI的文章上麵,國內現在很多學校的要求是這樣的,碩士畢業是需要一篇SCI的,博士畢業大概是需要3SCISCI的標準指的是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文章,它不像校刊這樣的。

    張西:麻省理工的申請順利嗎?

    杜清揚:還好吧,我當時的GPA是全班第二名,英語也還行,做實驗也有文章發表,美國大學錄取研究生,通常很看重科研能力,學校期望學生能在科研上有一番作為。

     張西:夢想一下就實現了,什麽感覺?

    杜清揚:當時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被錄取是正常,未被錄取也正常。被錄取是正常的,原因是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未被錄取,就說明自己還不是那麽優秀,可以理解,一種平常心態。

   張西:來到高手如林的環境適應嗎?

    杜清揚:周圍的學生們都非常厲害,但和初高中相比,身邊的同學們不再是競爭的關係。進入博士生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別人的研究方向也不是很一樣的。所有的人都從以前有可能存在的一種競爭關係變成了一種戰友的關係,你所擅長的地方有可能正是他不擅長的地方,所以他會找你來幫忙。你不擅長的地方,你正好也找得到他,這樣的話你們就可以一起合作來出一些很不錯的成果。所以說在這個階段,互相的合作是更重要的,因為誰也不可能樣樣精通。

張西:你的研究方向?

杜清揚:我的研究主就是集成光學的東西。集成光學要細分起來可以分成兩個方向。光其實就是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來自太陽這邊能看到的這種物質就叫光。我們經常接觸的就是可見光這部分。聽到的一些詞語,比如說有紫外光,紫外光對皮膚不好,損傷。與紫外相對應的還有紅外光。但光除了剛才講的這幾種以外還有挺多的。另外一種就是比紅外還要更遠一點的位置,叫微波,它的應用其實該是微波爐,用來加熱東西。比微波爐波再長一些的那部分光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電磁波,我們現在打電話,傳遞聲音和信號就是通過電磁波。

張西:喜歡你的科普。

杜清揚:所以光的範圍很大,而我們平常接觸的都是在很小的一個範圍。我的研究主要是在紅外區域。紅外區域也分為中紅外、近紅外。其中在近紅外部分,我們經常用它來進行通信。光纖,光纖通訊的波段就是在近紅外這個波段。和傳統電線通訊比較,好處在於,第一個就是光它本身是不會產生熱的。像電腦這用一段時間過後裏麵就開始發燙,但如果能把它換成光,是不存在熱象的。其次就是速度的問題,電它存在一些阻抗或者電容,導致用電來傳輸數據的話,存在傳輸速度上限的。但是用光,不存在這樣一個理論的上限,多快都可以,無限的加快。這是在近紅外的一個應用。

在中紅外區域的另外應用,就是我們可以用它來做傳感器。傳感器有很多可以用到的地方。比如我們經常做的一些東西,一種氣體的傳感器。像在石油工廠,甲烷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石油用電鑽鑽的,在鑽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火花,甲烷會直接和空氣在火花的條件下發生爆炸,所以甲烷量是一定要非常低的。用什麽辦法去知道這個地方甲烷是多少呢?甲烷沒有氣味,聞也聞不到,所以就需要一些傳感器來告訴我們。我們做的集成光學器件在這個波段能用到,把這樣一個器件拿在手裏麵,走過那個地方它就會告訴那個區域的甲烷含量有多高。

原來有一個報道,每個人呼吸呼出的氣體裏是含有各種各樣成分的,病人的話,含量和成分會和普通健康的人呼出的氣體是有一定差別的。但我們人並不能感知到這種差別,因為它實在是太小了。我們做的傳感器卻有這個辦法去分辨它。所以以後傳感器在醫藥上麵的應用是,在你快要得病,甚至得病以前剛發生病變的時候,通過呼出的氣體,來診斷到底得了什麽病,甚至是癌症,這樣的話就能避免很多病拖了很久的麻煩,特別是癌症,如果癌症拖到三期、四期的話就已經很難再治了,但是如果你在一期、二期的話,基本上癌症是完全可以治療,甚至根治。所以它的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就是能提前告知人們是否身體健康。

    不僅是在學術上,對未來的規劃,感情生活,業餘愛好,團體活動,政治現象,與人相處等各個方麵,杜清揚表現出來的都是那麽輕鬆,淡定,從容,遊刃有餘,有自己獨到的角度,目光和見解。——編輯語

    張西:博士畢業後有何打算?

    杜清揚,我對科研很感興趣,從小也是想當一名科學家的,所以我準備繼續在科研界待下去,去找教職,去做研究。

    張西:留下還是回國?

    杜清揚:我的打算是回國。方向基本確定了,我以後還是想做光這部分。光在通信上,醫藥上已經有應用了,它還在其他方麵,比如說能源。太陽能就是其中的一個應用,光學有非常多的應用的。我想再把光這個東西繼續做下去。

    張西:平時如何安排你的生活和學習?

    杜清揚:生活的話,周一到周五我把它定義為工作日,白天在實驗室做實驗,晚上回來就整理數據,剩下一點時間可以休息休息,看看書,彈彈吉他,下下圍棋。周六一般整個上午都會花在和家裏麵視頻聊天,因為我知道爸媽非常想念我,下午和同學一起打打球。周日安排隨意些,如果最近的實驗比較緊,我一般就去學校繼續做實驗。如果時間比較鬆,也沒有太多事的話,我就會出去爬爬山。

    張西:有空戀愛嗎?

    杜清揚:戀愛還是有的。和女朋友已經談三年了!

    張西:挺穩定呀。

    杜清揚:我非常喜歡唐太宗皇帝說的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的女朋友在很多事上會充當這樣一麵鏡子,把我照的非常清楚。我的所有優缺點她都會告訴我,讓我知道如何去揚長避短。跟她談了那麽久,她也慢慢的變成我的一種精神寄托,遇到什麽困難的時候,有她,也就顯得都微不足道了。穩定的情感關係讓我覺得很多的努力也不光是為了自己,也為了她,為了以後我們的未來,也很有動力。我們之間不僅是一種互補,也是相互交疊。我們兩個都是誰有困難另外一方都會幫助,我們非常清楚自己的優缺點,也很清楚怎麽去安慰對方。

    張西:遇到她之前,你知道自己要找什麽樣的人嗎?

    杜清揚:與其先設定好選項,然後按照選項去挑人,還不如說是設定一個底線。隻要滿足這個底線以上的,都會去考慮和接觸。對我來說更是先確定自己的底線,如果在這些底線以下的我是絕對不會考慮,但在這個底線以上的都可以納入考慮的範圍。她如果有其他一些亮點的話,反而會更吸引我。

    張西:她的亮點是什麽?

   杜清揚:她首先是一個做事非常得體,並且考慮問題也非常全麵的一個人。她也非常賢惠。平常我跟她在一起,有時候我比較晚回,她都會把飯做好。更重要的是我們倆挺吻的,不管口味或其他生活習慣也挺相通,所以在一起非常舒服。

    張西:舒服是一個很高的境界。祝福你們!對於國內正在申請出國留學的弟弟妹妹,你的建議是?

    杜清揚:我更在乎主觀能動性,世界很大,出來看一看是很值得的,但一定要跟著自己的心走,隻有走了自己喜歡的路,你才不會後悔,才會有動力一直走下去。

    張西:你是麻省大學中國學生學者學聯主席,對吧?

    杜清揚:對。我現在正好是學聯的主席。

    張西:是你自己要競選的嗎?

    杜清揚:學聯主席我們必須是選舉產生的。至於為什麽我要去做?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人,不管走到哪裏必須得融入社會群體。而在社會群體裏麵,如果想要做成一番事業,是需要領導能力的。我很想通過學聯這個組織,去鍛煉自己這方麵的能力。同時也希望能在學院裏麵做一些對大家有貢獻的事。我最剛開始進入學聯時,隻是很小的幹事,發現裏麵的很多活動都很有意義,會給大家帶來很多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娛樂文化,還是職業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很享受自己在學聯待的這段時間,然後就想去競選主席,後來就坐上了這個位置。

    張西:為此,你做了什麽貢獻?

    杜清揚:我覺得很多貢獻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包括前輩創下的一些事情。與其說我做的貢獻,不如說整個學聯給大家帶來了哪些好處。比如對新生來說,我們會主動提供積極的服務,發新生手冊,讓他們更容易融入新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們還舉辦很多文化娛樂活動,給大家一個空間和時間,聚在一起來慶祝,熱鬧熱鬧。包括春節、端午、元宵這些我們都有辦。在職業發展這邊,每個月都會請一些知名的校友,甚至是國內的一些名人過來做一些講座。像俞敏洪、潘石屹,包括六小齡童老師過來,這些對大家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我自己從中受益匪淺。

    張西:出來留學收獲大嗎?

    杜清揚:出來過後會發現這邊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學會了多元性的,學會了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有效的融合兩種文化,這是比較大的在眼界方麵的收獲。在學業方麵的收獲,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去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張西:為什麽不設法留在美國?

    杜清揚:也許出於一份對家鄉的思念以及熱愛吧,我希望自己能報效祖國,畢竟她養育了我這麽多年,還是有一腔愛國熱血。

    張西:關於科研這塊,是否有與國內相關單位合作的想法?

    杜清揚:有,因為國內一直都會有訪問學者到我們學校,所以我們平常在溝通、交流,以及開國際會議的時都會遇到很多國內的科學家們,如果方向確定,我們都會聯係,也會有合作。

    張西:最喜歡科學家是誰?

    杜清揚:我心目中的偶像,是錢學森老師。他窮盡一生來改變了中國的整個科技,他對科學界的貢獻,非常值得我敬佩。他讓中國實現了至少衛星上在全世界能站得住腳,真的非常了不起。

    張西:留學期間,有無感覺到受歧視?

    杜清揚:在MIT這種校園裏麵我是沒有任何的感覺的。走到美國外麵的社會裏會時常感覺到。與其說是歧視,包括現在為什麽特朗普能當總統很大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麵前,各個宗族都是平等的,人生老病死,都是這樣的。但在很多沒有受過教育的人麵前,他會更傾向的去歧視你是一個外來人群。包括在我們曆史上也有這樣的教訓。最開始在貞觀年間的時候,唐太宗的治國之策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他對待所有的少數民族就跟對漢人一樣。但是發生安史之亂過後,唐朝就產生了另外一種想法,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就是一個反壟和稍微比較落後的一種思維方式,因為你總會覺得自己沒做好,把這個事情推到別人身上你會更好接受一些。

    張西:這次總統競選,你有關注嗎?

    杜清揚:有。我個人其實對他們倆都沒有什麽好感,也並沒有去支持哪一方,因為我覺得兩個人當了都不是什麽好事。我的理解是相對來說,希拉裏會出很多政策,但她是比較緩和的那種,針對我們這些移民的那些政策,特朗普,有可能會非常激進,但也有可能什麽都不做。

   張西:你的社交渠道多元嗎?

    杜清揚:我的朋友圈有些外國朋友,這是一個渠道。他們有什麽活動就會叫上我,問題是仍然限製在學校裏。大家都是學生,所以也不會真正的完全融入他們的文化。我覺得在文化的融合當中,我自己是求同存異。你不能接受的不接受就行了,他們接受不了你的就讓他們不能接受,誰也不需要改什麽。我不怎麽喜歡喝酒的,但他們如果想出去玩去酒吧的話,那行你們去吧,反正去了以後我就意思意思,隨便喝個一兩口就行了,我也不會破除自己的習慣去改變。

    有的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帶著使命,因為他們的出現,世界會更加美好,更加溫暖。他們的平凡中更見的是偉大他們的拚搏努力科研成果,無聲無息地改變我們生活中的細枝末節,我們的生活質量,也必將隨著他們的科學研究而提升——編者語

 

訪  問 :張西     受    訪 杜清揚    

編  輯 :夏嫿     後台編輯: 李明澤

張西工作室網站:http://zhangxistudio.com

張西工作室微博:http://m.weibo.cn/p/1005056184049797

版權所有,如轉載請注明轉自張西工作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