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兩橋走天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個人資料
三步兩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極晝下的聖路】D16:木塔靜守千年

(2025-09-14 08:05:42) 下一個

上篇D15:炙陽下的反思

7/25/2025  晴  24–33℃

今日行程:公交推進與地標探訪

高溫持續不退,我決定繼續靈活運用挪威高效、準時又價格低廉的公共交通係統,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進朝聖進程。

昨天重回 Lillehammer 後,沒有再出門,整個下午都窩在旅店裏,研究天氣變化和公交線路,尤其是如何借助 Innlandstrafikk 公交係統,最大程度地規避酷熱暴曬,合理調整接下來的徒步節奏。今天不負所望,我順利補上了昨天因高溫耽擱的路路程,還提前抵達了原計劃中明日的落腳點。

今天早餐過後,我背上背包,搭乘公交車前往 70 公裏外的 Dale-Gudbrands Gard Pilgrim Center。這是原計劃中明天的落腳點,提前抵達為後續幾天難度較大的路程騰出了餘裕時間,也讓我有機會避開今天的高溫徒步。抵達後辦理了入住手續,把背包安頓妥當,稍作休整,便又搭乘公交車返回剛剛途中經過的重要朝聖地標:Ringebu Stave Church(林厄布木板教堂)。

Ringebu Stave Church 是挪威現存最重要的中世紀木板教堂之一,建於 1220 年左右,是挪威 28 座現存木板教堂(Stave Church)中的最大者。教堂由豎立在地基上的木柱(Staves)支撐整個結構,融合了北歐異教木構建築風格與早期基督教教堂形式,是挪威文化與信仰傳承的象征。紅色的主塔與斜屋頂在遠處山穀間尤為醒目,令人肅然。

我從奧斯陸出發的第一天清晨,曾遇到一位友善的挪威晨跑女士。她見我背著背包,認出我是朝聖者,便主動陪我走了一段路。她告訴我自己是 Mountain Hiker,並特別推薦我去探訪 Ringebu Stave Church,還說她在 Ringebu 擁有一座 mountain house,可見這座教堂在挪威人心中地位之高。

十多年前,我在挪威西海岸旅行時,曾參觀過另一座 Stave Church,那次更多是“觀光”,今天的探訪則更像是一種“回應”,回應那位晨跑女士的提醒,也回應自己內心朝聖者的呼喚。

如果說西班牙的教堂以金碧輝煌見長,意大利教堂則富麗堂皇、畫作與雕塑層出不窮;那麽,挪威的木板教堂則顯得樸素、沉靜,甚至略帶一種原始的敬畏。教堂內部多用未經修飾的木材,幾百年的木香與歲月痕跡仍清晰可見,窗小光暗,卻更令人心中沉靜。沒有高調裝飾,也無聲張布道,卻自然地讓人肅然。

今天在教堂負責做接待工作的都是學生模樣的年輕人,還遇到一群年輕人正在舉行彌撒。那場麵讓人感慨。在一些國家,做義工往往是老年人的事,或者是社會邊緣群體的出路;但在挪威,很多“髒活”“累活”“公益活”,反倒是年輕人來做,心甘情願,麵帶笑容。信仰、服務與社會責任,在他們身上看不到說教,卻能看到生活的自然延伸。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天走過的這一帶,雖遠離主流遊客路線,卻意外地美得讓人屏息,無論風景、寧靜還是整體氛圍,都遠勝於那些人頭攢動的熱門打卡地。這裏湖泊、山穀、田園錯落,河流緩緩流淌,樹木因夏日盛長而綠意盎然,沿途的 camping ground 裏,一字排開,停滿了挪威人自己的度假房車與帳篷,這裏是挪威人自己的度假天堂。

今天的行動軌跡看似有些奇特:從 Lillehammer 出發,先搭公交前往 Dale-Gudbrands 朝聖中心,落腳安頓後,再折返參觀 Ringebu Stave Church,傍晚又搭車返回朝聖中心,迂回了一大圈,行程看似雜亂,實則合理,且僅花費相當於 3 美元的交通費,便安然度過了一天因高溫而頗具風險的行程。

以下是今天隨拍。

Ringebu Stave Church 教堂外觀 & 教堂內部。

吊燈也是用木頭做成的。

歲月的痕跡。

一群年輕人正在舉行彌撒。

沿途湖泊,山穀和田園。

走過一間藝術品展館。

始於Lillehammer的 Gudbrands峽穀。

坐落在峽穀中的Ringebu小鎮。傍晚我從Ringebu小鎮搭公交車返回Dale-Gudbrands Gard Pilgrim Center

Dale-Gudbrands Gard Pilgrim Center,收費每晚375NOK/人,約相當於37.5美金。我今晚一人獨享有四間寢室的朝聖中心。

這裏距離終點Tronheim 337公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娜佳85 回複 悄悄話 發現挪威教堂的建築都比較隨性,和傳統的不太一樣。也許,越接近自然,就和上帝靠得更近吧!
看到有那麽多年輕人在做彌撒,挺吃驚的。願更多年輕一代回歸耶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