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 孩子的personal finance教育 by Morning3evening4

(2012-07-15 01:46:47) 下一個
(嚴格地說,這篇不屬於這裏。但看看這裏這麽多人對投資如此confident,我反而覺得孩子的理財教育是一個問題。家庭理財是下一盤棋,不是你簡單地看一兩步就能解決的。上次在子女壇提到我在女兒上大學前準備了四萬的現金,許多懂大學怎麽計算資助的人都說我做法錯誤,就知道許多人是隻看一兩步的。我再次在這裏推薦CNN的 money101,那是一個學習怎麽下一盤棋的好網頁。你要弄懂了,會受益良多。) 我在孩子開始學數數時,大約五歲吧,就引進錢的概念。孩子這個年齡沒有太多錢的概念,隻知道錢可以換他/她想要的東西,有興趣。但從實用的角度看,錢可以幫助孩子數數和十進製的理解。孩子一開始有錢,都很greedy,這是許多父母不願意看到的。但我從自己兩個孩子的成長經曆,可以告訴你,孩子越早接觸錢越好。十歲的孩子剛碰錢也一樣的greedy和小氣,都會有幾年的過程。當他的錢到了一定數量,對自己的錢有sense的時候,包括他的數量能幹什麽的時候,這種對小錢的greedy和小氣就會自然而然的消失。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父母要學會以幽默的態度來對待。其實,等孩子長大了,回頭看,笑話一下孩子也能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離。我和太太就經常笑話女兒當年拿三個quarter換媽媽一塊錢紙幣的笑話。住公寓的時候,老媽要用洗衣房的洗衣機,必須用quarter,而女兒平常就是從老爸老媽口袋裏找零錢,積累起來。這個“生意”當然是無本萬利了。 到孩子7-8歲,攢了個一百來塊錢,我就引入銀行和利息的概念,給孩子開一個Custodian的賬戶。這個賬戶是孩子和父母一起開的saving account,有利息。孩子開始都不自在,怕錢沒有了。我都是給孩子擔保的。老爸在孩子麵前的信用一向好,所以,有老爸擔保他們會放心。孩子手中的錢多了,就陪他們去銀行存,每次銀行還會給一顆糖作獎勵呢。每六個月銀行會寄來一個report,幾分錢的利息也不錯。孩子這個年齡還沒有太多開銷,但父母在孩子買貴重的玩具等時可以讓孩子用他自己的錢來參與,讓他出一部分或全部。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在乎錢,往往就卻步了。家裏買大件,象計算機一類,孩子要玩的,也可以讓他們出幾塊,讓他們有主人翁的意識。 到十歲左右我開始引進幹家務掙錢的方式。我一般是以allowance的方式來交換孩子作家務的。一個月多少錢,你幹什麽家務。簽好合同,那天少幹了一樣,扣一個quarter。孩子開始都興趣滿滿,但會越來越不認真,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知道不少父母認為這種方式不妥當,幹家務是孩子責任。我的想法不一樣:孩子大多是不願意幹的,我倒願意看到孩子每天幹,當成一種習慣。而我不必每天跟在他們的屁股後麵催--錢在那裏懸著呢。這個方式我們教會了兒子洗碗,扔垃圾,整理自己的房間(不怎麽樣,哈)。現在偶爾他還幫老媽吸地,按他在外麵打工掙錢的工資付。我想最大的收獲是他不會有男人不能幹家務的思想了。以後的社會雙職工的家庭是普遍的,男人幹家務是必須的,早點讓他建立起這個思維也好。 這個年齡錢開始多起來了,要沒有用處,孩子也會對錢失去興趣的。所以,我就開始想辦法耗孩子的錢。象上次兒子學校組織去DC玩,老師帶隊,兒子想去,我就讓兒子掏一百,其餘的我包。而同學朋友的生日party,禮物由父母的全包過渡到父母出一個具體的數量,以上部分孩子討,再過渡到孩子全自己付。這個過渡時間的掌握我是看孩子有多少錢來決定的。到初中孩子買禮物往往有特定的目標,而不顧自己有多少錢。我兒子有一次去同學的生日party,就非要買同學指定的一個game,55塊。在和他討論完後他仍堅持自己的主意的情況下,我同意,也把每次我負擔20塊錢的責任全部移交給他。但那一次的教訓非常深刻--他後麵再去別的朋友的生日party,老爸不負擔任何禮物的錢,他就隻能自己計劃怎麽花錢了。 最近我們很幸運地給十二歲兒子找到了一個小時工。這是一個給老年人打掃房間的工作,每兩個禮拜幹一到兩個小時。以前在家作家務學來的“技術”也能用上了。老太太也很開心,常常給兒子一些獎勵,象上次聽說兒子去DC,老太太特意多給兒子兩塊錢,告訴兒子在DC好好玩。我們也以別的方式來感激老太太,讓兒子把家裏種出來的黃瓜,西紅柿帶過去,謝謝老太太。這樣一來一往,讓兒子也學會人情和禮尚往來。 到高中,我會開始引進投資的概念,讓孩子知道存銀行拿利息之外還有別的投資方式。女兒的第一筆投資是和老爸一起作的:當時銀行利息低,隻有1%。老爸看到美國股市低迷了好幾年了,也自學了一些必要的股票知識,就和女兒商量:你有三千塊在銀行戶頭上,利息是1%。能不能借給爸爸?爸爸拿你的錢,爸爸自己還有一些錢加一起,去買股票。你可以有幾個選擇,可以拿爸爸5%的利息,也可以和爸爸一起冒險,股市投資的return是什麽就是什麽。爸爸負責交稅。同時也給女兒介紹了股市的運作機製,和必要的金融知識。女兒最後選擇了拿5%的利息。而老爸呢,在通過DCA投資了三年後,在女兒上大學前兩年把錢從股市裏轉出來,總共有約40%的收獲,換成每年return也許有20%,給女兒上了很好的一課。 高中的孩子,我會想辦法從銀行給孩子弄一個debit card。記得女兒是拿到駕照後就辦理了debit card。有了帶照片的ID,拿debit card就可以從自己的銀行戶頭上取錢。方便孩子也方便父母。反正孩子的銀行戶頭父母是可以看到的,所以不用太擔心孩子亂花。這是準備向大學過渡的階段。所以,讓高中孩子相對獨立的管理自己的賬戶很有必要。高中的孩子可以學習如何計劃自己的開銷了。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是讓孩子利用暑假的時間管理家庭開銷一兩個月。具體的做法就是父母先計算每個月的生活開銷的大致數字,把這個錢給孩子,讓她來管理這個家。碰到有客人來等特殊情況,父母自己另掏腰包來應付。從shopping到付賬單,都讓孩子經曆,父母就簽個字,跑個腿。作為獎勵,父母可以把節餘下來的錢給孩子。不過,父母準備好孩子為了省錢讓你吃豬狗食。:)。 女兒上大學時我知道她能自己管理自己的開銷了,我就不用每項每項的過問,而是一次把一個學期的零花錢給她。在當地的銀行開一個戶頭,拿一張debit card,一疊支票本,孩子就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活。孩子校園打工掙錢了,我會和孩子商量,少給一些零花錢。孩子要出國,要開會,要找工作了,我會多一些。家裏的經濟情況我在孩子上大學前就討論過,讓她知道父母為她上大學所作的準備工作,所以,在零花錢上和孩子還是很容易溝通的。 孩子上大學後的第一件重要事情是如何讓孩子建立自己的credit history。美國是一個重credit history的國家,沒有好的信用記錄,孩子以後會寸步難行。所以越早讓孩子認識到credit history的重要越好。我來美國後的第一張信用卡是通過自己當時有戶頭的銀行拿到了。第一次申請是在和銀行的辦事員討論後,他認為我應該能拿到的情況下申請的。但申請遞進去後卻被拒絕了--說我的年齡太小!既然銀行找了個錯誤的理由,這好辦。我找到同一個辦事員,告訴他我都三十了,怎麽會這樣呢。辦事員馬上一個電話打進去,五分鍾就給我辦成了。在孩子上大學第一年我就讓女兒去她開戶的銀行申請自己獨立的信用卡。銀行以她不到十八歲拒絕了。我讓女兒保留信件,大學第二年一到十八歲就去找銀行。第二次順利通過,拿到自己的信用卡。我和女兒開玩笑,說這樣就真的獨立了。讓她注意自己的信用卡使用情況,防止盜用,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要申請太多的信用卡,有兩張就足夠了。孩子比我們知道得多,很快就知道怎麽查信用卡的使用。在英國她的信用卡被盜用,一個禮拜後就被她發現。我建議她和銀行交涉,讓銀行拒絕支付,又學會了她人生的重要一課。 孩子在校園打工有收入後,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的稅收的概念。女兒在高中時因為有收入就填過稅表,那時是把扣去的稅拿回來,自然興趣很高。到大學時,情況就複雜了,除了聯邦稅,還有兩個州的稅要處理。我會先讀她收入來源州的稅表,再和女兒討論怎麽應付。稅表大多是我填,再寄給她簽字。但討論的過程就教會了孩子稅收的邏輯,為以後參加工作走進社會打下了基礎。女兒大學畢業後拿到公司的一堆退休計劃,保險計劃資料後,找老爸商量的時候,老爸就很容易地和她討論,象從稅法上看,Roth IRA對她來講比traditional IRA要好,要優先考慮等等,一點就通。所以,到她大學畢業,我可以放心地讓她自己飛了。 養孩子,我的重點不是名校,不是掙大錢,而是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孩子的未來不是我能把握的,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路,得讓他/她們自己走。但作父母的,在孩子走出家門前教會他/她們必要的生存技能,這樣在他/她們的人生旅途上少一些彎路,是作父母的力所能及的,也是我盡力去作的。但願我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