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231)
2012 (120)
2013 (207)
2015 (1)
2016 (85)
在人生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地感到孤獨。重大打擊或失落後感到的孤獨是正常現象,如離婚或家人去世。心理治療師們稱之為事(觸)發性孤獨,這是一種痛苦而短暫的現象,和慢性孤獨症是截然不同的。後者是一種破壞性的循環,很難逆轉。“如果一個人對失落過於耿耿於懷或無法維持與他人的關係,這種人陷入慢性孤獨症的危險是極大的。”約翰說,他曾與人合著了一本書,名叫《孤獨:人的本性及與社會相通的需要》。破壞性的循環始於當一個人麵臨重大挫折或失落時,會引發他/她覺得未來他們會失去更多的恐懼。這種恐懼讓他們產生更大的警覺和防範,使他們更難與他人溝通。
根據人口統計署的資料,美國有一億兩千七百萬人在四十五歲以上。把這次調查的換算一下,就意味著美國有四千四百萬老人患有慢性孤獨症。這些數字證實了四年前發表的一個有爭議的研究,這一研究表明美國人的社會關係網在縮小。那些遇到重大事情無人商量的美國人所占的比例從1985年的百分之十,上升到2004年的百分之二十四以上。而隻有一到兩人可以商量的美國人也從百分之三十一增加到了百分之三十八。
這些數據增長之快讓很多專家都覺得難以置信。但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哲學博士卻不以為然。在那本2000年發表的《獨自玩保齡球》一書中,他描繪出了一幅美國人長期以來逐漸減少的公眾參與激情的圖畫。他說:“嬰兒潮這代美國人比他們的父輩們更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
從2007年開始的嚴重經濟蕭條也促使了這些數據的上升。“在過去,經濟不好的時候會讓人們意願低下或者回避他們的社區,” 羅伯特說。他對美國人在二十世紀作為會員加入各種團體,上教堂,和其他社會活動的情況和趨勢有研究。再加上快速上升的一口之家,從一九八五年的兩千零七十萬,到二零零九年的三千一百七十萬。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這類人家都是由一個四十五歲以上的人組成的一人家庭。這就是中老年美國人孤獨的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