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231)
2012 (120)
2013 (207)
2015 (1)
2016 (85)
有一次和同事談及失眠問題,結果,在坐的女醫生都說有失眠不佳的情況,男醫生們也紛紛說自己的太太有失眠問題。於是,查到了一篇關於這個話題不錯的文章,如下:
睡眠障礙包括器質性和非器質性睡眠障礙。在許多情況下,睡眠紊亂是另一種精神或軀體障礙的症狀之一。即使某一特殊的睡眠障礙在臨床表現上似乎是獨立的,仍有許多精神或軀體因素可能與其發生有關。例如,女性激素往往與失眠有密切關係,這也導致女性和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婦女失眠症明顯多於男性。精神科門診中,產後及45歲以上婦女的失眠症占睡眠障礙門診的70%以上。而這段時間恰恰是女性性激素發生明顯變化的時期。
一種解釋認為更年期婦女雌激素呈下降趨勢,易於發生皮膚潮紅、夜間盜汗、睡眠障礙,從而導致情緒障礙。雌激素治療改善皮膚潮紅、改善夜間睡眠,從而緩解失眠和抑鬱症狀。
產後抑鬱症的患病率為10~20%,比普通女性人群的抑鬱症患病率(3%~5%)高得多。其原因可能是:(1)雌激素能抑製單胺氧化酶,而單胺氧化酶是分解5-羥色胺重要酶譜。(2)孕激素像苯二氮雜卓類藥物一樣,能促進γ-氨基丁酸-A受體功能,加強神經元抑製。分娩後兩種激素快速撤退,體內單胺氧化酶活性增高,單胺類物質如5-羥色胺明顯減少,為產生抑鬱、失眠、焦慮和易激惹提供生理基礎。
女性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孕激素(亦稱黃體酮或孕酮)、催乳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等。其中對睡眠影響較大的是雌激素、孕酮和催乳素。動物實驗證實,在杏仁核、海馬、扣帶回、藍斑、中縫核、中央灰質等區域存在雌激素與黃體酮受體。雌激素通過細胞內受體有調節範圍很廣的細胞效應,包括轉錄基因、編碼及調節許多通道的酶,包括神經遞質、神經肽及它們的受體、載體、神經生長因子、信號轉錄蛋白的合成和代謝酶。性激素也調節神經膜的活動(如5-羥色胺、穀氨酸等)。卵巢切除術可導致5-羥色胺受體結合位點和表達的降低,5-羥色胺是與睡眠有關的重要神經遞質,它的缺乏可引起失眠,而進行雌激素替代療法可以反轉上述改變。三種激素對睡眠的作用簡單介紹如下:
1. 雌激素:雌激素抑製單胺氧化酶和腎上腺素-2受體,藉此增加去甲腎上腺素突觸間隙濃度,可抗抑鬱。相反,如果雌激素不足(如更年期婦女),去甲腎上腺素濃度降低,可致抑鬱。雌激素有拮抗多巴胺能效應,多巴胺是體內興奮性神經遞質,它的增多可導致個體興奮、睡眠需求減少。婦女分娩後血液循環中雌激素戲劇性下降,導致中腦邊緣係統多巴胺功能猛然增高,發生躁狂。事實證明,產後2周內發作的精神疾病一半是躁狂和分裂躁狂性疾病,而這兩類精神疾病在早期都可出現嚴重失眠。
2. 孕激素:孕激素又名黃體酮,具有苯二氮雜卓類藥物樣的作用。苯二氮雜卓類藥物如安定、氯硝安定等均有促進γ-氨基丁酸-A受體功能,加強神經元抑製,誘導睡眠的作用。更年期和產後的婦女都有黃體酮迅速下降的現象,此時可出現睡眠障礙、煩惱、抑鬱、焦慮、易激動等症狀。
3. 催乳素:哺乳期婦女睡眠較多,可能與催乳素增多有關,因為一些產後睡眠較差的婦女,往往伴有乳汁分泌減少的現象。精神科臨床觀察發現,經抗精神病藥治療後,女性的睡眠較男性明顯增多。而實驗也證實女性催乳素水平的升高幅度明顯高於男性,推測催乳素有促進睡眠的作用。催乳素增高的原因可能是:女性的雌激素明顯多於男性,而雌激素可增加催乳素分泌細胞的數量,並提高催乳素基因表達水平。
性激素與女性睡眠障礙的關係可以是因激素水平的紊亂而直接影響睡眠,也可以是因激素水平的紊亂導致精神障礙,而睡眠障礙隻是其中一個症狀或伴隨症狀。後者在臨床中更為多見。因此,在治療女性睡眠障礙時,結合內分泌治療,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也應注意到,使用雌激素治療,可導致乳房腫塊、陰道出血、子宮內膜增厚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