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與氣象徒步道
2025年10月19日
6月13日下午,開車來到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Boulder)西南角熨鬥山(Flatirons)半山腰上的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簡稱NCAR)。積木似的棕色大氣研究中心建築與眾不同,引人矚目,據說大樓是出自著名華裔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之手。來這裏一方麵是對氣象的好奇,另一方麵是他們還有一條在著名地標熨鬥山腰上自己的徒步道路。
他們的免費停車場真大。停好車,步行到大氣研究中心大樓門口,這裏沒人看守,也無需安檢,感覺就是入無人之境(當然,我相信展廳裏一定有攝像頭看著每一個人的一舉一動)。大氣研究中心每日免費向公眾開放,進入大門就是展覽廳,展示天氣現象和全球變暖導致的地球氣候變化。他們的展覽分布在一樓和二樓寬敞的走廊上。印象深刻的是這裏展示了一顆世界上最大的冰雹樣品,比我的拳頭還大。
關注了有關天氣預報的情況,特別是準確預測降水的時間和數量——從山洪暴發到持續數月的幹旱,再到未來一個世紀風暴路徑的大規模變化,都很受啟發。如果能夠精確預報,可以節省資金,挽救生命,並幫助水資源管理者,城市和農民更好地規劃未來。在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完善第一個全國性的水資源模型,改進預測徑流和洪水的工具,研究氣候變暖導致的降水變化的加劇,等等。說水是因為我的職業跟水處理有關,當然興趣盎然。展覽涉及麵廣,展出的許多氣象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大氣研究中心也是梅薩實驗室的所在地,中心提供導覽遊和自助平板電腦參觀,包括:觀看西摩·克雷建造的首批超級計算機之一,以及NCAR現代化超級計算機群的視頻和音頻,這兩項參觀我都沒趕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二樓,他們有一個開放圖書館。
話說成立於1960年的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是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與開發中心,由非營利性大學大氣研究中心(UCAR)管理,並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大氣研究中心擁有多個設施,在博爾德市的梅薩實驗室是中心總部。其研究領域包括氣象學, 氣候科學, 大氣化學, 日地相互作用以及環境和社會影響。中心由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和支持人員組成,重點研究領域包括:
氣候:地球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氣候;溫室效應,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和其它大規模大氣模式;幹旱,野火(幹旱和野火都對自來水水質產生重要影響)。
氣象學與天氣:短期預報;天氣預報和可預報性;天氣對氣候的影響;颶風,龍卷風和其它強風暴;物理過程。
環境和社會影響:氣候變化對自然環境和管理環境的影響;天氣,氣候和社會的相互作用;航空和地麵交通的天氣災害係統;國家安全。
汙染和空氣化學:局地,區域和全球尺度的空氣汙染;空氣化學和氣候;大氣中的化學演化和傳輸。
太陽和空間天氣:太陽的結構,從其內部到太陽黑子再到日冕;太陽周期;太陽對地球天氣和氣候的影響;空間天氣。
地球係統的其它組成部分:與海洋和地球水循環的其它組成部分,包括海冰,冰川和冰凍圈的其它部分;森林,農業,城市化和其它類型的土地利用,以及相互作用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
這些研究領域感覺蠻有意思的。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為大氣及相關的地球係統科學界提供最先進的資源,包括超級計算機,研究飛機,複雜的計算機模型和海量數據集。
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約 95% 的資金來自聯邦政府,據說,年度支出上億美元。然而,大氣研究中心並非聯邦機構,其員工也不屬於聯邦人事係統。大氣研究中心擁有約761名員工。
結束大氣研究中心的參觀,從大樓後門直接去了大氣研究中心風景優美的戶外氣象步道。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步道沿一座小型台地向西延伸,下降至寬闊的鞍狀山脊,然後攀升至另一座山脊,到達一個水箱,再下降至山穀,最終抵達梅薩步道。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在步道頂部設置了一係列天氣解說標誌牌。這條起伏的步道可欣賞到熨鬥山和周圍開闊區域的壯麗景色,很多的野花簡直美得令人不忍離去。
我也走了一段梅薩步道,這條步道蜿蜒曲折,丘陵起伏,變化多端。它蜿蜒穿過熨鬥山下的森林和草地,與博爾德山脈背景下幾乎所有的峽穀步道相連。步道背靠熨鬥山,麵向平原,即可欣賞熨鬥山美景,也可欣賞一望無際的平原與博爾德市區城市天際線。山清水秀的景觀在藍天白雲下,是我在美國唯一見到跟瑞士山水風光一樣的地方。
最後開車去了肖托誇公園(Chautauqua Park), 這裏的許多步道跟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步道和梅薩步道相連,而且距離不遠。步道起點旁是肖托誇護林員小屋,這裏有公園地圖,宣傳冊和相關信息。傍晚的肖托誇公園,稀稀拉拉不少的徒步者。壯觀的山脈,綠色草坪,與博爾德城區風景就在眼皮底下,令人賞心悅目。由於時間關係,隻走了一小段步道,就打道回府。
參觀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並走一段氣象徒步道與梅薩步道,收獲滿滿,感覺賺了一個億,哈哈。(完)
附照片65張
1-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大門
2-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地圖
3-木雕鷹
4-著名華裔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大樓
5-著名華裔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大樓
6-一進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大樓就見煙霧繚繞
7-空氣質量的介紹(空氣,水與食品安全是人類生存麵臨的三大挑戰)
8-有關天氣預報的展區
9-惡劣天氣展區
10-這個冰雹有我的拳頭大-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冰雹
11-閃電區
12-天氣與氣候變遷
13-這張圖說明了大氣層中都有些啥子?
14-下投式探空儀
15-展廳一角
16-圖書館
17-火箭承載采樣器
18-這景觀類似瑞士的山水
19-氣候如何運作?
20-變化的證據
21-氣候的曆史變遷
22-這些是氣候變遷對我們影響的實例
23-保護我們的地球
24-展廳一角-地球觀測
25-選擇我們的未來減輕對氣候的影響
26-氣候畫廊區
27-穿越時空
28-曆屆大氣研究中心主任
29-著名華裔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大樓
30-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徒步步道
31-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徒步步道一角
32-這是天氣徒步步道說明
33-著名華裔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大樓
34-Flatirons山脈
35-Flatirons山脈
36-步道上的野花-日本薊
37-雷雨天氣介紹
38-下雪介紹
39-步道風景
40-遠眺Boulder市區
41-步道旁的水罐
42-好多野花
43-步道風景
44-步道風景
45-遠眺Boulder市區
46-密密麻麻的步道看得我眼花繚亂
47-見到一位光膀子跑步的
48-步道風景
49-遠眺大氣研究中心大樓
50-Flatirons山脈
51-遠眺Boulder市區
52-步道風景
53-Flatirons山脈
54-片狀岩石
55-遠處一片紅色屋頂的地方是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
56-Flatirons山脈
57-放牛吃草
58-Chautauqua公園
59-Chautauqua公園護林員小屋
60-這裏的徒步步道也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61-這景色也沒治了
62-步道風景
63-山下就是Boulder市區
64-步道風景
65-正前方紅色屋頂的地方是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