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2)
2023 (82)
麻省理工學院MIT博物館
2023年10月14日
10月1日星期天參加了劍橋科學節。這個一周的節日是2007年麻省理工學院MIT博物館創辦的,節日期間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原本不知道博物館這回事,在劍橋科學節看到廣告,而且博物館就在科學節展會廣場上,那就參觀一下唄。
博物館是去年2022年10月搬來這個新地方劍橋肯德爾廣場的。新大樓是經過徹底重新設計的,博物館展示科學和創新將如何塑造社會的未來。一樓大廳主要是商店,售票處,展覽在2-3樓。坐電梯直達3樓,從上往下參觀這個博物館。
三樓是半永久性展覽,以多層沙龍式的展示方式,在牆上的發光透明玻璃櫃中展示了數百件麻省理工學院的曆史物品。較大的物品則在地板上展示。3樓展廳最吸人眼球的是動感藝術,阿瑟·甘森 (Arthur Ganson) 的十幾件動感藝術作品在這裏展出,尤其是帶叉骨的機械裝置和椅子的機械裝置覺得特別有趣。其它展品包括數字計算機,微波爐,第一台社交機器人,和tRNA分子模型等。
人工智能展覽引人入勝。從家庭中的人工智能到工作場所中的機器人,人工智能在我們周圍的存在迫使我們質疑其潛力並認識到風險。顯而易見的是,我們越進步人工智能技術並考慮機器能力與人類能力,我們就越需要注意差距。當然人工智能的巨大前景和不可預見的影響將對人類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2樓展廳主要包括基因文化,特別了解到懷孕的未來是代孕:讓豬生小孩,有點不可思議。展區還有麻省理工學院必備展覽館(ESSENTIAL MIT)以及學習實驗室。其它永久展品包括重量,溫度,和距離的測試工具。
話說麻省理工學院博物館成立於1971 年。成立後的幾十年裏,一直位於學校的N51和N52號樓(馬薩諸塞大道285號和265號),一座由前無線電工廠和倉庫改建而成的建築。博物館收藏了全息術,技術相關藝術品,人工智能,建築,機器人,航海曆史,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曆史。它的全息收藏品有1800件,是世界上最多的,但通常隻展出其中的少數作品。 截至 2023 年,動態藝術家 Arthur Ganson 的作品是規模最大的長期展覽。定期舉辦臨時特別展覽,通常是藝術與技術的交叉點。並以各種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或所謂的“STEAM”主題)輪流展覽為特色。
博物館開放時間是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5點,節假日除外,門票是大人18刀。對於任何對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意思維感興趣的人來說,麻省理工學院博物館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好地方。(完)
附照片33張
1-MIT博物館大門
2-展廳一角
3-展廳一角
4-展廳一角
5-技術與夢想
6-數字計算機
7-學位證書
8-tRNA大分子模型
9-展廳一角
10-柯達照片
11-站在圓圈裏就能聽到問題的答案
12-第一台社交機器人
13-機械手
14-動感藝術
15-動感藝術
16-椅子的動感藝術
17-椅子的動感藝術
18-動感藝術
19-帶叉骨的動感藝術
20-弓頭鯨唱著自己長達200年的歌曲
21-展廳一角
22-展廳一角
23-懷孕的未來是代孕:豬生小孩?
24-基因文化展廳
25-測基因序列設備
26-粉紅色雞
27-展品之一
28-展廳一角
29-展廳一角
30-展廳一角
31-展廳一角
32-古老的稱重裝置
33-測距離的設備
謝謝加蘭評論!新建博物館大樓很現代,而且位置也不錯,就在地鐵出口。
這個沒注意看,非常感謝你的補充說明!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