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鯉魚塘的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感悟人生- 抽煙與戒煙記

(2010-08-08 09:20:43) 下一個
感悟人生- 抽煙與戒煙記



天下著蒙蒙細雨,我和老板去保潔公司總部辦完事。在俄亥俄州戴頓(Dayton)機場酒吧等飛機,我律師打電話祝賀我理論上已成為自由之身。那一刻,除了成為我人生的拐點外,也是在我有了28年煙齡後等待最終戒煙的時刻。在飽經滄桑的那些歲月裏,我期待著,我盼望著這一刻的到來, 那一刻發生在2008年6月10日下午3點55分。為此,激動的我和關心我多年的猶太老板又多喝了幾口酒,為我高興為我慶賀。



高興不知愁來到,一個星期後,發現跑步跑不動了。平時跑7-8公裏很輕鬆的我,現在跑上1-2公裏, 就已上氣不接下氣,腳杆打閃閃,累得跟豬似的,恨不得趴下。 身體非常疲乏,弄得自己好多天都不舒服。突然想起來會不會是戒煙產生的副作用。到網上狗狗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大跳。戒煙最大的副作用是體重增加,伴隨著身體疲憊無力,精力分散,等等。趕緊量一下體重,果然增加好幾磅。這些症狀大約持續了一個多月,身體才漸漸恢複正常。在那一個多月裏,雖然腦子裏會閃現抽煙的念頭,但最大的痛苦還是尼古丁的缺乏對身體的折磨。有朋友開玩笑說,如果想抽煙想得不行了,就想想你的初戀情人或喜歡的美女什麽的,我發現這一招,效果不佳,主要是沒有一直惦記著,記不清初戀情人長啥模樣了。在我戒煙的“生涯”裏,靠的是毅力,而非戒煙藥或其它什麽扶助的措施。



對香煙的接觸,要追溯到還是一個學齡前兒童的上個世紀60年代。重慶鄉下的孩子玩打煙盒的遊戲。就是把抽完煙的外包裝,折成長方形的紙塊,再撅成弧形。玩的時候,每個人在手裏捏著自己的煙盒紙塊(相當於一張牌),不能讓人看見。當每個人都準備好了,再一起攤開自己出的一張或幾張煙盒紙塊(牌)。根據香煙的實際價值,來確定誰出的牌價值最大,並依煙盒紙塊的價值大小,排列玩的順序。每個人把牌給那個出價值最大牌的人,他把所有煙盒紙塊放成一疊,使勁往牆壁上扔,如果煙盒紙塊掉地上後,拱形朝天,他就贏得那煙盒紙塊。然後,每個人按順序,用手在地上拍,產生的風力,把那些拱形朝地的煙盒紙塊180度翻轉成拱形朝天,就贏得那煙盒紙塊。有時一疊煙盒紙塊,很難翻轉,這時候,就要看誰的勁大。常常把手掌都拍紅了,那一疊煙盒紙塊仍是巍然不動。



雖然這遊戲不衛生,常常弄得手髒,但在那個年代,沒什麽娛樂項目,尤其是男孩們都非常喜歡這遊戲。當然了,這遊戲有輸贏,輸光了煙盒紙塊,就得想辦法找新的煙盒。所以對身邊那些抽煙的叔叔大爺們特別的關注,與他們套近乎,跟他們定和約,當他們抽完一包煙後,讓他們把空煙盒留下別扔。這些叔叔大爺常常不是省油的燈,要幫他們做些事,比如幫他們去買8分錢一包的經濟牌香煙, 幫他們點煙,尤其是歲數大點的喜歡用煙槍抽,如果那煙槍太長,他就點不著煙。甚至還幫窮點的大人去街上揀過煙屁股(煙頭裏剩下的煙,拿紙再卷一卷再抽)。作為交換,才能保證空煙盒的長期供應。那時候,對煙盒,有不少研究,偶爾也能見到外國的煙盒。洋煙盒價值超過國內煙盒的價值,無論多少張國內煙盒都不敵一張洋煙盒的價值。如果能擁有洋煙煙盒,感覺就是如獲至寶,會珍藏而不會拿來玩遊戲。也難怪,在洋煙,洋火(火柴),洋油(煤油)的年代,洋的東西就是至高無上的東西。在記憶裏,雖然常常和煙盒打交道,也感覺抽煙很時髦,但從來沒有想到過學抽煙。總覺得那是大人的事。

開始學抽煙,是在1980年秋上大學三年級的時候。由於打籃球把左手無名小指弄骨折了,把平時晚上去圖書館學習的偉大光榮正確的傳統給丟了,從此改在宿舍吊兒郎當地學了。加上受係裏班裏委托,負責管理全技術物理係唯一一台黑白電視機。由於有機會平時與幾個同學偷偷看電視(係裏要求隻能周末公開放映),漸漸地開始抽上了煙。加上那時是中國女排的輝煌時代,讓著迷的我與煙一起分享著喜悅。那個爽啊,真是難以言語。由於沒有專門的地方,我們常常把電視機放在宿舍的樓道裏放映。有時看中國女排比賽,有人早早地用椅子把地給占了。弄得我自己沒地方了。這種時候,我近水樓台,會另外找一空地,把電視機放在那兒。搞了幾次,同學們知道無奈,他們在放映電視的老地方會主動地給留出一排的位置。由於看比賽是又興奮又緊張,常常會抽不少煙。從此與香煙接下不解之緣。現在回想起來,年輕的身體對尼古丁的接納還是歡迎的,想象中身體並沒有任何不適反應。

剛開始抽煙的時候,總是躲躲閃閃。因為那個年代,抽煙的學生印象中是不好的學生。雖然覺得自己長大了,但還是怕老師看見知道。由於做學生,經濟並不寬裕,買煙也總是檢最便宜的買。記得學會抽煙後,回家過第一個春節。雖然我爸抽煙,但我還是不敢在家抽。有一天去一個要好的高中同學家玩,我爸路過,看見我抽煙,非常生氣。他反對我抽是因為覺得我跟大家不一樣,我上北大,要給大家做榜樣。我當時一恁,還真沒什麽詞反駁。後來,我堅持我長大成人了,大家都抽,為什麽我不可以抽。我爸拿我也沒轍,也就逐漸接受我抽煙的事實。從此,我就開始在光天化日下大搖大擺地抽煙廖。認為不會抽煙,就不算男人。這時才真正感覺自己成大人了,成熟了,脫胎換骨了,也就不再顧忌什麽了。記得一次大學放暑假回家。因為中國女排奪冠,自己剃了個禿瓢,叼根煙卷,就跟江湖打手似的,不少生人見了都跺著,自己還耀武揚威地覺得不得了。就是現在人們叫酷和目中無人的那種感覺。

煙作為社交的媒介,我還真沒有利用煙給自己蒙過什麽福利。頂多遞根煙拉拉關係,交交朋友。大學畢業後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工作以及後來考研又回到北京,通過遞煙,結識了不少朋友,包括一些所謂的煙酒狗肉朋友。很多情況下,煙為拉近人們的距離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作為禮物,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記得89年64後,一位去世的大學同學要送八寶山火葬。去世的這位朋友需要換新衣服,由於低溫保存的緣故,我們幾個同學試了幾次都沒成功。向八寶山來的2位工友求助,他倆也直搖頭。後來與其他同學合計著給買了2條香港的煙送他倆,隻見倆人三下五除二,很快將衣服穿好。否則,還真不知道如何向他的親人以及來送行的百多位老師和同學們交代。

由於吸煙時可以感受到那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悠然自得,所以我對抽煙是情有獨鍾。朋友聚會,大家吞雲吐霧,海闊天空,開懷暢談,真是“煙逢知己不少抽”。孤獨無聊時,一個人把煙慢慢地深吸,然後再慢慢地呼出。就像要把沉重的心事托付給嫋嫋升騰的煙霧,一起消散得無影無蹤。曾經覺得人生什麽都可以舍棄,但煙決不能不抽。 如果沒有了煙,生活將不再陽光,也不再燦爛。離開了煙,自己真的會一事無成。大有與香煙陪伴終身的感覺。

在國內抽煙,時間和地點沒有任何限製;一邊抽煙,一邊做可以想做的事。高興的時候,緊張的時候,鬱悶的時候,孤獨的時候,無聊的時候,上班的時候,開會的時候,種地的時候,打撲克牌的時候,打麻將的時候,睡覺前,起床時,吃飯的時候,飯前,飯後(俗話說:飯後一根煙,賽過活神仙),開車的時候,乘車的時候,做愛前後,甚至上廁所,點上一根煙,據說可以中和臭氣衝天的空氣,按今天的標準,絕對算得上是環保綠色產品了。 我認識一哥們,他起床後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抽煙。還有用鼻子吸煙的。我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一同學,還專門研究過吐煙圈的動力學模型,發表在國內的專業刊物上。每個人抽煙的習慣,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抽煙的隊伍包括老的,年輕的,未成年的,男的,女的,各行各業的,全國各地的,上上下下的。龐大的煙民群體,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而且是前赴後繼,隊伍壯大得很呐。我這裏就按下不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沒有記得有什麽禁煙運動。倒是時不時各地的愛國衛生運動, 搞得熱火朝天,如火如荼。主要是查處在公共場所扔煙頭,吐痰等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為。記得有一次在北京火車站送人,見一小夥子往地上扔煙頭,隻見一佩戴紅袖章的“小腳偵緝隊員”快步上前,抓住小夥。罰款5毛,小夥給了一塊錢。小腳偵緝隊員說沒零錢找,小夥不屑一顧的說,不用找了,你等著我再抽棵煙,把煙頭扔了,你再罰5毛,就剛好湊一塊。有聽說小腳偵緝隊員跟在抽煙人後麵走或站旁邊,一旦你扔掉煙頭,立馬逮個正著,罰錢。我自己在那期間,特別小心,總是記得把煙頭扔到垃圾筒,以免逮著罰款。 這打擊扔煙頭的全民愛國衛生運動,不知有沒有什麽部門統計過,給國家的創收是多少?占全國煙稅的幾分之幾?但我敢肯定,那數目一定不少,你想啊,那時多少煙民啊!

1991年來美國留學,抽煙和聽音樂成了我當時業餘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留學波士頓的頭半年,如果沒有香煙,我很難想像我會是什麽結局。由於對新的環境認知嚴重偏差以及自身的問題和困難,幾乎讓我放棄留學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是煙給我時間,讓我平靜,重新思考,調整,又重新出發。煙的作用功不可沒。

來美國前,比較喜歡萬寶路香煙。但由於價格實在難以承受,隻能買當時最經濟的"BestBuy"牌香煙。後來家裏經濟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才改回抽萬寶路淡型香煙。許多年一直保持每月抽2條煙的記錄,雷都打不動。 在波士頓大學,沒有人在學校樓裏抽煙。這恐怕是當時最不習慣的地方。在國內可以到處抽煙,現在抽煙不自由了,一下子要跑到樓外麵,甚至指定的嘰角旮旯去抽,還真化了不少時間來適應。在這種場所,基本上就是抽煙,一個人或幾個人站那兒吞雲吐霧,著實是一道風景線。當然到冬天,波士頓天氣冷,常常凍得夠嗆,龜縮一團,幾大口抽完,趕緊溜回樓裏,實在是沒有了抽煙的樂趣。 這室外抽煙的場所也是大家聊天和認識人的地方,一般大家沒有相互遞煙的習慣,自己抽自己的煙。如果我抽中國的香煙,我會給老美遞煙,大多數情況,他們也不拒絕。當然了,在一塊抽煙,有時也能了解到不少有用的信息,學校的,化學係裏的,同學之間的。我一直利用這種場所和機會,來了解我想知道的。這個習慣走到那兒,保持到那兒。確實,給我的學習和工作帶來許多的幫助。可以說,受益匪淺。

雖說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度,但抽煙不是想在那兒抽,就可以抽的。由於小孩上學的緣故,了解到,不少小學的校區是禁煙的。不但樓裏不能抽,就連樓外屬於學校的整個地盤都不讓抽。據說是,對小孩的影響不好,當然了這影響是兩方麵的,一是身體健康方麵的,二是潛移默化的。這潛移默化的方麵還真引起我波士頓大學一同學女兒的好奇。從波士頓大學畢業幾年後,正上高中的女兒凱瑟琳他爸打電話告訴我,凱瑟琳正做一個社會調查,是關於抽煙的。想跟我這抽煙人談談抽煙的體會。我問:為什麽找我?他說,凱瑟琳小時候在波士頓,對我抽煙的印象深刻,知道我這個叔叔是個“煙鬼”,所以,決定采訪我。我心想,好嗎。我一定要讓他女兒知道抽煙的好處。給她增加點正麵的影響。約好兩天後,讓他女兒給我打電話。放下電話後,我不亦樂乎地上網查資料,將可能問到的問題和答案準備得妥妥當當。就像當年複習考試似的,正兒八經。



這天下班趕回家,早早吃完晚飯。特地搬了把椅子到車庫(我平時抽煙的地方),放上包香煙,備好一杯茶。優哉遊哉地點上煙,吐著煙圈,等著電話。果然凱瑟琳按時打來電話,寒暄幾句後,她直接進入正題。她的第一個問題是吸煙的曆史。哈哈,我正守株待兔勒,這問題讓我逮個正著。我深深地吸了口煙,侃侃而談。人類吸煙有500多年的曆史。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也發現了當地印第安人吸煙。到16世紀中葉,煙草很快傳到世界各地。在19世紀中期出現卷煙。1887年卷煙機在英國問世,於是卷煙生產飛速發展。煙草傳入中國,大約是16世紀末明朝萬曆年間,最早譯音叫“淡巴枯”(tobacco),大約是在明朝末年改用煙草名稱。到明朝崇禎末年,吸煙盛行。到清朝,此風更盛。從此,客人來先敬煙,後敬茶,已成世俗。上世紀20年代,吸煙已成為一種時尚。到50年代,吸煙達到了風靡全球的頂峰。1962年後,人們對吸煙危害健康的認識不斷深入,發達國家的禁煙運動逐步發展起來,使得吸煙率在發達國家開始下降。自60年代初,美國就大力宣傳戒煙,政府製定有關法律。至今,美國成人的吸煙率已由42%下降至25%,已有約5000萬煙民戒煙。1996年中國開展的“全國吸煙與健康的流行病學調查”是繼1984年全國吸煙行為的流行病學調查後第二次大規模的調查。結果表明,中國人群男性吸煙率為67%,女性吸煙率為4%,總人群吸煙率為38%。我國人群開始吸煙的平均年齡,男性為20歲,女性為25歲。估計全國共有15歲以上的煙民3億。

凱瑟琳對我的回答還算滿意,我感覺良好。她的第二個問題是抽煙有什麽好處?我一聽,高興壞了,就知道她會問這個問題。我抽煙多年,對抽煙的好處了解太多了。首先吸煙代表“成熟”、“獨立”、“男子漢“(人家小姑娘哪知道這些啊,聽我忽悠罷了)。抽煙時,深深地吸一口煙到肚裏,再慢慢地吐出來,那感覺就跟神仙似的。香煙可以幫助思考問題,解悶,打發時間,提精神,讓我感覺良好。如果我嗓子不舒服,或者頭暈什麽的,抽棵煙還會緩解症狀,我叫這“以毒攻毒”。 許多抽煙人的樂趣,是非吸煙人士不可能理解的。抽煙不但可以疏解工作壓力,而且還可以助興。有一次,與老板去墨西哥城辦一件重要的事。事辦成後,已是深夜。我們都非常高興,兩人漫步在大街上,抽著煙,叼著煙卷。那種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整個世界就在我們腳下。

許多研究表明吸煙會給人帶來益處。如煙霧中的某種物質可增加多巴胺,從而使人感受到尼古丁所帶來的部分快感。研究表明煙民患帕金森病的危險性較小,因為這種神經係統的疾病就是因為缺乏多巴胺而加重的。吸煙使人思維敏捷並會提高年輕人的短期學習效率和記憶力。

接著,凱瑟琳又問抽煙有什麽壞處, 這個問題也是在我意料中的。我認為沒什麽壞處。至少目前沒有看到有什麽特別的壞處。 除了拿煙的手指會變的發黃外,我最不喜歡的就是牙醫自以為是的說,要少抽煙,否則牙齒會變黑。我當然知道,在中國,許許多多煙民的牙黑得嚇人,可那是他們常年累月的積累,他們基本沒有按期洗牙的習慣。我按時看牙醫,就是怕日積月累牙變黑了。在問題出現前,趕緊處理。否則我不抽煙,牙也不黑,我還看牙醫幹啥?至於抽煙人身上的煙味可能引起其他人的反感,但那也不是抽煙人的問題。我喜歡開車時抽煙,一邊開車,一邊點煙可能有安全隱患。好幾次,差點追尾,有驚無險,嚇得自己出身冷汗。開車抽煙,燃著的煙灰,還燒壞過我好多衣服,一個洞一個洞的,常常搞得自己很尷尬。

另外,大家一直認為吸煙與肺癌有直接的聯係,可我與在哈佛醫學院作教授的研究生同學有過討論,我一直認為科學實驗還沒有發現吸煙與肺癌的直接證據。吸煙與肺癌的關係隻是一個統計的結論。我倒是真希望吸煙與肺癌有直接的聯係,那樣的話,就真沒有多少人敢抽煙了。想想啊,抽煙直接導致肺癌,那誰還敢抽。問題是許多抽煙的人並沒有得肺癌,所以吸煙與肺癌有直接的聯係,基本上就被證偽了。當然了,因人而已吸煙能損害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引發癌症、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消化性潰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多種疾病,也是不爭的事實。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天死於吸煙的有8000人。這麽高的死人數字,也怪嚇人的。

凱瑟琳緊接著問我,如果有人不抽煙,那你推薦他們抽煙嗎?老實說,我還真沒想到她會這麽問。我認為她8成是從美國商家那兒學的,這兒商家的售後服務,動不動就問你是否向親戚,朋友,或者同事,推薦他們的服務或產品。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我相當肯定,決不推薦和鼓勵別人抽煙。這種事就跟做紅娘似的, 你讓一個不會抽煙的人學會抽煙,他家人肯定不高興。一旦他自己有什麽地方不對勁,他也一定埋怨你,所以屬於兩頭不討好的事。

凱瑟琳繼續她的下一個問題,那你想過戒煙嗎?我曾經戒過。那是1987年結婚前,屬於被動性的戒煙。自己對香煙有懷戀。加之,周圍的煙友,見我好好的,怎麽把煙給戒了,不理解,我也覺得有壓力。戒煙3個月後,終於忍不住又抽上了。而且,比以前抽的更厲害,大有要把失去3個月抽煙的寶貴時間給奪回來。從此,再也不提戒煙的事。來美國後,由於抽煙環境的改變,我能夠感受到抽煙的不自由以及人們對抽煙的反感。所以我自己也逐步養成習慣從不在家裏抽煙,總是跑到車庫或屋外去抽。工作上如有什麽重要會議,我也會節製抽煙,盡量減少身上的煙味。或者抽煙後,嚼個口香糖什麽的。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方便,但相對還算習慣,習慣成自然。所以也從沒有真正思考過戒煙的事。

前麵提到, 在美國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允許在室內抽煙。其實在自己家裏抽煙也可以。但絕大多數人一般都不在家裏抽煙是因為天長日久,屋裏的煙味,很難去掉。如果要賣房的話,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然唯一可以自由享受室內抽煙的地方就是酒店的客房。自1999年後,由於工作的關係常常在美國境內東跑西顛。定酒店總是要可以吸煙的房間。這是唯一可以在自己的室內空間裏,躺在床上,一邊享受抽煙,一邊看電視,或一邊喝茶/喝咖啡。自由自在,就別提有多麽地爽了。當然了,也有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那就是如果客房裏以前的房客又吸煙,又吸毒(如吸可卡因,大麻等)的話,那煙味和毒品味整一塊,常常讓人有惡心,甚至窒息的感覺,尤其是晚上。所以,如果要了可以吸煙的房間,進屋時,也總要嗅一嗅檢查一下是否有毒品味。如果有,趕緊要求換房間。後來發現,許多酒店的吸煙房總是有這種混合的氣味。自己實在受不了。逐步逐步地就不再定可以吸煙的客房了。自己跑到外麵抽,這樣,我晚上也可以睡個安穩覺。現在許多高檔酒店,如果在非吸煙房間吸煙,罰款可高達200美金。千萬別不當真,如果發現抽煙,酒店直接把罰款記到信用卡上。



除了酒店客房外,在室內可以公開抽煙的地方還有餐館,酒吧和機場候機樓。 我也見過公司大樓裏設有吸煙室的。酒吧一般都允許抽煙。餐館一般分吸煙區和非吸煙區。如果我一個人就餐,總是選吸煙區。如果一幫人,就要看是否其他人也抽,決定是否去吸煙區或非吸煙區。有的地方,現在有通過地方法律,禁止在所管轄地區的所有餐館內吸煙。有吸煙室的機場少得可憐,目前隻記得亞特蘭大機場有幾個吸煙室。全美絕大多數機場沒有吸煙室。通常在機場候機樓外麵,設有指定的抽煙區域。有的機場酒吧讓抽煙,但必須要消費。我為了抽煙,就曾在底特律機場化5美元買杯啤酒,找個地滿足自己的煙癮。2006年去沃爾瑪在阿肯色州的總部,其中一座大樓裏,有專供雇員和來賓抽煙的吸煙室。這也是我唯一在美國見到的知名公司有這樣的設施。

美國各地禁止吸煙的法律五花八門。除了前麵提到的小學和中學校區內,以及餐館內以外,有的地方禁止在市政府,或郡政府,甚至州政府所屬公園內吸煙。加州有一個市,甚至禁止在全市公共範圍內吸煙。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有要求滿18歲以上的人才可以買煙。美國各級政府對香煙施加高額煙稅。在亞特蘭大,現在買包煙要化近5美金。前幾年在芝加哥和費城出差,那裏的香煙每包要差不多8塊半美金。現在估計又漲價了。

在美國,這些年,逐步有企事業機構,對抽煙也製定了不少新規定。象在醫院,一般都不許在院區內抽煙,我也知道有醫院規定不雇用吸煙者。一般的公共衛生機構,象我知道的NSF,International,以前允許在樓外抽煙,從2007年起,整個機構園區內,包括在停車場自己車裏,不許抽煙。如果要抽,必須開車到其他地方抽。我去過可口可樂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的瓶裝廠,他們要求抽煙者必須到離大樓50碼以外的地方去抽煙。對初犯者,警告,罰款。對屢犯者,開除。所以,在美國一般沒人敢違反或挑戰這些限製。

美國煙民的生存空間是越來越小,都快成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相對於美國的煙民,中國的抽煙環境真是人間天堂。中國3億煙民今天仍然可以在公共場所自由地抽煙。國家壟斷著香煙這個行業,創造著巨額的稅收,使國家不可能對禁煙製定更多的法律。美國煙民除了感受到有形的越來越嚴厲的禁煙法律和吸煙限製外,還承受到許多無形的壓力,當然這不包括越來越昂貴的香煙價格。我是指許多反感抽煙的人和團體。我曾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曆。由於煙味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抽完煙後,呼吸出氣會讓周圍的人感受到煙味的刺激,甚至一兩個小時後,衣服上的煙味都會很大。我能感覺得到他們的表情,有些人會有很不友好的表情或表現。所以,我通常會觀察四周,如果看到或感受到,我會挪一個地方,離遠點。我開車時,總喜歡抽煙,尤其是開長途車,會一根接一根地抽。如果我兩兒子在車裏,他們就反對得厲害,常常催我趕快抽。有時,他們受不了煙味,把嘴捂的嚴嚴的。這也讓我感到不舒服,隻好草草收場,失去了抽煙的樂趣。

2007年,在我們公司,我有一次難忘的經曆。那天,公司人力資源部主任,在沒有事前通知的情況下,召集全公司的煙民(大約10人)開會。這可是盤古開天地,在公司曆史上還是頭一回。她打電話到我辦公室,告訴我馬上到公司第一會議室開會。當我到會議室的時候,大家都已就坐,並都注視著我。這主任馬上開會,說最近有客戶反映,公司有雇員煙味太大。她覺得有必要開個會強調一下個人衛生(Personal hygiene)的問題。她還特地給大家買了漱口水,牙膏和牙刷。特別希望如果與客戶會麵,最好漱漱口,刷刷牙。我當時一聽就是衝我來的,這歧視也太明顯了。我回想了一下,也沒有覺得最近與客戶見麵,有什麽異常狀態。當時我沒吱聲。散會後,想了想怎麽把這事向老板和老板娘申述。過了兩天,向老板和老板娘講了這事的經過。再過了差不多一月,公司讓這位主任走人。後來知道,這主任非常反感抽煙的人,但她那樣做,拿我開刀,顯然是太過了,也找錯對象了。

雖然有不少有形和無形的壓力,但自己都沒有放棄過抽煙。有許多美國人向我推薦戒煙,我都基本持否定的態度。 市場上出售的戒煙糖、戒煙藥、戒煙香水、戒煙嗽口水或含有尼古丁的口香糖等,我也從來沒有打算試用一下。我曾有個老美老板,他建議我戒煙時,如果煙癮上來了,就使勁喝白水,把肚子灌飽。他說他就是這麽戒的。我一聽,這哪成啊?灌一肚子水多難受啊。以前,我曾喝過三升生理鹽水來降低血糖,我可知道灌一肚子水是什麽滋味。也有醫生和朋友警告抽煙影響健康。但由於自己沒事,也沒有見到周圍認識的人有事,對自己抽煙的習慣聽之任之,從來沒有一點想要戒煙的意思。

但是,2005年我有了決定性的轉變。記得那是在5月的時候,我們公司兩雇員的家屬,差不多60多歲,分別發現有肺癌。一個不到兩星期,還正檢查具體情況呢,就走了,見上帝去了。據說是給嚇的,自己撐不住了。另一位,堅持了不到三月,也去見上帝了。這兩人中有一人有吸煙曆史。到8月的一天,看ABC(美國廣播公司)的“今晚世界新聞”,報道其67歲的主播Peter Jennings因肺癌(有抽煙史),不幸去世。前幾天還看他播報呢,怎麽一下就人間蒸發了,說走就走了。這一下讓我非常非常的震驚。也讓我難以接受。因為我喜歡看他主播的新聞,也很佩服他。他是加拿大移民,他高中輟學,來美國闖蕩變成了美國電視最突出的記者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起,美國的晚間新聞,他是與在NBC的布羅考和CBS的丹拉瑟組成的“三巨頭”新聞主播之一。

從那時起,真的感受到抽煙對我巨大的生命威脅,一下子產生了戒煙的念頭。那年,還特地去照了片,檢查了肺部是否太黑。發生在我身邊的這些事,讓我開始覺得並意識到,抽煙給身體的損害可能是日積月累的,而不是顯山露水的。雖然抽煙不會100%導致病患,但吸煙肯定有害健康,要不煙盒上就不會印上“吸煙有害健康”的忠告了。為了好玩,自己還根據萬寶路淡型香煙標明的的尼古丁(0.8毫克/支)和焦油(11毫克/支)的含量,計算我近30年吸了多少尼古丁和焦油。如果平均每天15支煙,連續28年,尼古丁有123克,焦油吸了1700克。按我小兒子的說法,吸了這麽多焦油,我的肺肯定是漆黑一片。尼古丁對成人的致死量是40-60毫克(0.5-1.0毫克/公斤),123克的尼古丁足以毒死2000人。從這個估算中看出,我也算重生兩千回了。真是大難不死啊!

我開始信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道理。也漸漸地開始給戒煙找理由了,除了前麵提到的有形與無形的壓力外,省煙錢,冬天不用在外麵頂著北風,冷嗖嗖的吸煙了。也不用在刮風下雨的時候,為了抽煙挨雨淋。但戒煙對我仍路途遙遠,對如何戒煙還沒有形成一個預案。煙還照常抽著。正是“不管煙齡長或短, 上賊船太易,下賊船太難”。

2007年下半年,自己一個人,有時間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想來想去,身體的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證。基本確定了首先自己要健康地活著,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態,這一基本的方針。唯有健康才有美好未來。確立了繼續堅持跑步,並盡快開始實施戒煙的路線。戒煙這事一定要破釜沉舟。首先要把自己戒煙的想法,有意識地開始向同行和同事們透露。這樣做是旨在把自己逼上梁山,讓自己沒有退路,隻有戒煙這一條路可走。同時通過談論戒煙,也讓大家給自己形成一個社會的壓力,讓大家監督。我喜歡這樣做,是因為我喜歡挑戰自己的個人毅力。想想看,抽了二十多年的煙,不下個大的決心,可能就會無功而返,一事無成。

自己定了一個實施方案。因為常常出差的緣故,決定出差時,不帶煙,也不抽煙,看看自己的承受能力,看看能不能抵製煙的誘惑和呼喚。第一次出差沒帶煙是2007年10月去拉斯維加斯,記得煙癮上來的時候,坐臥不安,心裏發慌,渾身難受。也發現如果一個人單獨呆時間長了或沒什麽事幹,煙癮就容易上來。晚飯後,是犯煙癮的高發期。所以就盡量到公共場所去溜達,或沿著拉斯維加斯大道走步看夜景,甚至去玩會兒老虎機。三天出差總算堅持下來,沒有抽煙。可一回到家,就不停地抽了好幾支煙。後來11月,去菲律賓出差一星期。由於有好吃的,好玩的,加上事多,每晚回到酒店,倒下就睡。基本沒怎麽閑著,所以沒怎麽想抽煙的事。但回到美國後,短時間內又抽了不少,過足了煙癮。

除了出差時不抽煙以外,平時也開始減少抽煙。以前每天差不多抽15支煙,現在決定每天最多抽10支。每天把要抽的10支煙先裝在一個煙盒裏,大致計劃一下多久抽一支。這樣按計劃抽煙,發現還堅持得不錯。有時上班的時候,就幹脆不帶煙。也能達到每天抽幾支的水平。大約3個月以後,把抽煙進一步降低到5支,嚴格控製抽煙的時間。上班時,基本上做到了不抽煙,或頂多抽一到兩支煙,晚上在家抽2-3支煙。當特別煩惱的時候,為了解脫,也會多抽幾支。大約8個月後,基本上做到了不抽煙。為了紀念,就給自己挑了個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還未知的日子,作為告別戒煙的曆史時刻。

後來有朋友提醒,戒煙後有人身患疾病。尤其是抽煙曆史比較長的,象我這樣抽了近30年煙的,身體的新陳代謝機能,可能已離不開尼古丁的參與。換句話說,尼古丁的缺乏,可能導致身體某些機能的失調。從而引發病症。要我注意觀察。鑒於此,我這些年一直堅持每年做身體檢查,以防萬一。

我有不少朋友,他們沒打算戒煙,但嚴格控製煙量。他們有作家林介瀾先生在《我的戒煙》一文中所提到的煙道:“吸時順其性情,不隨大流,不苟同時勢,僅僅聽內心的呼喚。放時順其自然,不服藥餌,不聲聲言戒,行所當行止其為止“。達到這種抽煙境界的,我認為是高人。

戒煙後,最大的感覺是,腦子裏不在出現抽煙的念頭。戒煙的關鍵是自己的認識,決心加恒心,做到了這些,戒煙也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改掉抽煙的習慣,是對自己毅力的嚴峻考驗。我很高興自己做到了。現在,我比較上癮的事是到健身房鍛煉。就跟有煙癮似的,如果不按時運動,就覺得渾身不舒服。在鍛煉中,也感受到許多與抽煙不同的樂趣,也是其樂無窮。

陪伴我度過28年日日夜夜的香煙,你曾經是我最信賴的朋友。你與我風雨同舟,同甘共苦。我向你告別,這篇短文是對你永遠的紀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鯉魚塘的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ig-guy的評論:
也祝賀你。
big-guy 回複 悄悄話 Congrates!
I quit skomkung too.
鯉魚塘的魚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光臨!
煥華 回複 悄悄話 恭喜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