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網友在日本發現的日軍在中國戰死人數

(2010-09-19 14:14:59) 下一個
今天,我們到廣島比治山陸軍墓地尋訪埋葬在這裏的清軍官兵遺骨,這是一名日本友人給我們提供的線索。他曾在1996-2003年期間在廣島工作,並注意到那裏有中國兵埋葬在那裏。他並將當年自己拍攝的兩張照片傳送給我們作為參考。

我們按圖索驥,卻有意外收獲 – 在公墓的大門左側,有一座日本陸軍第11聯隊在華戰死官兵合葬墓引起了我的注意。

讓我們感到驚異的是它長長的陣亡名單。

經過清點,這塊碑刻上,僅1937年在華北戰場,該聯隊就有六百一十五名官兵陣亡。按照正常戰場規律,一名士兵陣亡,通常伴隨著三人負傷,這意味著1937年日軍第11聯隊在華北可能傷亡在兩千五百人左右。

第11聯隊所屬的第九旅團一度劃入華東日軍進攻南京,但該聯隊沒有參戰。而華北戰場上,其損失應該主要是在南口,張家口,忻口三次戰鬥中造成的。

日軍第十一(廣島)步兵聯隊屬於日軍甲種聯隊,總編製約三千人,聯隊長長野祐一郎大佐。這個聯隊在1937年7月25日從宇品出發,在中國天津登陸,參加對華作戰。該聯隊隸屬日軍以嗜殺成性著稱的第五師團,曾是抗日戰場上中國軍民的勁敵。但是,對這個勁敵在我軍頑強抗擊下,到底遭受了怎樣的傷亡,說法一直不一。

以第十一聯隊相當於團的作戰單位來說,1937年下半年就傷亡兩千五百人,部隊中的老兵損失達到83%,這幾乎這是難以置信的數字。然而,日軍墓碑上的名單,正揭示了這段曆史的真實。這個數字,正說明當年中國軍民在裝備低劣,內戰不休的情況下,抵抗是何等的英勇頑強。抗日戰爭中,我們到底讓敵人流了多少血,這就是一個例證。

我們繼續看去,1938年,這個聯隊在華中戰場上死亡的更多。。。

這種傷亡,遠遠超過了一旁日俄戰爭中日軍傷亡的比例。

這就是曆史的真實吧。

也許我們不能贏得戰場上的勝利,也許我們流的血更多,但是我們至少讓敵人以血還血。

正是因為失血過多,所以我們可以理解日軍在攻入華中之後,就不得不陷入了和中國的對峙之中,而無法滅亡這個傷痕累累卻死戰不屈的國家。

在我唏噓於這個意外的收獲時,手邊所扶的石碑上,又有一行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是一名日軍大佐的墓葬,這名大佐在甲午戰爭中被擊斃於盛京白沙河畔,但是,似乎我們的記錄中並無此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