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o8同誌的budget policy終於出台。其中NIH budget 不變,但是包含了很多重要的改革。。。
我舊帖就說過,NIH錢不少,但是浪費很嚴重(嗬嗬,比咱哪兒還是好不少)。這裏的最大的浪費其實就是給學校的補貼,也就是所謂的indirect cost。也就是當PI拿到1M經費,所在學校會拿到一定比例的經費(0.5-1M 不等)作為協助完成研究的管理費。這個費用的初衷是好的,就是鼓勵學校的教授多從事NIH資助的研究,這樣indirect可以被用來改善實驗條件(比如雇傭秘書,改進實驗室的配套設施等等)。早期的學校主要是用來教學的,沒有合適的實驗條件。。。尤其是對於生物醫學的研究。
但是這個indirect可以說是像人的盲腸,存在得超過了它有用的時限。當學校的設施都改的差不多了,就拿這筆錢幹了別的事,比如說,補貼教學,補貼醫院,建新的教學樓和醫院等等。其實質是補貼學校在其他經費上的不足。舉個例子,University of pittsburg children's hospital 就基本上是靠NIH indirect cost 建起來的。現在不少學校組成了所謂不漲本科學費聯盟,據我知道的幾個,NIH indirect cost是其中一個主要的資金來源。 後來還發展到補貼研究所和小生物公司。北卡的research triangle park,是美國僅次於San Diego的第二大biotech小公司的集散地。50人以下的,幾乎都有NIH grant。不少是完全靠NIH support的。
現在,NIH終於認識到這種補貼的弊病,在budget flat的情況下,indirect嚴重的影響到實際科研,而且外麵的人還覺得NIH錢多還哭窮。。。改革方案就是大幅削減indirect,而把節約的錢用到direct,也就是直接科研經費上。以indirect rate平均55%算 (公立學校平均51%,私立65%, 公司70%),現在的方案是flat rate。 就是降到40%。也可以立即增加15%的經費。在NIH buget翻翻的時候,也不過每年增加17%。
不管是誰當總統,通過機會都很大,兩黨都支持,而且不增加現有預算。最妙的是,所有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們很快會成為NIH的advocate,為啥呢?學費,醫療,甚至連一年一次的flu shot都可能漲價。(NIH 每年有$600M左右的經費是用於各種常用vaccine的)而且big pharma都在wind down preclinical research (風險大)。如果NIH不pick up,就是outsourcing。。。
總結一下,就像我在就貼提過,經過這次危機,合格的biomedical researcher以後的career幾乎肯定會越來越好,無論是HG還是GH,academic or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