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豐田背後的驚天陰謀:奧式政策與“豐”狂“匯”戰 (ZT)

(2010-07-21 04:46:17) 下一個
豐田背後的驚天陰謀:奧式政策與“豐”狂“匯”戰

【網訊】 - 2010-07-20 - 瀏覽: 1250

  《華爾街日報》7月14日發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數據顯示豐田汽車事故多因司機自身失誤所致”。《華爾街日報》說,美國交通部分析了因突然加速而導致事故的豐田汽車的許多數據記錄,調查發現,在汽車撞車的時候,油門是開著的,沒有踩刹車。這個結果顯示,一些聲稱他們的豐田汽車失控的司機在想踩刹車的時候,錯誤地踩上了加速器。調查發現雖然還沒有發布,但卻支持了豐田的立場,即豐田汽車突然加速並非是由電腦控製的油門係統的電子元件故障導致。

  我今天不是說豐田有沒有問題,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於:通用一樣有問題,福特有更嚴重的問題,你為什麽不召回?為什麽它們不受到關注?

  我早就說過,豐田事件就是一場美國版“潛伏”。請各位想一想,豐田事件為什麽會發生?難道你真的相信美國的謊言,這一切都是由於豐田的品質問題嗎?怎麽可能呢?哪有這麽簡單啊!不由得我不懷疑這是一個陰謀。我越深入地研究這個陰謀論,越發現陰謀論的可能性越高。

   奧巴馬的困境

  請各位好好想一想,奧巴馬最大的困境是什麽?就是居高不下的失業率。2010年初,美國的失業率是10%。我想提醒各位,如果加上半就業(就是打零工的、沒有正式工作的)人口的話,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美國的失業人口怎麽統計的?就是你失業之後不算真正失業,而是你領取救濟金幾個月之後還沒找到工作才算失業。因此從你失業一直到被統計進去起碼要半年以上,甚至有的要經過一年時間,因此今天10%的失業率是半年或一年以前的失業率,這就是美國的統計方法,如果把真正的失業人口再加上半就業打零工的人口全部算進去的話,這個比例要更高。

  2008年5月4日的時候,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真正的失業人口加上半就業人口已經高達15%。到2010年年初,這個比例應該接近19%了。這個數字太可怕了,也就是說每五個美國人就有一個是失業人口。

  這些人為什麽會失業呢?因為工廠關閉了,那麽這些工廠為什麽關閉呢?因為它們生產的產品賣不出去了,但是為什麽賣不出去呢?因為美國消費者不喜歡買美國產品,那麽美國消費者喜歡買什麽產品呢?就是喜歡買中國的廉價產品和日本的高品質產品。所以對於奧巴馬而言,要減少美國的失業人口,就必須要美國人不買高質量的日本產品和便宜的中國產品,要讓他們回頭買美國的產品,然後美國的工廠才能開工,然後工人才能就業,然後失業率才能降低。因此對於奧巴馬而言,他的釜底抽薪之計就是打破日本高品質和中國便宜貨的神話。美國透過貿易大戰逼迫中國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升值之後,中國貨便宜的神話就被打破了。那麽美國又如何打破高品質日本貨的神話呢?那就是豐田大戰。美國為了打這個大戰,它在20世紀90年代的初期就開始精心策劃一個美國版的“潛伏”。

  我想問一個問題,你們覺得日本豐田車的質量可能如此大幅度地下滑嗎?可能比美國汽車差嗎?我看了這個案子,我坦率地告訴各位我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麽。肯定是陰謀!

  我們看一下實際數據,你會發現,豐田召回事件之前,公眾對它是不怎麽關注的,直到事件發生的時候公眾的關注度才突然變得非常高。福特呢?福特的公眾關注度和豐田的不一樣,它一直是非常高,一直都比豐田高。為什麽?因為它的質量有問題,問題特別多。

  因此看到豐田的故事,我們在幸災樂禍之餘還應該想一想:如果美國將來對付中國的話,我們應該怎麽辦?因為當美國決心要對付一個國家的時候,它是不擇手段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豐田事件隻是一個引子

  美國為什麽要針對豐田,而不是其他的日本品牌呢?因為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汽車賣得不好,就會關掉工廠,就會造成汽車工人失業。而這不僅僅是汽車公司工人失業的問題,還會造成其他零配件工廠工人失業,因此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失業問題波及的後果,那是不得了的,將會造成幾百萬工人的失業。按照我們的估計,如果三家公司都關掉的話,起碼造成300萬以上的人失業,這是美國總統奧巴馬所不能允許的,因為他是民主黨的總統,他是藍領階層的代表。當時就是以汽車工會為首的這些藍領工人把奧巴馬送入白宮的,他今天當然要回饋這些老百姓。所以奧巴馬必須從日本最高品質的豐田汽車下手,隻要它垮了,不但救了美國汽車工業,而其他日本的品牌還不如豐田,因此可以有效地波及日本其他品牌。

  怎麽回饋廣大選民的支持呢?如果我是奧巴馬的話,我會怎麽想呢?我們美國的三大汽車公司就是不爭氣,造的車質量就是不那麽好,美國人就是不買。怎麽辦呢?如何讓美國人去買美國產的汽車呢?奧巴馬想,不能夠號召美國人發揮愛國的精神,因為愛國而買,這美國人是不會幹的。那怎麽辦呢?想啊、想啊、想啊,就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他終於想出來了:得釜底抽薪,讓美國老百姓痛恨日本車,讓老百姓認為日本車的質量是不行的,一定要徹底打擊日本車的質量,才能夠使得美國的老百姓購買美國車。所以,根據2010年1月份的銷售數據來看,美國是成功的,因為豐田的銷售量下跌16%,而問題非常多的福特,它的銷售量竟然上升了25%。

  我就在這個時候開始想這件事前前後後的關聯性,越想越覺得合理,於是我就開始大量地收集資料,資料收集之後發現,這個太精彩了,整個事件就是美國人精心策劃的結果。

  所以我在想,如果我是美國人我應該怎麽做。一定要學習中國的電視劇“潛伏”。記不記得“潛伏”裏麵有個男主角叫餘則成?當然了,劇情不太一樣,可是可以做些修改。你知道我為什麽會想到“潛伏”嗎?請你想一想,美國為了對付蘇聯,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精心策劃打擊蘇聯,最後讓蘇聯解體。對付中國呢?當然也是一樣。對付日本的汽車工業呢?肯定也是這樣子。你們千萬不要小看美國,我告訴各位,美國最可怕的地方就在這兒。它要對付你,不是今天想到今天做,而是精心策劃了幾十年。

  再看看汽車召回,2010年1月份之前的六個月,總共有216起召回事件,豐田6起,其他的基本上也都是美國的汽車。你可以看得出來,美國汽車被召回的有多少。而豐田2009年一年之內才4起,到2010年1月底的半年內是6起,也就是說豐田2009年一年的召回比例隻有0.8%,而半年的召回比例也不過隻有2.78%,可是豐田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高達17%。此外,從曆史上看,占據汽車一次召回數量第一名的是哪家汽車公司呢?美國《福布斯》雜誌提供的數據顯示,是福特公司。2006年4月,因為某種原因召回了720萬輛車。第二名是通用,1971年12月召回了670萬輛車。第三名還是通用,1981年2月因為某種原因召回了580萬輛車。第四名又回到了福特,2005年9月因為某種原因召回了450萬輛。第五名還是福特,2009年10月召回了450萬輛。第六名是豐田,因為腳墊門事件,召回了426萬輛。第七名也是豐田,因為另外一個原因,召回了200多萬輛。所以,從曆史上的召回事件來看,基本上都是美國的汽車在召回。從最近的召回事件來看,大部分也都是美國的汽車在召回。

  從我前麵引的數據來看,真正出現問題的是美國的汽車公司。豐田是有問題,可是通用一樣出問題,為什麽你不拿通用做文章呢?所以雖然我們認為豐田確實有問題,但其實腳墊卡住油門,你不覺得問題很小嗎?你不要用腳墊就好了。有那麽嚴重嗎?嚴重得很,為什麽嚴重得很?因為美國針對的絕不隻是豐田的問題,這是繼自1985年的日美匯率大戰之後,2010年美國精心策劃的又一場大戰,是一場全新的、過去從未經曆過的貿易大戰。

  2010年1月份的數據就是:福特汽車的銷售量上漲25%,通用汽車的上漲13%,而豐田汽車的銷量下跌16%。更可怕的是隻要美國成功地打擊豐田,隻要讓美國的老百姓憎恨豐田,憎恨日本的汽車品牌,進而憎恨日本的其他品牌,美國的老百姓就會改用美國貨。因此美國的失業率就會下降。如果豐田危機也就是美國對日本的貿易戰——美國精心策劃的結果,那麽,讓我感到不寒而栗的是我們中國怎麽辦?奧巴馬2010年3月11日講得非常清楚,他必須用強硬態度對付中國的匯率,其目的不在貿易大戰,而在匯率大戰,美國希望透過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使得中國產品不再便宜。而且美國對我們展開貿易大戰還更容易,因為我們中國的出口品質還不如豐田,對付中國的出口那更是易如反掌。一個“餘則成”能夠擊垮豐田的話,對付我們都不需要“餘則成”了。我們的工業實力還不如日本。

  因此在我看來,這就是美國對付亞洲各國的驚天大陰謀。千萬不要以為美國隻是對付日本,我擔心的是美國會用類似的借口來對付中國。坦白地講,我們中國各行各業的產品質量,還不如日本。美國如果真要對付我們的話,那麽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